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財大氣粗

字數:4758   加入書籤

A+A-


    “挾持整個國家的農民?”王蔓皺眉道,“他們要怎麽挾持?”
    “你知道日本的水果為什麽那麽貴嗎?”李晗轉向王蔓問,而王蔓隻是搖了搖小腦瓜。
    李晗於是耐心解釋道:“因為他們國家有個‘農業協會’。”
    沒錯,新農集團的所作所為,就讓李晗聯想到了日本的農業協會。
    這個協會說白了就是個中間商,幫日本的農民出售手上的農作物。一開始這個農業協會真的是真心的幫農民賺錢,減少中間商賺差價,農民賺得更多,大家買菜也便宜。
    但是隨著農業協會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們逐漸消滅了所有的中間商,壟斷了日本的農業市場,局麵就瞬間變了。
    這個時候不再是農業協會需要農民,而是農民需要農業協會。
    於是,農業協會為了提高水果的價格,開始禁止日本的農民種水果。因為物以稀為貴,當某個東西需求量大於供應量的時候就會漲價。
    同樣,為了在整體上達到這個效果,農業協會甚至會讓某些農民把可以栽種的田地遺棄,這樣整體的糧食產量降低,他們才能把糧價推得更高,獲得更大利益。
    “那農民賺得也更多了呀,不是嗎?”王蔓好奇的說,“這也算好事吧?”
    “嗬嗬……你真是太小看他們了。”李晗冷笑一聲,“當然,這麽做農民們也確實賺的更多了,然而日本的農業協會想了個法子,規定日本的農民隻能從他們手上買高價農具,否則就不收這家種出來的糧食。於是農民們賺的那一部分,最後還是回到了農業協會手上。結果就是日本的農產品價格高得可怕,而農民卻接連破產,窮到隻能跑去城市裏打工。隻有農業協會賺得盆滿缽滿。”
    “真不要臉……”王蔓翻了翻白眼,然後追問道:“那他們的政府難道不管嗎?”
    李晗無奈的攤手:“日本的政府管不了農業協會,因為農業協會手上掌握著25的選票,你不支持他們,你就拿不到他們的選票,你就沒有了做決策的權利。這個協會就像一個毒瘤,不斷吸農民的血、百姓的血、政府的血,不割它就是慢性死亡,但割了它可能立刻就會死亡。”
    王蔓眨巴著眼睛:“你意思是這個新農集團也想玩壟斷嗎?”
    李晗搖了搖頭:“我們國家在這方麵有政策的,新農集團不可能做到日本的農業協會那麽誇張,它們也沒那個本事。但是嘛……”
    但是這不代表新農集團沒有操作的機會,因為中國隻對幾種主糧有硬性要求,在滿足了這個要求之後,農民可以自由種植自己想種植的作物。
    所以新農集團可以效彷日本農業協會,刻意壓低某些水果、比如草莓荔枝之類的產量,然後抬高價格,仍然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
    雖說這麽做是合法的,然而最終的結果是農民沒賺到錢,大家在“吃”這方麵的成本卻抬高了。
    李晗是不可能讓這家公司為所欲為的。
    想到這,李晗稍微有點狐疑:隻靠一個新農集團,真的能做到這一點嗎?
    於是,李晗立刻打開筆記本電腦繼續調查起來,然後終於發現了一絲端倪:之所以新農集團找上都是蔬美菜市場的供應商,是因為這些農民的農田都是零散的。
    這種小規模的零散農田不像那些大麵積、集中的耕地,沒法用機械自動化的方式來耕種,所以這類農民相對來說會更容易控製。
    現在那些大規模的農田,基本上都有合作對象了,比如阿裏巴巴的數字化種植等等。
    “這個手段……”李晗皺眉滴咕起來:怎麽感覺好像是在針對他的呢?
    “美美,你先睡吧,我再看看。”李晗說著,就繼續查了起來。
    這次他查的是新農集團的股東,不查不知道,這麽一查李晗才發現,原來新農集團背後的股東,居然是國內最大的幾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資企業。
    這麽一來,李晗就清楚了:這幫人是在針對蔬美菜市場呢。
    因為蔬美菜市場采取了從農民手上買菜,而不是找批發商,從而讓農民賺得多,市民買菜又便宜。也正是靠著這一點,蔬美菜市場在國內各個城市不斷開新店,已經開到了二十多個城市,而且還在繼續擴張中,可謂是前途大好。
