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關於要不要支持袁紹立監國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曹昂在家待了一夜,到了次日,才召集諸臣,前來議事。
說是議事,也就是大家見個麵,畢竟大多數人是一年未見了。此時徐州重臣,基本上都已經遷到彭城。
隨著天下越發混亂,眾人跟著曹昂,心思也越來越野,自然不再阻止州治的遷移。畢竟彭城離著中原更近,更有利於西向爭霸。
下邳生亂之後,班英以“彭城臨近泗水,便於平賊”為由,將州治遷移到彭城,又命鄭度為彭城郡太守。
於是州治遷移一事,也便落定。
彭城郡人口不少,但隻有八縣,地域狹小。從前州治在郯城,沒有問題,可現在以彭城郡為核心,就顯得枝強幹弱了。
於是增設東海國都陽一縣,蘭陵以西六縣皆劃歸彭城郡,同時又計劃將沛國北部五縣劃入彭城郡,使彭城郡成為一個擁有十九個縣的大郡。
這年頭,私自劃定行政區歸屬乃是大罪,可是曹昂連新郡都敢設,更何況調整幾個縣呢。
等眾人俱至,曹昂在上首躬身道:“我離開徐州一年,多虧有諸位在後方安定地方,調撥糧草,才使得前線無憂,今曹昂拜謝諸位。”
曹昂說完,對著眾人行了一禮。
眾人見狀,一時皆驚,趕緊回禮,更有人激動萬分,恨不得為曹昂去死。
這年頭講究“仁義”,脾氣剛硬的不知多少,俱是吃軟不吃硬的性格。曹昂也樂得擺出一副明君的姿態,做一些惠而不費的事情。
曹昂扶起眾人,然後又看向班英道:“諸位皆有功,然功居第一者,班子英也。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若無班子英,我心難安,徐州難安。”
曹昂說完,又對著班英行了一禮。
曹昂是真心感謝班英。
自前年開始,曹昂守孝一年,出征一年,兩年的時間,諸事皆有班英處置。這兩年來,班英進行了多項改革,從人事到文化,從經濟到土地,曹昂的諸多設想,都是由班英來完成的。
其中很多都是觸碰世家大族利益的事情,罵名全都讓班英替曹昂背了。
到目前為止,徐州改革程度如此之深,曹昂的名聲還挺好,全都要仰仗班英的付出。而班英卻一直孜孜不倦,鞠躬盡瘁。
對於班英,曹昂也給予了十二分信任,這種信任不在郭嘉之下。班英的能力自不必說,最關鍵的是,班英是關中人,在徐州既無姻親,又無故交,很難像荀彧、諸葛亮那樣結成龐大的黨羽;也不是曹昂最早的班底,不會像蕭何、長孫無忌、李善長那般成為勳貴的領頭羊。
這種情況下,曹昂如何能不最大程度的放權呢。
有個張蒼、王猛、耶律楚才、洪承疇這種有能力還不會威脅主君的人,還不得往死裏用。
班英激動地有些哽咽,伏在地上說道:“主公如此信重,敢不效死乎?”
君臣一番相得,不少人眼眶通紅。
曹昂很是滿意這場麵,在曹昂看來,相互尊重,這就是最好的君臣關係。否則一邊用人家,還一邊將人家當作奴才,憑什麽讓真正的大才為你效死。
一番開場之後,眾人各自坐定,曹昂便讓各署、曹分別匯報過去一年的事務。很多事情曹昂也知曉,但很是粗略,再詳細地問詢一番,會讓曹昂對很多問題了解的更加透徹。
眾人依次匯報,曹昂時不時地插嘴,差不多用了快兩個時辰,方才結束。
之後曹昂讓各曹掾史等人散去,隻留下一些重臣議事。
曹昂還是老習慣,不喜歡人多,當然因為勢力的增大,曹昂也很難在和郭嘉、班英一商量就把事辦了。
現在核心集團除了郭嘉三人和王朗,又加入了張紘、荀攸二人,算是對徐州本土勢力和天下最具影響力的豫州士族一個妥協。
這年頭維持一個勢力的穩定和平衡,大不易也。
眾人坐定,曹昂便言道:“前些日子,冀州牧袁紹立河間王劉陔為監國,攝國政,諸位應該知道了吧,各地都已表態,也就咱們徐州沒有回音。這劉陔還封了我一個大司馬的職位,諸位覺得我該不該接受?”
班英幾人都是多經宦海的老人,很明白這不是一個職位的事,而是關乎於站隊,因此頗為慎重。
眼看眾人一時俱不言,曹昂便開始點名。
“景興以為如何?”
王朗沒想到曹昂會第一個先問他,猶豫了一分才說道:“冀州牧雖為討董之盟主,但擁立監國的大事,怕是還沒有決定的權利。哪怕天子受製於董逆,真需要立一個監國,也得主公和劉公等人商議。”
王朗說完,眾人紛紛點頭。
曹昂聽了,故意說道:“雖是如此,可事已至此,也沒辦法。今袁術、公孫瓚都起兵討伐袁紹,荊州的劉表不表態,劉虞反對,大家也算旗幟鮮明,咱們總得有個態度。”
眾人又是有些沉默。
曹昂本以為今日會出現沉默,沒想到大家都反對袁紹擁立監國。
曹昂又喜又憂,這說明曹昂給袁紹挖的坑是有用的,但同時也說明大漢的影響力,已經深入到每個人骨子裏,想改變這種態度,很是困難。
“諸卿所想,我也清楚,不過這北麵的公孫瓚與我交手,西麵的袁術也對徐州虎視眈眈,我隻恐袁紹若亡,下一個就是咱們了。”
這時荀攸突然說道:“擁立監國其實也不算出格,隻是袁冀州的身份不太合適,不過這監國得保證將來討平董卓,天下太平之後,還政於天子。”
這擁立監國在袁紹派內部,最支持是汝潁一係,荀攸與他們同為鄉黨,支持此事也就不奇怪了。
其實汝潁一係和袁紹的政治訴求是一樣的,那就是建立一個以世家大族為核心的政治體係。
至於說對漢王朝的忠誠,怕是汝潁人士是最不積極的,畢竟當初的黨錮之禍,受害最嚴重的,就是汝潁二郡之人。
“誰能保證呢?”
王朗補了一句,又冷了場。
荀攸也知道,涉及到政策方針的,他話語權並不高,於是閉口不言。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