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一商商討分紅金額和接收回村人數

字數:5550   加入書籤

A+A-


    胡英等了好一會,直到大家都傳看要統計單,又過了好一會,也沒有誰發言,立馬準備討論今天會議最主要的內容了。
    「支出和結餘都清算出來了。」
    「那各位,都提議一下分紅把。」
    「是按原來的計劃,直接給沒需要村裏買保險的剩餘人員,直接一人發四千零二十塊的現金。」
    「還是多發點或者少發點?」
    「得先給大家說清楚,全村五百多人,扣除前麵購買了養老保險的人員外,需要給一百七十五人分紅。」
    「對了前幾年村裏隻有五百三十九人,不過最近幾年村裏娶了幾個新媳婦所以人數增加到了五百五四二人。」
    「如果按照四千零二十來分工,需要支出七十三萬五千塊。」
    「才這麽點?」
    胡英剛說完分紅四千出頭,隻花費不到百萬,鍾濤就有點驚訝道。
    !
    !
    年入百萬的就是不一樣哈,七十多萬在他眼裏都隻能算是一點了。
    「確實有點少。」
    誠鑫也點頭表示少了點。
    畢竟村集體公司現在有著七千多要,總共才分七十多萬,說起來有點小氣吧啦的。
    「我提議一下哈,這光給剩餘人分紅,那買了保險的人,看著是不是心裏有點不舒服?」
    「要不,剩餘沒有買保險的,每人發五千,多發一千塊。」
    「同時,給那些買了保險的,包括領了社保的,每人也發一千塊的過年錢?」
    王健在一邊提出建議。
    他這建議提出,幾人都點點頭,表示這樣也行,這樣大家都能分到錢,也不存在好些人看著別人領錢。
    特別是有好些戶,家裏隻有老人,一個年輕人都沒有。
    按照第一種分紅提議,這些戶是分不到錢的。
    「我覺得還是少了。」
    「你們別舍不得大開口。」
    「以現在的股份,明年的話,村集體公司,還能從開發公司得到兩千萬的分紅。」
    「所以我覺得這次分紅,還可以在提高一些。」
    看大家覺得王健的提議不錯,誠鑫開口提出可以在增加分紅的金額。
    「要不,湊個整,沒買保險的發一萬,買了保險和領了社保的發六千?」
    誠鑫以說完,身為代表之一的陳峰開口到。
    「一萬?這個會不會有點多?」
    陳峰說出湊一萬,王健就說出了擔憂。
    年紀大了,想法和年輕人不一樣。
    它擔心要是一次分多了,以後萬一要是沒入賬,那不是用不了多久,這些錢就得分完了。
    「那到底分多少?這必須要商量個數出來不是?」
    鍾濤哼唧了一句。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沒有大手大腳花過什麽錢,所以這商談分紅,都是扣扣搜搜的,當然,誠鑫小兩口除外。
    同時他們這些代表,都還是比較務實的。
    說不定要是代表另有其人,可能覺得放進自己兜裏的才是錢,直接開口拿一半的資金來分工。
    「咳咳,這樣商量也不事個事,這樣,我們每人提義一個金額,到時候我們舉手表決。」
    眼看到底給村民們分多少,一直商量不出來,胡英直接提出舉手表決了。
    「行。」
    「可以。」
    「沒問題。」
    這個提議,大家都讚同。
    「行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先來,我支持給買了保險的發一千
    ,剩餘的發五千。」
    胡英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提議。
    接著王健,不過它沒有提出自己的提議,而是讚同胡英的這個提議。
    接著陳峰,羅林,他們兩人提出的分紅金額稍微高一點。
    分別是六千加一萬,還有一萬加一萬四。
    最後是誠鑫和鍾濤。
    鍾濤提出的是一萬六加兩萬,而誠鑫呢,直接提出了一萬七加兩萬一。
    等誠鑫哥倆的金額,先前覺得陳峰提出的一萬都算高的王健和胡英,覺得這兩兄弟真敢說。
    「咳咳,怎麽都覺得高了?」
    誠鑫看從自己提出金額後,大家都看著自己,咳嗽了一聲到。
    沒人搭話,不過都統一的點點頭。
    「我說你們啊,這金額越高,大家在座的你我分得不是越多?」
    「而且大家忘了,以前以村裏空閑土地入股開發公司時,我們全村開會不是就說過嗎。」
    「村集體公司得法開發公司分紅後,先給全村買保險,不需要買保險的直接發錢。」
    「如果金額過多,先按照我們慶市的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分紅。」
    「所以,這一萬七和兩萬一,我是按照這個標準來算的。」
    先前誠鑫沒想起來這事,不然哪裏還讓他們這提議,那提議的?
    聽誠鑫這麽一說,在座的都立馬想起來了以前的這個規定。
    「那就按照誠鑫的這個金額來?」
    胡英開口到。
    行,沒問題,就按照這個來。
    所有人都同意這個金額。
    當然,會議不是就這樣結束了。
    「咳咳,剛才說到以前製定的計劃,那大家也應該知道,以前的計劃裏,還有著後續。」
    「當村裏所有人,都分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分紅,而村集體公司還有剩餘資金,那麽我們將要接收以前搬離,現在想回村的村民們。」
    開發公司現在規模越大,誠鑫越想讓村裏人更多,所以在分紅金額商定成功後,立馬提出了接收原來搬出的村民回來。
    在他的想法裏,村裏人越多越好越,這樣更加能保證開發公司不會被官府收回。
    誠鑫這話說出了,根本沒人反對。
    誰家沒有內親搬出去的?
    額,好像有,胡英就是。
    不過它這個村主任,那是不會不同意。
    不然,可能這事一傳出去,它就別想受村裏人待見。
    「大家覺得接收多少人合適?」
    「還有,是一人一人的接收還是直接一胡一戶的接收?」
    又一個選擇題被提了出來。
    接著就是討論了。
    首先算了一下今年分紅需要的總金額,還有報銷的醫藥費,給五十多人購買保險的金額。
    這些錢加一起,總共也就一千一百萬不到。
    對於明年能拿到兩千萬的分紅來說,資金很充足。
    就以一人兩萬一算,接收三百人回來,多出的分紅也就六百三十多萬。
    一千萬出頭的分紅加新增六百三十萬的分紅,公計也才一千七百萬不到。
    還有多餘的三百來萬,可以應對村裏的大額醫療報銷,還有獎學金之內了。
    製定出三百人後,大家有商量了一下,覺得要是按人開算,這不是得讓人家搬出去的人分家分戶嗎?
    那種兩口子的,難道還得讓人家把戶口給分開?
    所以呢,最後又是一陣商談,決定以戶來進行抽簽。
    而且這個抽簽,
    還有限製條件。
    許多搬出去的,已經五十多了,比如誠鑫他爸媽這種。
    到了這個年紀,他們下一輩都三十歲左右了,可能戶口也已經分出去了。
    所以呢,這第一次接收回來的村民,先抽取搬出去的第一代。
    意思就是說,已經搬遷出去的村民,他們的下一代,隻要分離了戶口,戶口不在父母的戶口簿之上,那麽這次就不能參加抽簽。
    當然,如果這第一次抽簽的人數沒有達到規定的人數。
    比如第一代的戶口人數比接收計劃的少,那麽二代的就可以參加抽簽。
    凡事都有可能,說不定有些搬離出去的第一代發財了,直接就是市裏的戶口。
    市裏的戶口,有著各種優厚的待遇,特別是後代享受的教育資源上。
    他們覺得搬遷回來,雖然能得到的兩萬來塊,但是後代享受不了好的教育資源,直接放棄了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