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家裏沒錢讀還是不讀?做生意啊!

字數:3592   加入書籤

A+A-


    路上宋枝枝隻自己走了不到三分之一就被大哥背了起來,怎麽不放下,四個大人走得飛快,不過一個半鍾頭就到了村頭的山坳上。
    眾人肚子裏的東西這才消化了一大半,感覺舒服多了。
    宋枝枝很清楚,家裏雖然會做饅頭,但也隻是幾個月一次,或者一個月一次,包子是做不起的,家裏那麽多人,就半肉餡兒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所以通常不做!
    下午兩點左右,剛好過了太陽最大的時候,村裏人都帶著工具出來勞作,有的玉米需要收拾底部黃葉保證通風,不搶營養產量更高。
    有的家花生也到了施肥的時候,是個精細活。
    還有的種了蘋果,梨子的,也是采摘的好季節。
    還有地裏應季的蔬菜施肥,防治蟲害,拔草,下旬種植越冬的兒菜,榨菜,胡蘿卜也要開始鬆土耕田準備著,樣樣不能落下。
    大家都忙得熱火朝天,但看到老宋家一家人回來,都會直起身子,或者抬起頭來,衝他們揮手打個招呼,問一聲好。
    宋枝枝上輩子害羞,從來都覺得是特別難熬的時間。
    到現在,這種鄰裏之間的熟絡,熱情,她隻剩懷念和喜歡,滿滿的人情味兒煙火氣,她也跟著回答問她的關心她的問題。
    一口一個阿姨叔叔奶奶舅伯的,愣是讓走回家不到五十米的路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宋老五早就在家裏地壩上翹首以盼,作為第一個發現宋枝枝回來的哥哥,他果斷往下跑,在靠近家裏的池塘旁邊迎到了。
    他興奮極了,臉笑成一朵太陽花,“枝枝,枝枝你終於回來了,快來五哥抱抱,你居然讓大哥背,你要是不讓我背,我就生氣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上手從宋老大手裏把宋枝枝搶了過來,小心翼翼的抗在自己背上就開始往家裏跑。
    嘴裏還大聲的喊著,“爸媽,二哥,三哥,枝枝回來了,枝枝回來了,可以開飯了!”
    宋枝枝……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家人要接新媳婦辦喜事呢,這麽誇張。
    她掩麵,防止自己笑出聲來。
    剛走到家裏地壩被放下來,不等她活動筋骨,一群哥哥衝了過來,這個抱一下,那個抱一下,嘰嘰喳喳個不停。
    家裏的大人端碗筷,端飯鍋湯鍋,招呼著眾小子吃飯也沒人搭理。
    直到宋奶奶把宋枝枝買的肉包饅頭花卷熱好了,用兩個紅色鯽魚鐵瓷盆裝了滿滿兩盆端著經過,那香味兒,才把幾個哥哥的注意力給分散過去。
    “好大的包子,好大的饅頭,看起來好好吃的樣子!”
    “跟著妹妹果然沾光,聞起來好像是肉包啊,好香啊!”
    “那麽大的肉包,妹妹走,吃包子咯!”
    ……
    宋老二牽著宋枝枝往裏走,怕碰到宋枝枝的頭他行為有些拘束,但又被肉包子的香味兒吸引心情急切,矛盾之下反而顯得手足無措。
    “二哥你去吃吧我吃過回來的,真的,快去!”宋枝枝這麽一勸,宋老二確認她沒說假話後這才衝了進去,拿了個包子開始吃。
    宋枝枝以為自己終於可以解脫了,還沒來得及鬆口氣,在家裏的嬸嬸們,從地裏趕回來的叔叔們全都湧了過來,把宋枝枝圍成一團檢查傷勢。
    “太可憐了,咱家枝枝什麽時候受過這個罪啊,我的天,摔這麽狠,我都不敢摸這後腦勺!”
    “二姑真是太過分了,竟然對一個孩子下這麽重的手,為老不尊的東西!”
    “那可不,還不是欺負咱們家沒錢,窮,他家個個都能掙大錢,有鐵飯碗,驕傲得不得了,哪裏把我們看在眼裏,就是可憐枝枝了!”
    ……
    眾人看完宋枝枝,五嬸嬸又才心疼的拉著她上桌去。
    二人落在後麵,宋枝枝想起自己之前的想法,突然抬頭,“五嬸嬸,我上學的時候聽有些家長議論說什麽鐵飯碗好像不鐵了要怎麽生活,還說得找點生意來做賺錢呢。”
    “是嗎,鐵飯碗怎麽可能不鐵呢,騙人的吧,不過做生意,咱們鎮子有錢的人不多,能做什麽生意賺錢,唉……還要那麽多本錢……算了,吃飯吧!”
    五嬸嬸先是心中一動,可隨即語氣裏盡是遺憾和渴望。
    宋枝枝點點頭,不再多說什麽,她跟著進去坐下,沒有吃包子饅頭花卷,反而是大伯娘做的飯菜又幹了兩碗。
    家裏飯做得多,但也因為這兩大盆包子饅頭把大家吃了個半飽,飯菜也就還剩了一大半,留著做晚飯了。
    今天輪到五嬸嬸收拾洗碗,宋枝枝很清楚的看到她時不時走神,想來剛才的話是聽進去了的。
    宋枝枝回屋裏休息,哥哥們拿出自己這一周積累的不會的知識全都找了過去,小課堂一開就是兩個小時。
    中途宋枝枝去灶屋裏豬圈的旱廁上廁所,剛蹲下,就聽見一群人走了進來坐下,忙活起來。
    “老大老二明年就能上初中了,這書讀不讀啊,婆婆,讀吧家裏沒那麽多錢,不讀吧,現在有枝枝,他們幾個成績提升得飛快,也愛讀書,不讓他們讀,我這心裏也難受得很!”
    大伯娘歎氣,三嬸嬸就接了話頭過去。
    “有什麽可讀的,半大小子早該送出去打工賺錢了,就咱們家還留著讀書,讀完小學就不錯了,初中可是得去鎮上的,一年學費四百多,算起來,剛好把咱們每個月去煤場掙得工資耗光,一年到頭什麽都不剩!”
    宋奶奶沒說話,五嬸嬸沉默半天,看似柔弱,卻有自己的堅持。
    “隻要我家娃子想讀書,我砸鍋賣鐵也得送去,隻有讀書才能讓他不做泥腿子,我這一輩子就這樣了,總不能孩子也這樣!”
    “話說得輕巧,錢呢?”三嬸嬸還是不讚成,要是有多餘的閑錢,誰不願意去讀書。
    “好了,別說了,家裏這一次礦上就給了三百多塊,之前存了兩百多,加起來不到五百五,枝枝中獎我這裏放了五百,咱們不能動,她二姑奶奶賠償給了一百,也不能動。”
    宋奶奶一筆一筆的賬說出來,所有人都沉默了。
    就算一學期,兩個娃就要花五百,一年就把幾年的存款花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