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唯一的致勝機會

字數:3587   加入書籤

A+A-


    公元一九八年,從開年之始,帶給天下人的,就隻有震撼。
    一夜間,權傾天下的荀彧叔侄,鍾繇,楊修,或殺或者罷黜,許昌,世家高門和曹操間,出現的無形裂痕,再也沒有消弭的餘地了。
    三月初,曹軍大軍南壓,兵分兩路,直向襄陽和江夏而去,大軍到處,卻沒想到,大耳已然放棄了此兩座荊州堅城。
    將城中的百姓,以一起遷到了長江之南地界。
    劉備,似乎再也沒有和曹軍野戰的能力和信心了,一時間,就連最審慎的程昱都覺得,九州最後兩塊拚板,隨手伸出,就能補上天地空隙。
    徐晃占據襄陽,夏侯惇屯兵江夏,隻等渡江而戰,曹軍之中,隻有新投靠的蔡瑁,張允最知水戰兵法。
    兩人得到劉曄相助,發民夫十萬,沿江北修建工坊,打造戰船,豫州恐怖的產能,讓巡弋長江的荊州,揚州戰艦,漸漸趕到了巨大的壓力!
    大耳和綠眼睛,遭到當頭痛擊,五月初,又重新在赤壁之地會盟碰頭,此次會盟,比起數月前的湘水,兩位梟雄,都顯得消沉低調了很多。
    赤壁之地,長江南岸,一個耳垂巨大的中年男子,不過數月不見,已然多了無數華發。
    大耳搓著手,看著麵前滾滾長江,不知道想到了龐統,魏延,還是感懷天道不助力自己,雙肩不自禁的抖動起來,抽噎無聲。
    大耳身後,關羽,張飛麵色肅穆,臉上都是心疼大哥又不知道如何勸說的神情。
    隻有少年諸葛亮,眸子亮的和星辰一般,越是此等逆境,似乎越是能激發臥龍的潛能。
    “孔明,天下大勢,難道真的全在曹家了,汝看江北,日日都是不同,隻怕再過數月,曹操戰船,都能填塞滿此地,北馬踩著木板,就下來江南之地了!”
    “如今軍中隻有五萬人了,若不是汝勸說吾放棄襄陽,江夏,隻怕這五萬人,也當保全不住了!”
    “早知如此,當日還不如陪著士元去了,唉!”
    這幾個月,劉備一提龐統,最少就要哭半天,天下人都在議論,劉璋被漢室宗親推到江中的故事。
    劉備的眼淚,此時,就顯得更加讓人難耐!
    眼看主公又要嚎起來,自幼立下鞠躬盡瘁壯誌的諸葛亮,都不禁生出拂袖而去的衝動,他強自按捺住心中焦躁,輕輕咳嗽了兩聲。
    “主公,當年光武帝去河北時候,別說五萬人,連五十人都沒有,還不是成就了霸業!”
    “天下諸事,不過事在人為四字!北軍雖然營建之力百倍於吾,曹操麾下,就是方大同,也從來沒寫過水戰之書!”
    “東吳公瑾都督,水戰之能甲於天下,此地,就是挽回大局之地!”
    諸葛亮輕聲撫慰劉備,少年臥龍嘴像是開過光一般,話音剛落,東方大道之上,忽然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音。
    桃園兄弟並同荊州殘脈循聲看去,孫權同一個憔悴無比,白發滿頭,比起大耳還要慘十分的不明年齡段男子,並馬直向此地而來。
    大耳看到華發男子旗號,已然知道,麵前這位,就是傳說和吳主關係鬧的很僵的周瑜了!
    “玄德,玄德,天道不昌啊,數月不見,汝與吾都遭了大劫,今日,是要奮起一擊時候了!”
    孫十萬嗓子嘶啞,看麵色,好像比大耳稍微樂觀一些的樣子!
    玄德抖擻精神,帶著關羽,張飛迎上,還未寒暄,就聽到了華發男子清冷的聲音。
    “劉玄德, 劉表拿點家底,隻怕早就被汝揮霍殆盡了吧,汝與吾江東合兵,拿的出多少東西?”
    “公瑾,荊州兵馬,不過五萬,還有樓船百艘,舢舨千條,吾在江陵,甚得民心,糜芳不日!”
    大耳被周瑜問的臉色一紅,還要自己給臉上貼金,就被周瑜不耐煩的打斷了。
    “江陵那些虛無縹緲之物,就休要提起了,但再有敗,此地之人,隻有死路一條罷了!”
    “萬事皆錯,獨有一條,吾聞大漢司農方大同,此時還在益州,未出川,如此還有最後一絲機會!”
    “若是方大同在對岸,吾是玄德,就該想到避難海外了!”
    周瑜聲音清冷,態度生硬,把看不起大耳幾個字,刻在腦門之上一般。
    劉備身後,關羽,張飛聽聞周瑜之言,早就按捺不住,要站出幫大哥出頭了。
    “咳咳!”諸葛亮輕輕咳嗽兩聲,攔在當世最有名的兩個兄控之前,目視周瑜,緩緩開口。
    “亮久聞公瑾智謀,天下無雙,今日一見,難道是以甲兵糧秣,觀天下英雄之人?”
    “吾主雖然兵少,卻有勇冠天下的關張二將,仁德之名,嗯,更是為天下士人所知,曹操雖強,許昌之變,就在三個月之前!”
    “高門不服,或者吾主,便是那下一個荀文若親睞之人!”
    孔明是個實在人,實在說不出口,劉備為百姓敬仰之言,就扯到了士人身上。
    荀彧叔侄,楊修事情,此時也事發三月了, 此事天下何人不知,周瑜聽他說的有理,忍不住點了點頭。
    “諸葛亮,臥龍之名,果然名不虛傳,比起那貪功冒進的龐統,強上了不少!”
    “隻是敵強我弱,畢竟是眼前情勢,關羽,張飛雖勇,終不能縱馬長江,要為汝主殺敵,當用何策?”
    “用何策?想來都督和吾,已然心中暗合矣!”
    “來人啊,取紙筆來,吾和都督把心中所想,一起寫在手中,若是心有戚戚,便是天意敗曹!”
    劉備,孫權軍中士氣,很是低迷,諸葛亮言語,便是提升士氣的高招,此人如此聰敏,讓心若死灰,為了孫策才出山的周瑜,也不禁眸子一亮!“
    “哈哈,好,就是如此!”
    兩年了,黃蓋,魯肅等人,似乎第一次聽到都督的笑聲。
    說話時候,早有甲士取來紙筆,兩人很是鄭重的背過身去,小心在手上寫下破敵之策,又同時伸到了對方眼前。
    “火!”
    周瑜,諸葛亮手中,豁然都是一個火字,同羅貫中之書不同,沒有絲毫忌憚,長江邊上,周公瑾發出了今日第二陣爽朗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