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父親的欣慰

字數:3915   加入書籤

A+A-


    種了一輩子的地,也隻會種地。
    一年辛苦到頭,掙不到幾個錢。
    話還沒有說完,他爸就高興了:“你現在能掙那麽多錢了!”
    照樣是打給同組小賣部的老板,讓他去傳話。
    “額,七百多塊錢,也不算多吧,以後我能掙更多錢的。”嚴鑫說道。
    “你這已經比我種地強了。”他爸感慨的說道。
    寄錢回去的當天晚上,嚴鑫還給他爸打了一個電話。
    又交代了一聲:“爸,你取了錢,順便去郵局開一個賬戶,把錢存起來,到時候把賬戶告訴我,直接轉賬,那就更方便一些。”
    “那錢你就自己留著吧,以後不用往家裏寄了。”他爸說道。
    “爸,你放心,生活費我留著呢,我這裏包吃包住,你還擔心我幹嘛?”嚴鑫道,“我也不會寄太多,每個月就五百塊錢。等我攢夠一萬塊錢,咱們就開始準備蓋房子了。”
    一萬塊錢肯定不夠蓋房子的,哪怕隻是蓋一個磚瓦房也不夠,這一點他爸明白。
    但是按照一個月五百塊錢的攢錢速度,攢夠一萬塊錢就得二十個月,一年多的時間。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家裏也能存個幾千塊錢,然後再借一點錢,湊個兩三萬塊錢,差不多也能蓋一間磚瓦房。
    ——弄不到錢的時候借錢挺難的,就是願意出高一點的利息,也沒有幾個人敢借,別人會擔心連本錢都收不到。
    可是,能夠掙到錢的人,找別人借錢,相對就容易了很多。
    以前嚴鑫在讀書,還是一個在大家看來很不上進的人,看不到這一家子的前途,確實沒幾個人願意借錢給他家。
    但現在嚴鑫出去打工了,還知道往家裏寄錢,說明懂事了,知道掙錢了,有了一定的償還能力,借個幾千上萬塊錢,不是多大的事,隻要認利息就是了。
    他爸沒有太大的想法,隻要能蓋一間堅固的磚瓦房就可以了,樓房是不敢想的,那超出了他們父子的能力範圍。
    他爸沒有想到的是,嚴鑫的想法不是磚瓦房,連樓房都不是,而是蓋一棟別墅。
    寄錢回家,也隻是讓他安心一點。
    稿費分紅的事情現在不方便說,財不露白的道理,嚴鑫還是懂的。
    說完了寄錢這件事情,嚴鑫又問了他爸現在的情況,身體狀況怎麽樣,夥食怎麽樣,勸他不要太累了,至少每個星期都要吃一回肉,可不要把身體給搞垮了。
    一共說了十來分鍾,他爸都提醒了幾次話費太貴了,不要再說了,這才掛了電話。
    嚴父接電話的時候,旁邊還有幾個打牌的人在聽著,聽到這父子的對話,都在旁邊誇嚴鑫長大了,懂事了,有了責任感了,還知道心疼當爸的了。說嚴父辛苦了大半輩子,以後有福享了。
    嚴父雖然不願意兒子在外麵對自己苛刻,可是聽到那些人這麽誇他兒子,感覺還是挺幸福的。
    ——以前別人提到他兒子,說的都是那個不爭氣的,上學不努力讀書,在家不努力幹活,家裏那麽窮了,還沒心沒肝的活著,就像是一個混陽壽的。
    那時候聽在耳朵裏,心裏真的挺難受的。
    更難受的是——人家說的就是事實,想辯駁都無從辯駁起。
    現在兒子改變了,鄉鄰們對他的評價也改變了,對他來說,這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他自己已經落伍於這個時代,未來也隻能寄希望於兒子了。
    兒子懂事,能掙到錢,比什麽都強。
    結束通話之後,他一個人走回家,看著破敗的房子,以前隻能在這裏麵看到絕望,看到怎麽努力都翻不過身來的宿命,可是現在,竟然看到了走向新生活的希望。
    第二天,這個看上去像五六十歲的中年男人,上了山崗,一個人坐在亡妻的墳邊,絮絮叨叨的說了很多話。
    以前,心裏悶得不行的時候,也會來到亡妻的墳邊說一些話,說兒子如何如何,說家裏的情況如何如何,訴說著自己心中的苦楚。
    有時候說著說著就老淚縱橫,抱怨自己沒用,沒有如亡妻所托照顧好這個兒子。
    這一次絮絮叨叨說的也全是兒子,不過,這一次不是訴苦了,是告訴亡妻,兒子懂事了,知道心疼他這個當父親的了,也知道承擔責任了,才出去打工兩個多月,就往家裏寄錢了。
    這應該算是報喜。
    隻是說著說著,突然又淚流滿麵:
    “淑娟……你說,你要是活著,看到咱們的兒子長大了,懂事了,孝順你了,那該多好啊!”
    嚴鑫道:“家裏不是還欠了別人的錢嗎?能還一點,就還一點。”
    “就幾千塊錢,現在你又不讀書了,等晚稻賣了,棉花也賣了,就能還完,不需要你寄錢回來。”他爸說道。
    他爸雖然沒有出去打過工,但也知道出門在外的難處,手上不留一點錢,萬一有個頭痛發熱的,那也難熬。
    欣慰之餘,又在想:“我真是沒用啊,做了幾十年的農民,卻連剛出去打工的兒子都比不上。”
    突然就有了一種被這個時代給淘汰了的淒惶。
    嚴鑫沒有覺察到老父親這種發現自己落伍於時代的失落感,語調輕快的說道:
    “我這裏公司提供吃住,留那麽多錢在手上也沒用,我也擔心自己會亂花出去,所以就給自己留了兩百多塊錢,另外的五百塊錢,我給你匯了過去。”
    他爸一愣:“錢你自己存著就是,萬一有個急事也好取出來用,寄回來做什麽?”
    而自己的兒子,才高中畢業,十九歲都不到,一出去工作,每個月能掙到的錢就超過了自己。
    聲音中,有一些欣慰,還有著一些茫然。
    這可是他的兒子,他不希望他兒子因為沒錢吃那樣的苦。
    “有多的錢就存著唄,存個一年定期的,錢到我手上說不定就亂花了,到時候可沒有錢來蓋房子。”嚴鑫笑著說道。
    “小鑫,你找我有什麽事情嗎?”他爸一開口,就是擔心他出了什麽事情。
    現在電話費挺貴的,在他爸的意識中,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就沒必要打電話,打電話說明就有了很重要的事情。
    打電話的時候是晚上七點左右,正是飯點時候,不用去地裏找人,容易通知到位。
    第二次打過去,他爸接了電話。
    說話都要算錢,對節儉了一輩子的人來說,有一點難以接受。
    “是這樣的,昨天我發工資了,扣掉夥食和住宿的費用,發了七百多塊錢。”嚴鑫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