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大結局
字數:4848 加入書籤
少年麵前神醫說話間,打開手中木盒,正是董承謀逆一案中,在逃的那個吉平。
方廣深深吸了口氣,抬手晃動,示意身後子龍不要戒懼,就跳下了赤兔馬,接過了木盒。
“好,逆賊伏誅,正是醫道大利之事,華神醫醫道通玄,吾心中不少疑竇,正要神醫解惑!”
方廣說話間,拉住老頭的袖子,像是深怕華佗再跑掉一般,他還想多說什麽,忽然聽見身前街巷上,急促的馬蹄聲音傳來。
循聲看去,許昌太守,兼豫州州牧滿寵,滿臉驚惶神色,快馬直向自己而來。
“大同,大同,不好了,方才陛下宴席之上,孔融,禰衡對丞相出言不遜,丞相大怒間昏厥不醒,現在宮中,亂到了極處!”
“幾個公子和夫人,都在宮中,怎麽辦?怎麽辦,吾出宮時候,眼見於禁和樂進,在調兵進宮!”
“什麽!伯寧,居然有此事!吾今日路遇華佗,正要和他商議丞相頭風之事,卻沒想到,就有噩耗傳來!”
“冬日正是血壓易高,頭風易發時候,和丞相說過幾次,卻!”
“大虎,吾知道今日虎賁軍營,另有酒宴,仲康,典大哥都不在丞相身邊,汝速速把消息傳到兩人那裏,讓他們帶兵進宮!”
“哼,無論怎樣,宮闕之事,子廉可管,大公子可管,同於禁泰山部曲,又有何幹?”
“小猴兒,汝去城外,讓文遠,高順,引鐵騎入宮,若有阻攔,就說是吾之將令,再不服,可先行拿下!”
“大同,這,這,或許是文則不懂規矩,何必大動幹戈!”
“不懂規矩?伯寧,汝太實誠了,自從天下平定,這半年,朝中自有一黨,視吾和丞相,宛若骨中刺,肉中釘一般!”
“禰衡,孔融,此兩人有何身份,可入宮麵見丞相!哼!”
方廣冷哼一聲,讓酷吏滿寵,都不禁身子一寒。
他目視咬牙切齒,目視天際的司農,眼中閃過一道明悟,大同是半年巡弋天下,沒怎麽發飆了,可是麒麟,畢竟是猛獸祥瑞,動了爪牙,是要死人的!
時間緊急,滿寵不便多說,就隨著方廣,向宮中直奔而去。
兩人才奔出幾步,就在街巷處,險些和一個絕麗女子,撞在了一起。
等到少年趕到宮中,果然泰山部曲,已然三五成崗,行了虎賁近衛的職守,到了設宴廳堂,還沒入門,就聽見卞夫人和丞相幼子曹衝的哭聲。
少年心中一沉,深怕已然不可挽回,他不管不顧於禁兵卒,更是不理獻帝劉協,大步走到曹操麵前,推開曹丕,探了丞相鼻息,這才放下心來。
此時廳堂中,一個赤膊大漢,並同當日城外孔融,被甲士按在殿角,大漢自然就是漢末著名酒瘋子禰衡了。
少年眼睛微微眯縫,直視兩人,朗聲開口。
“這兩個無官身,職守之人,是誰帶到宮中的!”
“司農,孔國相,乃是前北海相,禰衡,更是當朝名士,吾帶來的,難道不行!”
群臣靜默一片,良久,當朝諫議大夫陳群,這才緩緩站出回答。
“哼,當然不行,丞相現在昏厥,就是此兩人大錯,汝帶來的,汝就是同罪!”
“子龍,將他給吾拿下了!”方廣說話間,身後趙雲抖動身上甲胄,一腳踢開攔路的泰山兵卒,已然從群臣中,把陳群拎到了少年身前。
“這,這,司農,這是吾無心之過啊!”
“無心?到了地下,和大耳多學演技吧!”
方廣來此地時候,已然將事情理順,少年是不多可持劍上朝之人,拔出腰間寶劍,一劍就抹了陳群的脖子。
當著天子,誅殺三品大臣宛若殺雞,別說劉協呆了,就是卞夫人,曹丕都全部傻了。
司馬懿做為丞相大秘,更是大步站出,手指方廣責罵。
“方大同,&nbp;汝是要謀逆嗎?”
