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鄉村簡易版元宵放燈

字數:3300   加入書籤

A+A-


    啥玩意兒?
    宋枝枝被驚得個一個激靈,意思是說兩個哥哥無法承受更高的智力值,隻能加到128了?
    【係統,有什麽可以突破的辦法嗎?】宋枝枝不信就隻能止步於此,雖然現在也不錯,但誰不喜歡得到更多呢。
    再說了,千辛萬苦升級係統,選擇了這個功能,總得發揮到極致才算不虧啊。
    【沒有,係統專注宿主,請宿主理性對待,擁有好運來,獲得好未來,請繼續加油!】係統秒回,冰冷無情。
    宋枝枝……
    行吧行吧,理性對待!
    她輕歎一聲,頗為無奈,又側耳聽著其他房屋裏確實沒有傳來什麽響動,哥哥們應該無事,這才安心閉眼睡覺。
    張依睡得很沉,她從來沒睡過這麽舒服的床,被套床單枕頭套都是成套的,看起來還蠻新,甚至還帶著點好聞的淡淡的香氣。
    被子很大,不用搶都能把自己完全包裹住,仿佛沉浸在雲朵裏,舒服極了。
    什麽時候,她也能擁有自己的屋子和床啊,也像這麽香香軟軟的,暖暖和和的……
    大年初二,淩晨五點半,宋奶奶宋爺爺就起來給幾個要回娘家的兒媳婦準備早飯,方便他們吃了上路。
    三兒媳婦,五兒媳婦都是山那邊的,得翻過五座高山才能到,到的時候都得正午了,早飯不吃飽,哪有力氣爬山。
    於是宋奶奶為了能吃飽和方便,直接蒸了饅頭,到時候還能帶幾個在路上墊吧一下。
    至於回娘家的禮品,今年大家都存了點錢,不用她操心,反正家裏的東西隨便拿,加上各家自己買的東西也差不多了。..
    六點,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接二連三出現響動,大家都在起床,饅頭麵也已經用火炭發好,開始扯劑子放進蒸籠裏。
    “婆婆,真是辛苦你了,這麽早起來做飯,我去叫猴子們起床啊!”三嬸嬸從
    緊接著五嬸嬸也跟上來,“三嫂,幫我也喊一聲我家那個潑皮啊,我來幫婆婆的忙!”喊話完,她趕緊鑽進灶屋裏開始準備洗臉水。
    其他房間的人聽到動靜,也都逐漸清醒,宋枝枝睡眼蒙矓,轉頭就碰到了張依瞪著大眼睛不知道該動還是不該動的糾結表情。
    兩個人睡在一起,其中一個人動了,另一個人勢必會醒,所以宋枝枝一秒就get到張依是在替她想,真是善解人意又讓人有保護欲。
    “我醒了,你要是還沒睡醒可以多睡一會兒,過年別怕!”宋枝枝壓低了聲音,張依搖搖頭,立即坐了起來,“不習慣,還是起吧,早睡早起身體好嘛,對了,你穿衣服可以嗎,要不要我幫忙?”
    張依看宋枝枝小胳膊小腿的,想起自己的弟弟小時候,穿肯定是能穿,但穿不好,尤其是冬天衣服多,這麽大的孩子扯不舒展。
    宋枝枝倒是愣了,愉快的答應下來,一邊讓張依幫忙,一邊試探著發問,“張依姐姐,你為什麽不讀書了啊,以後你想做什麽?”
    這句話稀鬆平常,張依愣了愣,笑著搖頭。
    “你這麽聰明是不是覺得世界上就沒笨孩子,我不讀書除了家裏沒錢,是成績也不行,就不浪費了,至於以後,我媽說等我滿十八了就找個人把我嫁了,去別人家過日子,生孩子,帶孩子,跟她一樣!”
    現在所有人不都是這麽過來的嗎,搞不懂宋枝枝問她這個幹什麽。
    宋枝枝了然,點點頭,緊跟著岔開話題,“生活有各種各樣的,隻要是你喜歡的,都好,張依姐姐,我都聞到饅頭香了,走,出去吃早飯!”
    是啊,這不就是村裏女孩子代複一代的路程嘛,張依媽媽這麽說,她完全能理解。
    就像她上輩子大學畢業,都已經二十一世紀了,都還有大學同學的媽媽把自己女兒哄回家結婚,安心做家庭主婦的。
    但後來日子也算不錯,隻是說喜不喜歡,都說不上,過日子嘛,合適就行。
    但她不想,她對感情要求純粹,如果沒有,那就不強求,愛情隻是人生的附屬品,還隻是其中之一。
    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報效祖國,這才是她一生追尋的東西。
    二人各含心事出了門,軟乎乎的大饅頭香軟可口,再次轉移幾個人的注意力,三嬸嬸一家,五嬸嬸一家吃完了都收拾好,拿了幾個饅頭就各自出發趕路了。
    中午吃頓飯,晚上還得趕回來,時間緊迫啊!
    這一走,全家人就少了一半,加上其他串門的,中午家裏就隻剩宋爺爺,宋奶奶,宋枝枝,四嬸嬸一家還有張家姐弟。
    張家姐弟特別不好意思一直在老宋家白吃白喝,於是看到活兒就去搶著幹,攔都攔不住,宋枝枝也無奈,最後隻好拿自己需要陪伴的幌子騙二人在書房裏玩五子棋。
    日子過得很快,大年初七張家人全都回來了,宋枝枝也跟著看了一眼,張爺爺外表基本看不出來傷,精神狀態也不錯,一回來就是到他們家感謝,寫借條確定什麽時候還錢。
    可把宋家人苦口婆心的勸了半天不著急才回自己家去。張家姐弟也跟著一起回家照顧張爺爺去了。
    從大年初三後,宋家所有孩子的學習安排恢複了,大哥和二哥又震驚發現自己似乎聰明了很多,學習激情濃鬱得不得了。
    因此其他幾個哥哥羨慕極了,宋老五甚至半夜對月亮祈禱自己也變聰明,把宋枝枝嚇一大跳,聽過以後啼笑皆非。
    宋枝枝最期待的日子就是正月十五,比期待她的生日還要期待,古人有元宵節燈會的習俗,他們當然也有。
    但買不起也不會做那些複雜精致的燈籠,所以農村一般都是提前買了很多很多紅蠟燭,到了元宵節這天晚上,就挨著家門口點上幾排燃燒到天明,也頗有一番意味。
    白天一整天她都歡快得很,練琴都讓外行聽出來她很快樂,到了晚上,她第一個抱起一包紅蠟燭,衝屋裏大家喊,“放燈啊,放燈啊,快出來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