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張饒來襲
字數:3913 加入書籤
秋去冬來,凜寒將至。入了十二月,天氣越發的嚴寒起來。
曹昂離家半年,格外地思念妻子與女兒,回家的想法,也越發強烈起來。
然而天不遂人願,事常逆己心。曹昂越是想返回徐州,青州的亂事便越多。十二月初的時候,曹昂都已經打點好行囊了,平原郡來報,北上冀州的張饒率二十萬人馬,從渤海郡意欲返回青州。
二十餘萬黃巾軍回返,曹昂當時便驚住了。
張饒是黃巾老人,手中兵多將廣,戰力不俗。這二十萬人馬一旦進入青州,必會攪得整個青州天翻地覆,剛穩定下來的形勢也會再次陷入動蕩起來。
曹昂一時坐不住了。
招來羊毅等人,曹昂便問道:“張饒不是前往冀州了嗎?怎麽又回來了?”
羊毅忙回道:“張饒率三十萬黃巾軍北上冀州之後,便進入渤海郡。時任渤海郡太守的公孫範不敵,便向其從兄奮武將軍公孫瓚求援。”
渤海郡之前是袁紹的地盤,袁紹之前欲奪冀州牧,便與公孫瓚商議,南北夾擊韓馥,平分冀州。
當時袁紹也沒想到,整個冀州會不戰而下,直接逼得韓馥退位。
等袁紹當上冀州牧之後,便覺得公孫瓚沒出多大力,不欲履行之前的約定。可他又畏懼公孫瓚的兵鋒,便將渤海郡太守的位置讓給了公孫瓚的從弟公孫範,以換取公孫瓚的諒解。
當然這沒什麽用,公孫瓚該揍袁紹還是揍。
一個渤海郡和半個冀州,孰輕孰重,公孫瓚還是分得清的。
公孫瓚的確驍勇,靠著鎮壓張純、張舉之亂,練出一支強兵來。他進入渤海郡之後,先是率步騎兩萬人在東光南大破青州黃巾,斬首三萬餘。青州黃巾軍主力棄輜重,奔走渡河。公孫瓚等他們渡河到一半時出擊,再次大敗黃巾軍,殺傷數萬,俘虜七萬餘人,車甲財物無數,於是公孫瓚威名大震。
曹昂聽得羊毅之言,沒有多說。
陳壽惜墨如金,三國曆史記載不明,好多對曆史主線沒有影響的事情,曹昂早都忘光了。再加上曹昂近日的注意力盡集中在青州官貸上,這麽一場近在咫尺的大戰,他竟然沒有注意到。
羊毅言道:“張饒雖屢戰屢敗,但手中殘兵亦有二十萬,此番南下,不可輕視之。可令趙浮率強弩軍於篤馬河今山東境內馬頰河)一線設防;再命樂進率領後軍,配合濟南、樂安二地郡兵於黃河作為二線設防。”
曹昂點點頭,卻沒有說話。
眾人眼看曹昂不語,皆是不言。過了一會曹昂才言道:“子材,你覺得我們有沒有可能將這二十萬黃巾軍給吞掉。”
羊毅尚未說話,杜畿連忙說道:“青州若是再安置二十萬黃巾軍,怕是力有不逮。”
“力有不逮,但可盡力而為嘛!”
曹昂對眾人勸道:“諸位,一個母親懷胎十月,養一個嬰兒成年,要用整整十六年。這二十萬人,殺之容易,可是要積聚,卻是難上加難。諸位要明白,不管何時,人都是最重要的。
青州向西抵禦冀州,向北要開拓遼東四郡,這人啊,還真不能少了。須知若是當初孝武皇帝征討衛氏朝鮮時,若能向真番、臨屯四郡移民二十萬,費力得來的朝鮮四郡又怎麽會丟呢?”
眾人不言語了。
曹昂擺明了要接收這二十萬黃巾軍。對於眾人來說,再難也得處置好。
這時羊毅說道:“主公準備如何吞掉這二十萬黃巾軍。”
“招降!”
招降?
“張饒與公孫瓚這一仗,怕是打垮了脊梁。雖然還有二十萬人,但其中的精銳到底有多少,猶未可知。
而且張饒匆忙狼狽撤退,手中還能有多少糧食?
今其退向青州,我軍以兵壓之,以糧誘之,這張饒再厲害,還能憑空變出糧食來。隻要底下人亂了,二十萬軍隊,不戰而自潰。”
這時杜畿言道:“二十萬人,日均消耗糧草數千石,咱們哪有那麽多的糧食。”
“用不了這麽多!”
“非常時期,每人每天一斤糧250g)便可,餓不死就行。糧食裏麵多摻雜一些麥糠,白麵土,也能多撐些日子。”
不是曹昂心狠,在亂世能活著有的吃就不錯了,如何還能在乎其質量。
實際上亂世流民,就沒有幾個沒吃過人肉的。糧食不多見,屍體卻到處都是,所以程昱以人肉充作軍糧,在這個時代並非什麽大不了的事。
能活著還在乎吃什麽嗎?
“再省著吃,黃巾軍的人數也在那裏。”
曹昂不想再跟杜畿討論糧食的問題,有些事情隻能做,不能說。做了是活萬人性命,而說了卻要身背罵名。
“伯侯,糧食的事情,我沒法管,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徐州盡可能地往青州運糧,剩下的都要你們自己來做。
不是我逼你們,是亂世在逼我。”
此事雖然對杜畿來說是種為難,可他當了這個官,就得做這些事。若是問題都讓曹昂解決了,要其他人作甚。
杜畿也知道曹昂的意思,隻得言道:“杜畿盡力!”
曹昂不再提糧食之事,反而問道:“我還有一點不理解,我記得張饒當年代張角投降朝廷,獲封永忠侯,食著縣治今山東省濟陽區西邿城)兩千戶,也算洗白了身份,他怎麽又參與到青州黃巾起事中?”
眾人聽了,也是有些疑惑。
還是羊毅說道:“我在濟南國時,也聽人提起過此事。張饒雖獲封爵位,但並不忘大賢良師,時時祭拜,引人詬病。
更兼張饒為人急公好義,一些黃巾舊將,生存簡單,多托庇於其下。久而久之,張饒身邊聚集了數千的黃巾舊將。
如此狀況,自然引得官府矚目。
有一次一個昔日黃巾將領陷入濟南國獄中,張饒出麵去救,被人告了一個私通賊寇,意圖謀反的罪名。
官府欲行抓捕,這張饒自然不肯束手就擒,也便趁機造反了。”
曹昂聽了,心中已經有了明辨。張饒兩次經曆黃巾軍的起起落落,心底那份期冀怕是快要消失殆盡了。
而一份活路,再一次的洗白身份,或許是他投降的契機。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