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利用
字數:4054 加入書籤
事實證明,它們全都是從身後一擊斃命,甚至沒有抵抗的空間。
不過這樣兩個人的地位就未免有點太高了,即使是夥伴,一起走路時彼此也要保持一米左右的距離。
其中一個人,被人用刀砍死了,另一個人則在後麵用棍棒打死了。
“因為我是個非常喜歡思考和分析問題的人。”
兩個人都死得很慘,但是,為什麽他們的身體還活著呢?
原因隻有一個:殺人!兩個人都在殺人。
“前一個被一個專為冒險者設計的家夥打死了呢,後一個應該是因為貪戀前一個留下的東西,接近尋找時被一個家夥從後麵偷襲死了!”周正洪說:“我不知道你為什麽這麽說?”
這讓我想起了《三國演義》中關羽與張飛在麵對曹操時的表現。
兩人都非常自信,都敢於直言不諱地講自己心中想說的話,結果他們都取得了勝利。
這就證明了對方不但力量大,思維更敏捷,是一位難得的天才。
““你說得對,那也是這些家夥慣用手法,趁有些人貪婪之心,捕殺下個獵物!
“但能中此計的,也隻剩下貪得無厭、笨手笨腳的蠢貨,經驗豐富的冒險者們見到先來者屍體時,無不警覺起來,很容易不中計!”
“你知道嗎?如果我被人謀殺了,我就會馬上把他的遺體運走,然後交給警方去處理。”
“那麽,你為什麽要這樣做呢?”
“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錯!”史文笑著說。
“不對!不對!”史文終於得出結論。
因為下手的對象是以財富為目標的冒險者們,兩人身上稍有價值的物品就全部搜刮一空。
隻有屍身還在原處。這段時間裏他們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吃人的地方。
在一個深山老林中,出現了一處奇怪的現象:兩個怪物正在挖洞,它們不停地挖著,但卻找不到任何東西。
難道真的沒有嗎?從此處情形看,二句屍體估計也無法維持太久便被棲身於此的魔獸找到並啃咬。
當到達可能有遺物的地區後,史文和其他人也最終取出秘藏道具。
史文帶著他的兩個助手,一個是一個叫“大地之錘”的魔法道具,另一個則是一把劍。
史文將它交給了助手,助手把這柄劍交給了他,這就是史文中的武器。
一種神奇的道具,叫做大地之錘。
遺跡之本體位於地下,地上僅有一小口,若不細察,則易漏。
而尋找遺跡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是一項相當複雜和困難的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找到了什麽?又找不到哪裏去?或者找不到出口等等。
這些都不能解決!
因此,需要有一些專門的魔法道具來幫助尋找。
大地之錘可以偵測地底空間的情況。魔法師們為了尋找到隱藏在地下礦脈中的魔法道具而不斷努力。
由於其神秘和神奇,因此成為巫師們最喜愛的寶物之一。
在中世紀歐洲,它被用來作為一種武器。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漸漸對之失去了興趣,不過這並不妨礙它繼續流傳下來。
直到十九世紀初期,才正式定名為測謊儀。
用於偵查,後又演變為專探地下密室和地下遺跡,是冒險者們的特殊道具。
大地之錘雖能有效地對地底空間進行探測,但是缺點在於探測範圍較小,每次僅能探測到半徑三百米以內的地區。
並且一定是魔法師自己來運作,這對一個普通的巫師來說是很難辦到的事情。
而在今天的遊戲市場上,一款叫做《大地之錘》的網絡遊戲卻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它就是由某國某公司開發的。
性價比極高,值得購買!而且昂貴的價格,也讓隻有擁有財富的冒險者才會擁有這種神奇的道具。
然而,如果沒有別的有效辦法,那倒是個節省時間的好辦法。
當然,若僅依靠大地之錘,效率不免太高。為了能夠盡快地完成任務,我們必須先對整個世界進行調查。
在這之前,我們首先要尋找一個合適的地點。
這個地方應該是離人類居住比較遠的區域,然後再根據情況確定位置,畢竟此處麵積大,慢搜的話要很長時間。
所以,他們也要尋找最早發現痕跡的冒險者的足跡。借此向目標靠近。
一個多月並不短暫,但是應該不會把這些冒險者們為了再來這裏而樹立的路標都消磨掉。
我已經在這裏呆了一個星期了,可是還是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難道是什麽地方有什麽問題?難道是那個神秘而又美麗的“天堂”真的存在嗎?
我懷疑自己的眼睛是否出了毛病!不可能吧?不會的!一定會的!
細心搜尋的話,應可以發現一些端倪,他們運氣很好,沒有花太多時間就發現首批冒險者留下的蹤跡。
周正洪很清楚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遊戲裏,他是個玩家,而在現實世界中。他則是一個戰士。
當然是戰士!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很有可能會因為害怕而失去理智,最後導致自己和對方都倒下去。
而自己則可以逃脫,最終走向死亡,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因此,二人應各自受到攻擊。
史文略帶偶然地看著周正洪一眼,周正洪是個有冒險經驗的純菜鳥。
可是周正洪卻能在短短兩個月裏取得這樣的成績,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而主要從兩人受傷部位看,偷襲者極有可能僅一人,一個人不可能同時讓兩個人沒有抵抗地倒下去,而另外一個人也沒有這個能力。
怎麽可能殺人呢?
而且先前的成績證實,他的確對冒險者的規則一無所知。
不過,這樣子,他很快就可以解答許多普通冒險者都看不到的難題。
“怎麽會這樣呢?”
“為什麽?”
“那你就告訴我,剛才那個是誰殺的?”
“是周正洪!”
“原因何在?”周正洪略一思索,隨即答道。
兩人身上的傷就在身後,並且還是致命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