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明的家底

字數:5120   加入書籤

A+A-




    有了私生子這個標簽,全天下所有人都不會傻了去拉攏何夕背叛他。
    當然了,在朱元璋看來,私生子這個標簽並不保險。
    何夕自己或許不知道,在這一個月之內,朱元璋無時無刻地不在關注著何夕,或許在別的地方,有些事情能瞞得過朱元璋,但是在大明皇宮這一畝三分地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瞞得過朱元璋。
    徐正說道:“陛下,就在剛剛何秘書與安慶公主在乾清宮西南角的小竹林私會。”
    何夕表現出來的越多,朱元璋就越在思考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掌握住何夕。如果讓何夕死心塌地地為自己所用。
    外麵都在風傳,何夕是朱元璋的私生子。何夕自己不知道。但是朱元璋豈能不知道?他如果不知道,錦衣衛那麽多人都是在混吃等死的。甚至朱元璋有幾分推波助瀾的意味。
    第二十二章 大明的家底
    有時間,當老丈人就是這麽矛盾。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知道了。這一件事,你知道就行,不準對外說一句。”朱元璋收拾心情說道。
    “是。”徐正自然是有分寸,知道什麽事情該說,什麽事情不該說。
    “啊”何夕打了一個哈欠。
    他忙了一夜,就是在做一件事情,匯眾大明軍事製造方麵的情報。
    雖然太子說都齊備,但是很多事情,不自己過上一手,何夕是放心不下來的。
    大明武器製造係統,分三部分,一部分是工部,一部分是內府,一部分是外地衛所。
    工部下麵有軍器局等部門。內府下麵有兵杖局,而外地衛所都有製造軍器部分,甚至有些衛所,還有製造任務,每年往京師押送多少武器之類的。
    何夕調閱了,西南所有衛所的存檔,已經工部與內府武器的存檔。
    其實,他也知道,這年頭的公文係統,可不如後世一鍵聯網。即便是遠在大洋彼岸,想查庫存,也是所查就能查的。而今他能查到數據,都是去年年底報上來的。至於本年底各地庫存是多少。何夕是不知道。
    但是何夕倒是看了一下,西南方麵用兵情況。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為什麽朱元璋對雲南興趣不大,那是因為自從貴州廣西川東南川西南這一大片進入大明版圖之後,是大戰沒有,小戰不斷。從本來庫存並不多的數量為基礎,再加上今年九個月,有大小數戰。有五溪蠻作亂一次,瑤民作亂兩次。先後出動衛所十幾個,前後總計有十幾萬大軍。當然了,並不是全部出動,很多時候是抽調衛所一部。幾個衛所集結在一起,一並出擊。也有的衛所一年之內出戰數次。
    兵器消耗是相當大的。
    這讓何夕對西南方麵的武器儲備,並不敢有太多指望。
    不過,工部與內府的武器儲備倒是很充足的。這一點,太子並沒有說謊。
    隻是明代各種各樣的武器,看的何夕有些眼花繚亂。也不知道,大明軍隊的武器配比,根本不知道,三十萬大軍所需的軍械是多少。就好像很多人說打仗,要一萬大軍,幾萬大軍。其實根本沒有那回事。不管什麽時候打仗,都是按照建製來的。在現代是幾個師,幾個集團軍。在明代,是幾個衛所,幾個千戶。決計沒有說幾萬大軍的說法。
    軍隊武器也是如此。三十萬大軍,需要的是多少根長槍,多少把弓箭。多少副鎧甲。多少柄長刀。多少火銃。決計沒有說幾萬人的武器裝備這麽說。畢竟即便是軍隊與軍隊之間,因為部署的方位,所在地的氣候,所需要的武器都有所不同的。
    何夕對此一無所知。自然不能從工部的賬冊之中,讀出工部到底有多少萬大軍軍械。夠不夠南征軍隊使用。
    又有多少缺口?
    何夕索性不去看這些具體武器數量。
    先去看工部的存貨,生鐵的數量倒是相當充足的。數字很大。三千七百四十三萬斤。
    隻是何夕下意思估算了一下,先從斤算成公斤。1871.5萬公斤。噸是一千公斤。往後麵挪一個小數點。18715噸。一萬八千七十五噸。怎麽說啊。這數字似乎不小了。
    但是何夕卻有些高興不起來。
