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何去何從?
字數:4535 加入書籤
第九十八章何去何從?
何夕回到家中,在自己的書房之中,看著安慶公主從電腦上畫下來的地圖。上麵很多地名標識,已經改成了明代的。當然了,很多是不用改的,蘇州,放幾百年後,還是蘇州。
朱元璋說得理由,他都明白。
隻是他沒有心理準備。
即便王安石變法之前,也是在地方上輾轉多年。驗證了自己很多法度。才回歸中央的。
但是道理是這個道理。何夕明白。
何夕依然不願意離開南京。
從心理上,從生理上的不喜歡。
從心理上來說,很簡單。南京作為政治中心,這裏的一舉一動都能影響天下人。他在這裏遇見都是第一流的人物,稍稍有一些動作,就天下皆知。是在政壇的聚光燈下。
這種滋味,何夕還是很貪戀的。
這種心態,何夕還是能克服的。畢竟他已經大出風頭年餘了,是該沉澱一段時間了。
但是生理上的不喜歡,就難以克服了。
首先,是與安慶公主新婚燕爾,正是卿卿我我的時候。讓他突然離京,怎麽能收到得了。好吧,這一件事情,可以解決,想辦法求朱元璋,讓他帶著安慶公主上任,這也未必不能操作。
其次,甚至比上麵的更重要。
那就是古代的生活得不舒服。
各種的。
從降溫到保暖,從洗浴到睡覺。
何府在營造上,何夕下了大功夫的,盡可能複刻了現代的生活方式,在這上麵,何夕都沒有問價格。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以何夕自己俸祿,大半輩子都填不起的窟窿。
別的不說,埋下地板下麵,那幾千斤的銅管。那是可以直接換算成錢的。
何夕很明白,這樣的事情,也就是公主下嫁,他才能借題發揮,他如果在地麵上還怎麽搞,朱元璋的龍頭鍘,就要為他所設了。
可以說,單單以生活待遇來論,在何夕看來。除卻南京,其他地方都是發配。
不過,男子漢大丈夫,這些雖然困難,但也能咬著牙忍了。
事情又回到了原來的問題上了。
去什麽地方啊?
何夕目光在地圖上轉了好幾個圈,好像去什麽地方都可以。去北方,河南,河北,這些新移民的地方。移民治河。去西北,陝西甘肅很多地方荒無人煙,但臨近蒙古,或許可以研究畜牧業。去四川,西南土司,是一個大問題,或者幹脆是雲南。做沐英的事情,說不定,能長驅直入,飲馬印-度洋。
好吧,何夕將自己無腦想象,給撤回來了。因為他其實知道,真正打仗的事情,根本輪不到他。
無他,大明開國勳貴都還在,徐達,李文忠,傅友德,馮勝,王弼,等等,一大票老將都在,至於新生代之中,沐英,藍玉,各有所長,其餘各家的小輩,還在各個戰線廝殺。不過沒有到露頭的時候而已。
怎麽也輪不到何夕。
但凡有戰事,這勳貴們內部都打成一團,爭一個領兵的機會。
何夕算那根蔥。
何夕願意上戰場,朱元璋還怕他打敗仗的。
所以,戰區不是不能去,但是決計沒有他做主將的可能。
甚至何夕判斷,他下去之後,也不可能到省一級,最有可能是知府。或者不帶知府頭銜,但是能直接管控的地方,並不算太大。
為什麽?
朱元璋是要鍛煉何夕的。
何夕在京師這一段時間,已經大體明白了,大明上層是怎麽運作的。國子監,翰林院,秘書監,工部,這些部門都混熟了。上麵各部尚書,也都打過照麵。朝廷上層如何運作,利益如何分配,如何鬥爭,乃至於政治派係與麵貌。也大體清楚了。
雖然何夕與其他派係,並沒有直接衝突,一直麵對的清流一派。
現在,要鍛煉何夕對大明基層的把握。
如果放在省裏,有什麽用處?省裏到地方,與中央到地方,其實差不了多少。
而到縣裏,縣又太小了。
前文也說過,古代一個縣有萬戶,就是大縣了。當然了,也有哪些數萬,數十萬人的縣,比如南京的附郭縣,上元與江寧,算起來都是一等一的大縣。
但是很多縣,連幾千人都沒有。
在後世,還不如一個鄉。讓何夕去管一個鄉,雖然能看出一些東西,但是視線未免太狹小了。
而一個府正好。一個府管著好幾個縣,承上啟下,既能深入一線。同樣也能了解基層架構。
但是這個府是哪裏為好啊?
何夕想了好一陣子,沒有頭緒。或者根本不知道從什麽地方開始分析這個問題。完全沒有準備。他思來想去,請來姚廣孝。
姚廣孝沉吟片刻,說道:“大人,我覺得,您似乎沒有考慮過一件事情,那就陛下,其實已經有想法了。”
何夕一愣,心中暗道:“不是沒有這種可能。”他說道:“那陛下是什麽意思?這是明知故問?”
姚廣孝微微搖頭,說道;“陛下沒有這麽無聊。隻是陛下行事,很多風格已經深入骨髓了。他或許再考考大人,看看大人的想法是否與他的相合。又或者,試探大人的心意。看看大人到底在想什麽?”
何夕一愣,說道:“或許吧。”隨即何夕問道:“那這個問題,該如何解嗎?”
姚廣孝說道:“大人之前與陛下說過什麽,下官並不知道,所以無從談起。大人需要好好想想,其中有沒有什麽要點,能讓陛下特別關注。或許,那就是陛下,讓大人出京的地方。”
何夕心中暗道:“特別關注。他特別關注的東西太多了。”
何夕回想與朱元璋談話的內容,朱元璋有太多關心關注的地方了。一時間也分不清重點。不過,何夕也算是有了思路。雖然需要細細琢磨,但是何總算知道,該從什麽地方下手了。
姚廣孝試探地問道:“大人,何不說出來,讓姚某參詳一二。”
何夕微微一笑,心中暗道:“我倒是想讓你參詳,但是說出來怕嚇死你。”是的,何夕此刻已經感受到姚廣孝的好處了。真是太好用了。有了姚廣孝,很多揣摩人心的事情,分析政爭的事情,何夕都不用多費心思了。姚廣孝就好像自動分析器,不管何等紛亂沒有頭緒的事情,經過姚廣孝一說,立即有了條理。雖然說未必能直接解決掉。
但是總算是知道該怎麽解決了。
可惜啊。
未來的很多東西,總是不能宣之於口。
何夕笑而不語,姚廣孝是何等聰明的人。立即就不再說了。對此,姚廣孝非但不生氣,對何夕更看重了幾分。如果姚廣孝一問,何夕就什麽都說了。姚廣孝固然感動何夕的信任,但是內心之中,卻也會輕視何夕的城府。
因為這太過輕浮了。
能成大事之人,哪一個不是深沉負重,內心之中能藏百萬甲兵,幕僚再多。也不可能完全知道。所謂大事在我。不在人。
何夕這種隱藏得太明顯,處理得不好。讓姚廣孝看來,有些不好。但是原則上並沒有什麽錯。
很多人才,並不是對他越好,就好的。蓋因君臣相擇。大家選都是成事的人。你對人家再好,你沒有成事的資本,該跑的照樣跑。
強者隻會認可同樣的人。
不會覺得傻白甜的,天真善良沒有城府是什麽好東西。
何夕也覺得自己有些失禮,補救道:“姚先生,這一次我下去。你的意思是?”
姚廣孝說道:“聽大人的。大人如果覺得京師需要留人,我願意為大人留下,如果希望跟隨大人。小人也自當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