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套路

字數:3160   加入書籤

A+A-




    端木旭是嫡長子即占了嫡又占了長,他登基就算是最古板的言官也說不出一個不字來。
    登基大典很快就籌備了起來,龍袍早在一個月之前徐皇後就吩咐宮中製衣房的人下去做了。
    之前大家也都知道皇上那個樣子,怕是以後再也好不了了,整個皇宮除了皇上,皇後的職權最大,太後早已不管十多年,在得知兒子病了之後隻來看了一次之後就沒再過來了。
    她不管事已經很多年了,而且皇後是個賢惠的,後宮的事情也不需要她擔心,所以她老人家就幹脆直接在佛堂裏麵度過了。
    不過兒子幹的荒唐事情,她也是最近才知道的,畢竟最近皇宮裏鬧得沸沸揚揚的,雖然沒說的太詳細,不過有一些風聲就是了。
    看到兒子這個樣子,她暗地裏召見了忠勇侯,忠勇侯當然也聽到了那些風聲,雖然氣憤,但他不能表現出來,那畢竟是天子,他不想一家人跟著他一起遭罪。
    太後召見他,為的就是讓薑氏先於皇帝病逝,老太後也是人精,當然知道忠勇侯心裏不痛快,直接讓人散播薑氏與情郎私奔,在人死後直接丟到亂葬崗。
    她這樣做隻是為了平息皇後的怒氣,讓他們端木家的江山得以維係,讓她能夠在死後有臉麵去見先皇。
    老太後自覺自己一生賢良淑德,先皇也是勵精圖治,潔身自好,為什麽偏偏出了一個這樣的兒子?
    端木旭這邊回京城,五皇子那邊直接就交給了柳錦喬他們幾個,跟他們幾個一起的,這大半年,見識了他們幾個人的武力和智力,完全超出了他這些年來的見識。
    端木旭就這樣很放心的把昌平這個地方交給了自己的親弟弟,和未來的弟媳,親家。
    雖然柳錦喬並不承認自己就是十五皇子,但他擁有那個麒麟玉佩是真,找到了命定之人,也是真的,所以,哪怕他自己不願意承認,端木旭都不可能就這樣放他離開,直接用官職把他們幾個都套牢了。
    楊謹文他們隻用了半年的時間,直接結束了跟煜王僵持了兩年多的戰事。
    楊謹文有些懊惱,怎麽出來這一趟竟然就被端木旭給套路了呢,打完這邊的戰,還得收拾戰場,收拾完戰場之後還得收拾那些殘兵,之後還得回京複命,這一來一回的耽誤下去都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夠回到楊家村。
    家裏的老爸老媽等不到他們回去,還不知道得多擔心呢。
    端木旭並沒有直接讓自己的弟弟執掌軍令,而是讓年長一些的楊謹文領兵,柳錦喬成了副將,楊修文是軍醫,楊玉玲成了她家二哥的助手,幾個人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楊玉玲依然是女扮男裝,晚上就跟自己的二哥,一個帳篷,這大半年的倒也沒有出什麽岔子。
    收拾完煜王之後,就開始收拾煜王留下來的殘局了,從平省一路到昌平,本來如果他們隻是普通的將軍和副將,是不用這麽辛苦的,但是在楚王端木旭登基之後,又給他們下了一道聖旨,讓他們這一路收拾殘局,實時匯報情況。
    端木旭知道,這一路絕對是被煜王給禍害的很淒慘,不然都城這邊不會出現那麽多的難民,已經安撫了很多了,依然有源源不斷的難民湧入都城。
    徐國丈從自己的私庫掏出了一些銀兩布施給難民,送上糧食和銀兩讓他們一路返鄉去,已經有人在整頓這一路的城池了,相信他們回去之後就能回家了。
    戰爭的痕跡能夠收拾,天災他們都收拾不了,畢竟平省這邊有大片土地幹旱,是天氣造成的,並不是人為,所以他們是收拾不了。
    不過靠他們的知識和智慧幫他們找水源,還是可以的,隻是這天氣,如果不下雨的話,就算是再多的水源也都會用完,到時候可怎麽辦?
    他們在收拾了煜王之後,才發現煜王的糧倉已經空了,甚至連煜王自己本人也隻是喝粥,可是打仗是個力氣活,隻喝粥哪裏拿得動手裏的武器,可是再加重賦稅也收不上來什麽,能撐到現在都還有很多糧食是他們不顧百姓安危搶來的。
    柳錦喬他們走了一圈才發現,煜王的封地內,幾乎十室九空,整座城都跟死成一樣,街道蕭條,店鋪家家都關門,情況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嚴重很多。
    之前因為餓死的人不計其數,甚至還有一些因為糧食被搶走,被打死的人。
    煜王的罪名真的是罄竹難書,楊謹文給端木旭想了個比較靠譜的方法,讓原來那些人回到原本的家裏,之後的三年免稅,種子也是縣衙免費提供的。
    如果村子裏的人死去的比較多,那麽那些沒有親人的人家,田地就由村子裏麵村長,商量公平支配。
    楊謹文把從煜王這邊收繳的兵器,能用得上的就全部分發下去,那些壞的沒用的,全部送到指定的打鐵鋪子,打造成一把把農具。
    楊謹文給畫的圖紙,全部都是現代那些輕便又好用的新式農具,不僅省了很多生鐵,還能提高效率。
    柳錦喬把這些都看在眼裏,也記在心裏,到時候得跟端木旭邀功去。
    這一片因為幹旱,土地都硬化了,用原本的木爬犁耕地,那些牛很吃力,甚至有的時候耕不動,楊謹文又畫了幾把鐵耙犁出來,又讓人要犁地之前先放水,把地浸泡兩天,還教村民們用比較大一些的竹子劈成兩半,又把中間那些隔層給弄掉,這樣大頭接小頭隻需要幾根竹子就能把山上的水輕鬆的引到山下來。
    這一路走走停停下來,原本回家隻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他們愣是走了快一年,有的地方,根本連個人影都沒有,地也荒了,房子也坍塌了,在確定沒有人之後,他們會在村口立一道牆,還立一塊牌子,說明這邊的情況。
    如果有人回來,或者是要入住這些沒有人的村子,得讓縣太爺讓人過來撕掉封條,才能拆掉這麵牆。
    楊謹文兄妹幾個,第一次真正見識到災難,不管是幹旱還是打仗,最苦的就是平民百姓了,在現代他們哪裏經曆過這些?剛開始路過那些村莊,都有些覺得慎得慌。
    楊玉玲甚至覺得有的地方跟電視裏拍的鬼屋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