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我們才是燈塔

字數:5115   加入書籤

A+A-




    堯城成果超出預計。
    陸堯原本覺得,這座城市應該會將神學和占星術發揚光大,下一步就是神秘學煉金術之類的進階發展。最終搞成這個像素世界的聖地中心,變成類似於耶路撒冷的地方。
    現在他意識到,自己有點先入為主了。
    凡事得考慮時代背景和大環境。
    神學在科技時代來看,的確是老邁陳舊。
    可在城市才建立的時期,神學就是先進的代名詞。
    陸堯玩過不少曆史策略遊戲,這些遊戲中都有描述。早期的神職人員,不論是薩滿、僧侶、神父還是道士,他們通常還是醫生、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哲學家。
    如今,堯城發揮出了神學的威力。
    這裏以神明信仰為驅動力,凝聚了一大群學者,他們通過閱讀書籍和神跡,來理解整個世界。
    神殿外不遠處,被小人們放置了一座石雕。
    這石雕上標誌著:【水中之國】。
    陸堯雙擊石像,得到其清晰大圖。
    水中之國是堯城搞出來的當代地球儀,它的結構略顯簡陋:兩塊大陸和一係列小島漂浮在一片海中,而海洋是一塊長薄片,看起來就像是巧克力片上放了幾粒堅果。
    模型上還刻著一句話。
    「水是萬物之源,萬物終歸於水」
    堯城搞出了最早的學校神學院、學者、世界模型。
    陸堯不由好奇。
    作為堯城競爭對手的鹽城,又是什麽情況?
    他切換視角,來到西麵群山之後的鹽城上空。
    一轉移過來,模擬器上就彈出一串提醒。
    【藥勺發明了油燈。】
    【鹽城發明了燈塔學。】
    【鹽城建造了第一座燈塔。】
    【發現可用奇觀雛形:燈塔。】
    ……
    ——偉大的神明,有一位信徒做出了遠超同群的壯舉,請問需要轉化她為英雄嗎?
    陸堯先點開神殿。
    殿內有一位少女跪在地上,正雙手合十對著神像祈禱。
    她頭上名字顯示【藥勺】,今年21歲。
    陸堯還是第一次在小人中轉化女英雄,之前的海米拉是先知。
    立繪中,藥勺是一個留著蠍尾辮的年輕姑娘。她坐在一張桌子前,下巴放在交疊的雙手上,一臉高興地看著桌上一盞油燈。
    下麵還有一句代表藥勺的話。
    ——人是學會與火交朋友的動物。
    ……
    【英雄lv1】藥勺
    攻擊0防禦0知識2法力0幸運1士氣0
    【能力】
    智慧lv1:智慧是使徒聆聽神明意誌的關鍵。越高等級的智慧,越容易提升和領悟各項能力。
    醫學lv1:擅長醫治,有一定概率能發明新藥物或治療手段。
    發明lv1:發明新事物概率增加。
    ……
    陸堯喜上眉梢。
    初始三技能!
    蠍尾辮妹子本職是醫生,卻又是發明家。
    不折不扣的天才。
    關鍵是,她是從鹽池裏自然誕生的英雄。這從側麵說明,鹽池模式是行得通的,是對小人群體有益的。
    陸堯將藥勺的名字默默記在心裏的小本本上。
    這是以後的重點關注人才。
    從驚喜中漸漸平複下來,陸堯琢磨在這兩座城市裏搞奇觀。
    目前他掌握的奇觀有兩個,一是堯城自有的【麥酒鬥獸場】,二是北方森林裏的【埃吉爾之火】。
    自從確定奇觀不會讓玩家強製飛升眾神殿,陸堯對奇觀的態度就有了改變。
    有的話當然好,沒有也不強求。
    現在兩座城市都搞出了奇觀雛形,說明它們發展都不錯,已經往前邁了一步。
    隻是現在的信仰卻不是很多。
    陸堯看了一下右上角。
    人口:22,723信仰:5,951
    人口倒一直在平穩增長,信仰卻因為給雪人解除封印、大戰骸笠神而連番損耗。
    目前還是戰爭時期,這些信仰儲備暫時不能動。
    奇觀的事隻能先放一放了。
    陸堯撓了撓頭。
    以前覺得自己很富裕了,結果打了一仗又變得緊巴巴的。信仰再多都不夠花,還得多多積累。
    好在他如今持有14件信仰加成道具,每天都有672點信仰的固定收入。
    隻需再等個一周,就能緩過來。
    ……
    陸堯俯瞰鹽城。
    西北方的城市港口邊上,建起了一座燈塔。
    它外形說不上宏偉或精美,隻是用石頭堆砌起來的低矮哨塔。到了夜晚時,哨塔上就會點燃木柴。
    鹽城燈塔更多用作地標式的照明,給海上歸來的船隻指引。
    城市中央的圖書館旁,市長漁連正在發表講話。商利默默站在他身後,充當類似智囊的角色。
    指揮官鹽格爾帶著腐化者,維持周圍的人群秩序。
    漁連說:“市民們,我們麵臨著嚴峻挑戰。這挑戰來自於東方的堯城。”
    “大家都知道,我們鹽城一直在發展商業貿易,致力於各種新式發明。但這點一直受到堯城的譴責。”
    “先知海米拉已經多次要求我,必須改變鹽城,放棄當下的商業經營,用神學院代替圖書館,用祈禱代替鬥獸,驅逐所謂的‘墮落者’。”
    “她認為,堯城才代表了神明的意誌,鹽城必須跟隨她們的腳步。”
    “但是,神明從未給予這樣的指引或認定。”
    “市民們,你們願意接受堯城的帶領嗎?”
    鹽城的市民們爆發出強烈反對。
    “開什麽玩笑!如果都像堯城那樣,誰來養牛羊和豬,他們木材和鹽是從哪兒來的?還不都是我們鹽城產出!”
    “是嫉妒。她們在嫉妒鹽城越來越富裕。”
    “說得對!堯城是在嫉妒,巫師森見大人去世後,那邊的人不斷遷移過來,就是因為鹽城有更好的生活,更便宜的商品。”
    “鹽城才是最好的!”
    ……
    “請靜一靜,靜一靜。”
    漁連繼續說:“先知認為堯城方式才是對的。不過我不認為,鹽城人口在不斷增長,不斷有人從堯城搬到鹽城,加入我們!”
    “這是大家最真實的選擇,證明鹽城有著比堯城更好的條件,更多的寬容和務實!”
    “沒有堯神的庇佑,鹽城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
    “既然麵臨挑戰,那就讓我們去證明,鹽城才是神明的選擇和青睞,也是所有人的選擇!”
    “我們將會像海邊的燈塔一樣,為所有人照亮來去的方向!”
    “我們,才是燈塔!”
    漁連一席話完,市民們紛紛響應,一個個振臂高呼。
    “我們才是燈塔!”
    “我們就是燈塔!”
    ……
    陸堯拆了一包原味薯片,邊吃薯片邊圍觀。
    不錯嘛。
    城市之間的競爭開始了。
    陸堯很期待這一場雙城之戰。
    也不知道,兩座城市要如何證明,自己才是像素人類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