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隻是一位先生

字數:5216   加入書籤

A+A-


    童知喚在城隍老爺的神像之前連連磕了幾個響頭,而他阿爹阿娘也在誠心致歉。
    城隍大人聽其心聲,卻是聽到了陳先生三字,也注意到了這三人。
    陳長生保持著煉神的狀態,因為在他看來,這樣能夠使得‘死’後的時光過的快一些。
    陳長生不斷的調整心態,將大部分的時間都投入進了煉神之中,這也讓他‘死’後的意念難得的清醒了些許。
    等待下一次醒來。
    ……
    ‘死’後的歲月是最為難熬的。
    按理來說,這的確是大不敬,但陳先生既然肯放童知喚走,想來也是並不計較這些小事。
    而他爹童才正又是坊中的大夫,有功德在身,這些年也常開義診,使得秋月坊少了許多疾苦之事。
    倒不如走上一趟,也免得他們多想。
    夜晚。
    童知喚心中還是害怕,晚上都是跟著阿爹阿娘睡的。
    “知喚不怕,不會有事的,安心睡昂,阿爹阿娘都在這呢。”
    “嗯。”
    阿娘又哄著他,一直到很晚才睡著。
    童知喚睡後入了夢中。
    在那夢中,他似乎看到了一位身著黃藍長袍的老者。
    他一眼就認了出來,這身裝扮,跟城隍廟中的城隍老爺一般模樣。
    “城,城隍老爺……”
    “童知喚,你可知罪!”
    童知喚在夢中嚇的渾身顫栗,跪地之後連忙認錯。
    “城隍老爺,小子知錯了,再也不敢了,阿爹,阿娘,你們在哪裏,阿爹……”
    童知喚在夢裏哭的尤為大聲。
    入夢的老城隍見此情形不由得一愣。
    “肅靜!!!”
    老城隍嗬斥一聲,夢中的童知喚忽的發現自己竟哭不出聲音來了。
    他麵露驚恐看著麵前的老城隍。
    老城隍輕咳一聲,說道:“你雖冒犯上仙,不過好在上仙並未與你計較什麽,而你也知曉了自己的錯誤,從此往後,切記不可再做出今日之舉,否則,沒人能救得了你。”
    童知喚張著嘴,卻發不出聲音來,他隻好點頭已示知曉。
    老城隍微微點頭,接著袖子一擺。
    童知喚從夢中醒了過來。
    他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從床上坐了起來。
    阿爹阿娘,都已熟睡,而這個時候,外麵也是漆黑一片。
    “呼呼呼……”
    童知喚咽喉滾動,好一半晌才回過神來。
    “神,神仙……”
    “真是神仙!”
    童知喚目光有些呆滯,他心中感到一陣後怕。
    但想到方才在夢中城隍老爺說的話,他那顆懸著的心,也徹底安定了下來。
    沒事了,沒事了……
    童知喚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他看了一眼熟睡的阿爹阿娘,接著便老實躺了下來,安心的睡了過去。
    ……
    薄霧升起,天色灰蒙蒙的,坊間也有雞鳴聲傳來。
    秋月坊外流雲觀。
    觀中擺著一張桌子,桌上擺著的瓜果,還有一些蜜餞,這些是拿來招待客人的。
    在流雲觀中,這些都是頂好的東西,平時都吃不到,唯有上元節的時候,才能吃上一個桃子,但如今,這桌上卻是滿滿一堆。
    這可饞壞了觀裏的四個師兄妹。
    而一轉頭,卻見師父仍舊站在那觀門口,似乎在等待某人的到來。
    年紀最小的紫蘇細聲問道:“師兄,你說師父在等誰啊?”
    常山搖了搖頭,說道:“師兄也不知道。”
    山澗的霧氣一點點退去,在天完全亮起之時,有一位柴夫上了山來。
    柴夫見來到了觀主玄黃的麵前,說道:“道長,昨天下午的時候,城隍廟外麵的官差就走了。”
    玄黃回過神來,又問道:“城隍廟也開了嗎?”
    柴夫點頭道:“開了。”
    玄黃心中微歎,他知曉是等不到陳先生。
    “有勞了,請進觀中喝一碗茶水吧,還有些許瓜果,也可嚐嚐。”
    “道長客氣了,茶就不喝了,老漢我還有事沒弄完,就先回去了,不打擾道長清修了。”
    玄黃走進了道觀之中拿了兩個桃子出來,追上之後,將那桃子硬塞進了柴夫的懷中。
    好說歹說,那柴夫才勉為其難的收了下來。
    送走柴夫之後。
    玄黃也回了觀眾。
    他看著幾個徒弟眼巴巴的看著他,也清楚這幾個是饞這一桌的瓜果蜜餞了。
    “不是很想吃嗎?”
    玄黃笑道:“過去拿吧。”
    二師兄商陸眨眼問道:“師父,真的能吃嗎?”
    “可以。”玄黃點頭笑道:“不過得吃完,不可有剩的,不然就可惜了。”
    四個徒弟聽到這話頓時喜笑顏開,一個個都跑到了桌子前吃了起來。
    小師妹紫蘇抱著個桃子啃了起來,懷中還塞著一個,大師兄則是拿了一塊蜜餞,剩下的都分給師兄弟了。
    玄黃則是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閉目休息了起來。
    大師兄常山上前,遞了一個桃子給師父,“師父,桃子。”
    玄黃搖了搖頭,笑道:“師父不吃了,你們吃。”
    三師弟玄參上前來,他吃著蜜餞,問道:“師父你到底在等誰啊?”
    玄黃見四個徒弟都很好奇。
    “都想知道?”
    “嗯。”
    “想知道。”
    四個徒弟看著師父,東西都不吃了,就等著師父開口。
    玄黃隻是和煦一笑,緩緩開口道:“隻是一位先生。”
    “先生?”
    “嗯,隻是一位先生。”
    “所以,師父說的那位先生不來了嗎?”
    “會來的。”
    玄黃閉上了雙眸,說道:“早晚會來。”
    童才正開口道:“小兒無意衝撞了上仙,犯了大不敬之罪,特來贖罪……”
    跪了又跪,拜了又拜。
    俞氏也在一旁陪同著,童知喚亦是誠心認錯,希望得到寬恕。
    老城隍想了一下,看向了堂下所跪的幾人。
    他見那童才正身上有金光環繞,那是他身上的功德。
    ‘原來是仁濟堂的童大夫。’
    也難怪他身上會有這般功德。
    童知喚而後又給城隍老爺上了三炷香。
    ‘童知喚,童才正……’
    童家三口連夜去了一趟城隍廟。
    在廟中待了半個時辰之後,一家三口這才起身回去。
    老城隍看著這離去的三人,心中思索了起來。
    再度沉入那片忘卻虛空之中,陳長生感到了從未體驗過的安寧。
    沒有內心的恐懼,也沒有任何抱怨。
    在不斷的修行之中,他也感覺到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若是放在以前,他在‘死’後很難控製自己的思緒,而如今,卻能做到‘想’與‘不想’,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這實則是一件很難的事。
    那般玄妙的狀態讓陳長生沉醉其中,甚至於有些上癮。
    ‘這就是煉神嗎,當真玄妙……’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