    對於一個人來說,擁有這麽多生鐵,不管是在後世,還是在這個時代,都是一筆龐大的財富。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僅僅這麽多鋼鐵儲量。是不是有一點少了。
    哦,還要特別聲明,這僅僅是生鐵儲量。而不是鋼鐵儲量。
    何夕頓時覺得,這一萬多噸生鐵,造三十萬的裝備。夠用不夠用?
    他還沒有來得及查明軍武器編製,先查每一件武器對鋼鐵的消耗量,排除那些不明就裏的鎧甲名字,何夕從鋼鐵消耗量上來看。似乎明軍鎧甲分成兩種,一種是戰兵的鎧甲,耗鐵四十斤。一種是輔兵的鎧甲 ,耗鐵二十四斤。一個槍頭,一兩三錢,一柄長刀根據形製的不同。大概在兩斤,三斤,四斤之間。
    耗鐵最多的其實是火器,幾千斤上萬斤的火器,何夕沒有在工部的資料之中看見,估計是要麽沒有。要麽是單獨鑄造。不算常規武器之列,沒有庫存。但是耗鐵幾十斤到一百兩百斤的火器太多。
    讓何夕數不勝數。
    問題又來了。這些火器在軍中又是如何裝備。每一個千戶裝備多少?是分散在全軍之中裝備,還是放在防禦工事,如城頭,營寨。還是掌握在軍中主將手中,有一支獨立的炮兵部隊。
    不了解這些何夕就不能估算出來,需要多少鐵量。
    何夕翻看了半夜,隻覺得傷腦筋。又在自己筆記本與手機之中翻找。
    何夕無數次後悔,如果上天給他一個機會,他決計會將手機與電腦之中的儲存空間全部存成穿越所需的技術資料,而不是現在,在無數不知道什麽時候,存下來的資料之中,翻找看看有沒有有用的。
    說實話,曆史與科技發展的資料還好找。畢竟上學的時候偶爾也讀過一些。特別是曆史,明朝那些事情,某某講曆史。也是很有名的。但是這種專業的武器打造,乃至於冶煉的技術資料。之前給何夕,何夕都不會看的。
    而今全然傻眼。
    隻能依稀地看到,什麽高爐,焦炭,預熱,鼓風,轉爐,平爐,似乎還有一個馬丁爐。
    至於馬丁是誰?
    鬼才知道。
    何夕一腦門子漿糊,相對無言,根本不知道該從什麽地方下手。
    心中暗道:“我該怎麽才能給朱元璋展示現代科技的力量?”
    一時間何夕有一種衝動,將眼前筆記本電腦,與手機扔給朱元璋得了。讓他自己來找。簡直是難為人。
    不過,這僅僅是想想而已。
    天快亮的時候,何夕才抓緊時間眯了一會兒。連衣服都沒有脫。因為他知道明天一天,有很多事情要做。
    這也是同樣的問題。
    朱元璋想讓何夕尚公主。是為了結親。是為了讓何夕上了老朱家的船,從此為老朱家著想,而不是為了結仇。如果他求強迫安排之下,反而成就了一對怨侶。這可不是朱元璋想看到的。
    朱元璋軍政全才,但是在這兒女私情之上,卻不大精通。
    也是最古老最管用的關係,那就是聯姻。
    這也是為什麽,私生子一直是傳聞。朱元璋並沒有實錘的意思。
    如果要聯姻的話,在朱元璋看來最好的是嫡女。也就是安慶公主。因為朱元璋隻有兩個嫡女。安慶公主是最小的那個。其他公主都是庶女。朱元璋本人是很注重嫡庶的,一方麵朱元璋注重禮法。另外一方麵也是朱元璋與馬皇後兩人夫妻情深。對馬皇後的女兒,與別的妃子的女兒是不一樣的。
    隻是因為重視,很多事情不好做了。
    安慶公主的婚事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如果朱元璋真不重視安慶公主的感受,安慶公主即便是再怎麽努力。也不可能挽回朱元璋的決定。正因為朱元璋對自己這個嫡女重視,擔心這個,又怕那個。才耽擱下來。
    最好的是更加親密的關係,讓何夕一輩子與朱家脫不了幹係的關係。
    因為朱元璋想讓所有人都知道,何夕是他朱元璋的人。
    一時間不知道如何下手。
    而今聽了這個消息,一時間既是高興,又是惱怒。高興是,事遂人願。惱怒的是,何夕膽大包天。居然敢窺視朕的女兒。
    朱元璋也知道,這種事情,徐正萬萬不敢胡說八道的。因為一個不好,就會要了徐正的小命。隻是這一件事情在朱元璋看來是非常奇怪的。安慶在此之前,與何夕沒有半點聯係。
    他們兩個人是如此走到一起。
    朱元璋一愣,說道:“此事當真?”
    徐正立即說道:“奴婢不敢有半句虛言。”
    而且何夕來到這裏,也不過一個月。
    不過,朱元璋也沒有細究這些細節。他反而有一種欣慰的感覺。心中暗道:“如此一來,也不用俺大動幹戈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