第七十八章無題

字數:3945   加入書籤

A+A-


    晚上,誠鑫偷偷的借助微弱的月光,看鷹仔老實的待在給他準備的窩裏,也放心的去睡覺了。
    早上,誠鑫下樓剛打開大廳的大門,就看見鷹仔兩隻鷹爪抓在亭子的圍欄上看著他。
    啾啾啾,看見誠鑫出來,鷹仔就叫了幾聲
    “喲,早上好啊鷹仔,自己飛下來了?不錯不錯,昨晚休息得好不?
    “會飛就是好,自己就飛下來了,等會哈,我先吃了早飯在給你做早飯。
    “不過,你得好好享受和珍惜這最後的幾頓牛肉大餐了。
    說完誠鑫就回屋從冰箱裏拿出一坨牛肉解凍。也不管鷹仔聽不聽得懂,自顧自的就去廚房做了早飯。
    今天,誠鑫給鷹仔的牛肉就是一整坨解凍了的牛肉,然後扔在鷹仔邊上,接著自己坐在一邊的桌子上吃著麵條。
    啾啾啾,剛吃了一口,正在牛肉邊上的鷹仔就叫了起來。
    “叫什麽叫,牛肉啊,幾十塊一斤,快吃吧。
    隨口說了一句後誠鑫不在理會,埋頭又開始吃了起來。
    “啾啾啾。
    鷹仔又對著誠鑫叫了起來,看見誠鑫的眼神看過來後,立馬用頭點了點那地上的一坨牛肉。
    “嘿,兩腳獸,今天的牛肉怎麽不是一條一條的了?這是誠鑫分析出來的鷹仔想表達的內容。
    “怎麽?不習慣這一坨一坨的?鷹仔,我給你說啊,你這長大了,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所以,自己想辦法。
    說完,誠鑫端著基本快沒有麵條的碗,回了廚房。
    看誠鑫不理會自己,鷹仔盯著牛肉看了一會,接著就用自己的鷹爪抓住牛肉,然後用嘴撕扯了起來。
    當誠鑫出來看見鷹仔仔撕扯牛肉,忍住了心裏的喜悅,然後就關門離開了家裏,這時候鷹仔正在和那一坨牛肉做鬥爭,沒有注意到誠鑫。
    “爺,村裏那家有養兔子的?
    誠鑫走到老宅,像正坐在門檻上抽煙的老爺子問到。
    “兔子?咋了,你小子準備養兔子?老爺子問到。
    “不是,我那不是有隻老鷹嗎?這天天吃牛肉都習慣了,不自己捕獵,我怕久了他會養成習慣。
    “所以,我打算買幾隻小一點的兔子,給圈養在水池傍邊,看看他有反應沒有。
    “要是沒反應,那我就出去一兩周,反正兔子養在那裏,他要是真餓了,應該會自己去抓吧?
    “不過我出去後,你經常過去看看,一是看兔子被吃了沒有,二呢,給圈裏的兔子送點草,別沒被鷹吃了自己給餓死了,誠鑫說到。
    “嗬嗬,行,到時後我給你看著,兔子你不用去買,我等會去給你買過來,你回去用木板做個圈就行,老爺子也不管誠鑫為什麽這樣做,直接答應了下來。
    “哦,那好,那我就先回去了,記得別買大的,買大的我怕到時候他那小身板被一條蹬出幾米。
    沒辦法,兔子急了還咬人呢,對鷹仔這種還才會飛的小鷹,給弄點小兔子練練手。
    得到老爺子的回答後,誠鑫就回家了,到家第一時間,誠鑫就準備好了手錘,釘子鋤頭,接著就在小水池前麵挖起了泥土。
    本來這裏是為了種花的,不過誠鑫還沒有去搞花花草草,所以這小路兩邊都是空著的。
    誠鑫用鋤頭挖了幾條溝,圍城了一個兩平方左右的長方形,接著在去房子下麵,找了很多蓋房子沒用完的木板,給埋到了挖好的溝渠裏麵。
    這算是打地基了?沒辦法,主要是怕兔子關在裏麵沒人看守,然後自己打洞跑了,所以地裏也買上木板,可以轉頭沒有,不然用轉頭更好,別以為家養的兔子就不會打洞了。
    溝渠有點深度,三十多厘米,誠鑫把兩塊木板釘在一起才剛好從土裏冒出幾公分來。
    接著,誠鑫就開始在四邊各打了一根木樁,然後一塊一塊兩厘米厚的木板給釘在了上麵,一直到齊胸口高,誠鑫才停了下來。
    站在這圈外邊看了看,誠鑫覺得不錯,就算成年雄鷹進來,都可以展翅飛出去。
    不過隨即想到,那萬一下雨怎麽辦?所以誠鑫走在一邊加了兩塊木板,上下各一塊。
    這樣就算下雨,兔子也可以再這三十來厘米寬的木板上避雨了,而且到時候也不影響鷹仔進來抓兔子吃。
    用活兔子喂養鷹仔,雖然殘忍了一點,不過誠鑫也沒有在意,家兔嘛,本來就是用來吃的,況且又不是自己吃。
    還沒到十一點,坐在亭子裏的誠鑫就看見老爺子提留著兩隻兔子就過來了。
    “誠鑫,我給你買了兩隻,村裏吳老頭家還有不少,前十多天下了一窩,要是被吃完了,你再給我說,我再去買就行,多了也沒用,老爺提著兔子說到。
    好的爺,兩隻就差不多了,放那圈裏吧,誠鑫說到。
    老爺聽誠鑫這也一說,隨手就把兩隻二十公分左右大的兔子,放在了才做好的圈裏,然後拒絕誠鑫得問到回家去了。
    拒絕的理由是,下午早點去村部那邊,和幾個老頭打打長牌。
    !!!這老爺子,一點也不像農民!!不過也不奇怪,這村子裏,很多先搬出去的人,就和誠鑫他們家一樣。
    再最開始搬出去的時候,鎮裏還沒有工業園,對於這種從山裏搬出來的人,鎮府雖然沒有給補貼,但是都給在外麵的村子落了戶的。
    一個村子分幾家,就把誠鑫他老爸那一代先搬出來的人給安置下來了。
    沒想到後來又是建立工業園,鎮裏大部分土地都慢慢的征用了,房子也拆遷了,也得了一點點賠償款。
    所以,村裏有差不多一半的村民,家裏過得都還可以,這些家裏的老人,都有孩子給的生活費,多少看家庭能力而來。
    比如誠鑫他們一大家,一共五兄弟,一個月每人二百,那加起來就是一千,加上兩老自己種莊稼,也夠兩老用了。
    醫藥費年底平攤,不過兩老也沒什麽大病,所以基本也沒怎麽叫下麵的兒子啥的給錢。
    所以,老爺子非常的悠閑,有時候家裏菜多了,就自己用馬拉出去賣,或者給各個兒子送點。
    今天人沒有心情種地,也可以去村裏和一些老頭老太打打牌,不過都不大。
    村裏也不是全這樣,日子就沒有這麽好了,這些基本就是後來鎮補貼搬遷出去的。
    那時候都是鎮裏以成本價,加上一些補貼,賣給這些搬出去的人安置房,所以這些人家裏,基本所有錢都差不多被掏空了。
    他們在村裏種得地就比較多,經常用馬拉出去賣。
    不過在這年月,隻要不懶,基本都過得不錯,特別是山城因特區地裏環境,這裏的很多菜都是外部輸入的,所以菜的價格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