“謀逆是有人謀逆,隻是不是吾!司馬仲達,&nbp;汝什麽成色,天下間,隻有吾知道,吾知道的仲達,比你自己都清楚!”
“仲康,典大哥,來的正好,把於禁和他的兵卒也拿了,今日之事,是有人安排,故意觸怒丞相的!”
少年說話間,虎賁兵絲毫沒有征詢其餘人意見的意思,許褚隻一腳,就把於禁踢出一丈遠,抱著肚子疼的站不起來。
殿中泰山部曲還要反抗,卻聽見急促的馬蹄聲音,衝到了宮闕下的台階處,張遼高順甲馬,站在殿外,甲胄兵刃,反射出寒光一片。
“方大同,汝,汝真的要反嗎?”
曹丕眼見殿中無人再敢說話,氣的扶著母親,幾步站出,卞夫人也滿臉都是猜疑,直直看著方廣的眸子。
“大同,過了,過了,先救丞相啊!”
“大同,子桓難道還會害親爹?”
郭嘉,程昱,兩個少年老友,一起站出來勸說,卻發現,當朝司農,猛獸一般,雙目閃著寒光,逼視曹丕和司馬懿,並不回答他們的問題。
“唉,奉孝,仲德,汝兩人太善良了,怎麽和壞人鬥?”
“今日之事如何,天知地知,還有一個姑娘知道,甄宓姑娘,把汝聽見大公子和仲達商議,給主公換酒,在安排人觸怒之事,全部說出來吧!”
方廣輕歎一聲,拍了拍手,身後藏在甲士中,一個身材苗條女子,容貌絕麗,看著少年背影,眸子全是春水蕩漾一般嫵媚,緩緩站出。
“陛下,諸位臣子,曹公子一支覬覦小女子容貌,吾卻不肯從之!”
“從河北到了許昌,他一直待吾很好,半個月前,一日晚上....”
甄宓聲音清軟柔媚,說的話,卻震的滿寵這般見慣人間陰謀的酷吏,都是不寒而栗。
甄宓說到一半,曹昂已然大叫一聲,&nbp;揮動拳頭,一拳把曹丕打在了地上,卞夫人想阻攔,卻被曹植,曹彰拉住雙手。
司馬懿麵如土色,素來最重養生的仲達,自己都沒有發覺,他雙手緊握,已然捏出血來,待要後退,回身看去,夏侯惇,夏侯淵兩人族中長輩,冷冷看著自己,就和看死人一般。
司農積威至此,當堂發作曹丕,司馬懿,陳群,於禁,又下令捕拿樂進,李典,居然無一人反對。
當日,少年更是令張遼,高順,曹仁,曹洪,夏侯兄弟,鎖住許昌四門,他自和華佗,於丞相行開顱之事。
當夜,許昌宮殿中,風雨交加,到處都是甲士巡弋時候,甲片摩擦聲音。
隻有方廣,華佗,再一處偏殿中,物我兩忘,緩緩打開了曹孟德的大腦袋。
公元一九九年二月,後世魏王之子曹丕,並同司馬懿,行大逆之事,為司農所獲。
十五日後,魏王於宮闕中醒來,同常人一般無虞,從此再無頭風之禍也。
當年夏,魏王移文武砥柱於冀州鄴城,昭告天下,立曹昂為世子。
同月,魏王欲奏明陛下,於建業為采邑,封司農方大同為吳王,方廣堅辭不受,隻願意巡遊天下學塾,總領天下政務,王大悅。
五年後,漢帝劉協,禪讓帝位於魏王世子曹昂,從此漢家江山,改姓魏矣。
如此大事,權傾天下的司農,卻沒有現身在禪讓大典之上,更出格的是,前任魏王曹操,也像看不上九五至尊位置一般,未至鄴城之地。
五年中,天下九州世家日見衰微,天下各地,到處都是倉亭學子的身影,或為學者,或為官吏,
這一日,就在許昌,垂頭喪氣的劉協,將傳國玉璽,送到曹昂手中時候。
大魏國幽州,昌黎極北之地,一個麵黑個矮的老者,並同身旁意氣風發青年,看著麵前浩瀚汪洋,緩緩開口。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之音,在九州大地之上回蕩著。
(全本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