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上黨之戰(四)

字數:3511   加入書籤

A+A-




    作為攻擊一方的曹仁在泫水邊止步不前,而作為防守一方的,則打得更為難他手中兵力不足,既要兼顧上黨戰場,還要防著曹仁繞過上黨,直接從東南方向殺向鄴城,可謂是捉襟見肘,疲於招
    幾次向鄴城求援,得到的回複都是讓他堅守待援,這一仗打了數月,他實在有些守不住
    這些日子,心中總是頗不平
    前幾日夏昭送來要聯合於夫羅,出兵河東的消息,雖然這是好事,可是卻不放他那位兒時友伴已經來了河東,他並不覺得單憑一個於夫羅可以與對方抗
    可是並未反對此
    因為他希望於夫羅在河東的戰事能夠牽製一部分徐州軍,甚至逼得曹仁回援,那樣將會極大地緩解他現在的壓
    於是這種既想打又害怕打的心思讓他心中難安,甚至難以入
    這日他又睡不著,便起身在營中巡
    時已入六月,今年格外炎熱,眾人多有難耐酷熱者,便俱在帳外,隨意躺在地上歇
    很多人隨意地說著閑話,剛開始也麽在意,可是越聽越是心
    “咱們的袁大將軍已經敗給南麵的曹大將軍了,我看咱們兵敗,也是時間問”
    “我聽說南麵的曹大將軍是戰神,誰能打得過他?我看不如早早地投降”
    “誰說不是,聽說袁大將軍和曹大將軍是翁婿,袁大將軍遲早也投”
    ······
    眾人七嘴八舌,可無不充斥著失敗的言
    聽得是心驚肉跳,連忙拉起一人詢問,卻得知軍中很多人都在傳他們要失敗的消息,說得有鼻子有眼
    明白這意味著什麽,若是眾人真的覺得他們必敗,那士氣怕是要低落到穀
    訓斥了眾人一頓,回到帳中,正巧遇見從弟高
    問道:“軍中到處都是我軍要失敗的流言蜚語,你可知曉?”
    高複臉色一暗,沒有回答,但卻是看得很明白,高複必然是知道這些流言的,隻是沒有告訴
    “為什麽不跟我說?”
    高複麵露難色的解釋道:“這些日子兄長已經很艱難了,我怕說了此事,會讓兄長更加苦”
    “糊塗!”
    高複沒有說話,也知道不能怪從弟,便讓他出
    高複走後,端起杯來,胡亂地喝了一口此時天色已經不早,明日還可能要交戰,他回在榻上,盡量讓自己睡
    可是腦海裏不斷閃現著失敗的畫麵,甚至是他本人身死的場景,讓他根本無法順利安
    直到第二天淩晨五更天左右,或許是太疲憊了,這才在榻上迷迷糊糊地睡著
    可沒過多久,便有護衛匆匆闖入,著急忙慌地說道:“將軍,將軍,長平關遇”
    本就昏昏沉沉,聽到此消息猛地起身,卻是一陣頭暈眼花,良久方才恢複過來,急迫地說道:“你剛才說什麽?”
    “將軍,長平關遇”
    “具體什麽情”
    “駐守長平關的鄧升將軍回報,有大批的徐州軍繞過了我軍正麵,從小路到了長平關側麵,發起攻現在整個長平關形勢危急,亟待將軍前去支”
    聽到是有軍隊繞道至長平關側,立刻意識到形勢的危急,趕忙召集諸將,可眾人還未到全,又有斥候來
    徐州軍集中主力,向長平關方向而去,軍中有曹仁的旗
    立刻意識到,曹仁這是準備內外夾擊長平而長平()
    關守軍不到兩千人,麵對內外徐州軍的猛攻,定然是守不住
    必須要立刻支
    於是下令,他親率四千人馬去支援長平關,至於韓王山,則交給從弟高
    高複領命之後,便言道:“兄長,你這一走,韓王山隻剩下不到千人,守備空虛,若是徐州軍趁機來襲,那將如何?”
    聽了,也覺得此言有理,便又令調遣大糧山上的部隊一部,前來支援韓王如此安排,大糧山和韓王山的守軍俱接近兩千
    “韓王山和大糧山各兩千人,你們憑險拒守,相互為掎角之哪怕徐州軍來襲,每個方向沒有四五千人馬,亦絕不可能攻破防
    徐州軍不過一萬多日,且主力俱調往長平關一線,必然不可能抽調出八千人同時壓製韓王山和大糧山”
    其實這並不是長平關第一次遇襲,所以對於大營守禦,並不算太擔
    留下從弟高複守韓王山,自己則往西而去,眾人翻過將軍嶺,便見曹仁的主力正在猛攻長平關,於是立刻向徐州軍的尾部攻擊,準備與長平關守軍來一場裏應外
    之前都是這麽打的,效果也挺
    可是這一次曹仁眼見前來,不再搭理長平關,隻留下數百人殿後,其餘主力調轉方向,猛地撲向
    甚至曹仁親自率前鋒渡河,與在泫水和將軍嶺之間狹窄的空間中鏖
    這就讓很難受
    雖然占據地形優勢,可是曹仁兵多,雙方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而長平關身後的徐州軍攻擊甚急,急於救援,甚至不能跟曹仁打相持
    就在長平關的戰鬥打響後,李蒙也帶著麾下部隊,迂回到東南方向,向大糧山發起了攻
    大糧山的守軍剛向韓王山調了一部分,此時山上守軍不過一千五六,麵對來勢洶洶地徐州軍,根本無力卻敵,隻得縮於山上,向韓王山方向求
    正在韓王山的高複也是懵
    不是徐州軍的主力在長平關嗎?如何又在大糧高複立刻意識到此中有問題,可此時此刻,他也無力糾結這些事大糧山是整個防線的側翼,關乎到故關的安危,他自不能放任此地被攻破,於是便分出千餘人前去救
    因為新調來的大糧山守軍熟悉大糧山的情況,所以還是這群人回於是剛才從大糧山著急忙慌趕來的部隊,幾乎沒有喘口氣,又被迫回了大糧.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