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九章幫忙

字數:4790   加入書籤

A+A-




    有些人啊,這輩子就享受不到幾天福。
    村裏上了年紀的老人們,今年七月份過後,就開始領取養老保險了。
    一人一個月雖然隻有八百多塊。
    雖然看著不多,不過對於一個在農村的老人來說,隻要不是藥不停的那種。
    有著這一筆錢,生活還是可以過得很悠閑的。
    他們在也不用像以往那樣,六七十,七八十了,每年在村裏還得種菜,種莊稼,養豬。
    然後換取一些錢財,以免給後人增加負擔。
    特別是現在還有民宿,每家的老年人啥都不用種,缺啥直接花錢買就行。
    每天村裏走走,聊聊天,打打牌,享受剩餘的人生就行。
    不過人啊,就得早點對自己好一些,不然說不定哪天就突然沒了。
    一大早,天還微蒙蒙亮,誠鑫起來洗漱時,就聽見村裏傳來了鞭炮聲。
    這放鞭炮,不同的時間代表著不同的寓意。
    要是今天是什麽節日,或者過年,更或者是中午飯點,誠鑫到不會放在心上。
    可是這不過節不過年的,一大早放鞭炮,不用想也知道,應該是誰家老人走了。
    哎,這好日子還沒過幾天,更好點日子還沒到,就這麽走了。
    誠鑫到沒有立馬去村裏逛逛,看是誰家老人去世了。
    直到做好早飯,同蘇雪他們吃了早飯後,它才穿著一身黑色的休閑服,去看看到底是哪家有人去世了。
    穿戴到衣服必須要講究的。
    別人家裏有人去世了,你他喵到穿著紅色或者粉紅的衣服褲子鞋子的,這完全是找揍。
    最好花裏胡哨的衣服也別穿。
    穿一身黑色,灰色,或者白色的都可以。
    一直沿著盤村路走了十來分鍾,看見一家壩子裏聚集了一堆人,誠鑫就知道,應該是這家了。
    同時,誠鑫也看見了和幾個老爺子聊天爺爺。
    「爺。」
    誠鑫來到老爺子身邊叫了一聲。
    「你怎麽來了?」
    老爺子聽到聲音扭頭一看,居然是誠鑫過來了。
    「早上起來做飯就聽到鞭炮聲了,所以過來看看有需要幫忙的不。」
    誠鑫到沒開口詢問,是這家的老爺子走了還是老婦人走了,它已經看到了這家的老爺子,不用多想,應該是這家的老婦人走了。
    「來幫忙啊,行。」
    「老三,等會有需要搬運的活,叫上誠鑫。」
    「好的鍾大爺。」
    「誠鑫,麻煩了哈。」
    被鍾老爺子叫做老三的回複了一句老爺子後,立馬對誠鑫感謝到。
    同時還給誠鑫遞可煙,不過誠鑫不抽,所以也沒有接。
    對於誠鑫這麽主動過來幫忙,老爺子比較欣慰的。
    住農村的就應該這樣,一個村子或者一個隊的,有誰家裏辦紅白喜事,能幫忙的就應該去幫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
    誰家辦酒或者有人去世,它都會參加,而且還會問問需要幫忙不。
    有需要就上,沒需要,交上禮金吃飯完事。
    鎮裏的話就算了,一般都他爸媽去。
    這樣做也是有回報的。
    像他結婚那幾天,來幫忙的人多不勝數。
    除了接親的人是上門去請來到,其他幫忙的都是自己主動來的。
    誠鑫看過一些視頻,話說某家人孩子結婚,在鎮裏幫酒席。
    結果呢,直到中午,來的人隻有撩撩小幾十人,都是些內親。
    整個婚禮現場的飯桌,有一半多的位置沒有人。
    為什麽會出現這個情況?
    誠鑫自己的想法是,這家人,平時誰誰誰辦酒席,他們也不參加。
    所以呢,導致它們自己辦酒席時,別人也不來。
    或者是別人辦酒席,它們讓人帶人情去,而人卻以工作忙而不去。
    所以到它們辦酒席時,別人家也是禮金到而人不到。
    想想要是自己辦酒席,盤算著四五十桌,最後卻隻來了幾桌人,想想都尷尬。
    誠鑫也看見過有些人樂於幫忙,等它家辦酒或者有人去世時,都不需要主人家多幹什麽活。
    那些來幫忙的,就能把大多數的活給忙完了。
    主人家隻需要幹一些需要花錢的活,活著必須親自去做的活。
    誠鑫坐下還沒十多分鍾,就有人過來找他,然後一起去幫忙去各家村民家裏,搬桌子凳子了。
    雖說現在村子裏的年輕人,比前兩年多了不少。
    不過這些回村的年輕人,都是在旅遊公司上班的。
    今兒不是節日,也不是周六周日,所以過來幫忙的年輕人還是很少的。
    不過少歸少,不等於沒有。
    還是有些下午上中班的,在點後,都過來幫忙了。
    有些是誠鑫他們上門借桌椅板凳時,跟著一起把東西搬過來,然後跟著繼續幫忙。
    一人去世,全村幫忙。
    除了上班的,年輕的男人們幹體力活,婦女們一筆菜洗碗啥的。
    連老太太們,都幫著主人家一起,裁切著各種孝帕。
    也就一些老爺子年紀大,坐在一邊聊著天。
    誠鑫也就第一天幫了不少忙,操作桌子板凳。
    搬運碗快蝶盆啥的,後來幾乎沒人叫他幫忙了。
    感覺上,自從隧道通了,村裏半酒席的菜品啥的,都比以前好多了。
    以前路不通,大家辦酒席都辦得很簡單。
    沒辦法,想辦好一點,交通條件不允許,而且口袋裏的小錢錢,也不允許大家辦得太豐盛了。
    現在不同了,交通便利後,從外麵購買食材非常方便。
    金錢方麵,現在村裏那一家,一個月光靠民宿,不得掙個兩三千?
    空房間多的,都快當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了。
    就算除了這,一些原來就種菜的,現在一年賣菜的錢,都比往年沒有隧道時,多掙不少。
    所以有了錢,大家都把酒席辦得好一些,給自己多掙點麵子。
    最主要還是以前沒辦法,都簡單的辦一下,大家誰也不會說什麽。
    現在交通便利,還像以往那樣搞,說不定就有人在背後議論了。
    後人們讓去世的老人在家停了兩天,第三天一早,天還沒亮,就把棺材抬上了從鎮裏叫來的大卡車。
    以前都是抬幾公裏遠,現在到村裏的墓葬區,都是用卡車拉到隧道前不遠處。
    然後在抬著走過去。
    棺一蓋,土一埋,以後這個人啊,就會慢慢的澹出這家人的世界中。
    可能隻有每年都祭祀,這家人才會響起他。
    葬禮結束,全村人又在主家吃了一頓午飯後,一切結束,村民們又回歸以往。
    可能隻有前幾天,偶爾有人會聊一聊逝者。
    時間在過長一點,可能都會被大家所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