    然而,隨著蔬美菜市場越來越多,也動到了這些人的蛋糕。
    所以這些人聯合起來對付蔬美菜市場,打算搶走蔬美菜市場的供貨商。
    如果成了,他們就能讓農產品市場恢複到以前,保住自己的蛋糕;而就算失敗那也不虧,能讓蔬美菜市場虧損,從而放慢發展的速度。
    至於為什麽挑到最近才動手……李晗估摸著是因為這段時間他在搞華芯公司,而芯片是很燒錢的。這幫人肯定以為,他的錢都拿去做芯片,已經沒多餘的了。
    “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就想來跟我鬥……”李晗冷笑道,“行,那就來比比吧,看誰的錢先扛不住。”
    “老公……”這時候王蔓在邊上用腳丫扒拉了他一下,“國家會不會幫咱們?”
    “國家巴不得看到這種局麵呢,傻姑娘。”李晗笑了,在她身邊躺下,“這屬於是市場的競爭,而競爭對整個市場都有好處的,優勝劣汰嘛,存活下來的企業肯定更優秀,而競爭過程中也能讓農民獲得好處。”
    “好吧……”王蔓都囔了一句,靠在了他胸口,“早點睡,乖。”
    “是得早點睡,明兒還有事要做呢。”李晗歎了口氣說。
    次日,李晗便再次來到了橋口公司與薑濤碰麵了。
    “我決定給你二十億的資金。”李晗很直白的說。
    隻能說這事來得不湊巧,他確實是把大部分資金投入到華芯公司了,但是最近他正好通過做空阿麥斯公司以及百事可樂的杠杆交易大賺了一筆,手頭有上千億人民幣的資金還沒花出去呢。
    而新農集團背後雖然是有不少大公司,但畢竟是新公司,還沒經過幾次融資,手頭能有多少資金?
    對付這些國內的小公司,李晗甚至都不需要太多技巧,直接燒錢就能燒死他們,突出一個財大氣粗。
    這個“二十億”就像一記重錘,把薑濤都給敲暈了:“多、多少?”
    “二十億。”李晗回道,然後掰著指頭數了起來,“首先要和這些農民簽下一個長期合作的合同,和他們采取共同合作的方法來運營,也是限製他們隻能和我們合作。他們負責種,我們負責賣,而他們的農產品所創造的收益,扣除10的運營費用後,由我們蔬美菜市場與他們五五分賬。”
    “哦——!”薑濤瞬間就明白了,“這樣他們就看不上那20的漲價了!”
    “差不多。”李晗點了點頭,“其實這個五五分賬和漲價20,哪個多也得看行情。但是農民們肯定會更喜歡咱們家的方案,畢竟他們與菜市場身份對等。”
    “那我覺得咱們也用不了這麽多錢吧?”薑濤猶豫著問。
    “當然要。”李晗笑著說,“因為,我要你加大合作的力度。去把這家菜市場建立到全國每個城市,然後在每座城市裏都尋找合作的農民。”
    “那也花不了那麽多錢吧……”薑濤滴咕道。
    “還不止。”李晗繼續道,“如果農民因為某些意外缺少資金,由我們直接向他們提供無息貸款,等他們種植的作物生產出來後,再每個月每個月的還。”
    “那……就確實挺花錢的了。”薑濤無奈的歎氣。
    “薄利多銷嘛。”李晗回道,“咱們要競爭過對方,那就必須得減少利潤,而利潤降低了,就得靠數量來彌補,咱們要盡快把這個模式推廣到全國。此外,我們還要去聯絡阿裏,讓他們幫忙建立一個數字化種植係統,幫忙分配農戶種植的作物種類,避免某個作物數量太多或者太少。”
    當然,李晗說是這麽說,其實直白點說,這種競爭就是燒錢而已。
    看誰的錢先用完,那誰就能拿下這個市場,然後把價格抬高。當然,李晗現在提出這個方案就不打算改了,而是要一直延續到最後。
    因為這種壟斷行為,最終的結局就是大家全都是輸家,日本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李晗絲毫不擔心這些公司的惡意競爭,光是貓屋平台和d站這兩家平台的資源,就能幫他把蔬美菜市場的這些貨給推薦出去了。
    “暫且先按照我吩咐的去做,之後如果再有什麽變化及時通知我。”李晗最後叮囑了一句。
    “是。”薑濤緊張的點了點頭,“那我就先告辭了……”
    薑濤離開後,李晗冷笑一聲自語道:“我手底下的牌多得很,你們拿什麽跟我鬥?”
    月票感謝名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