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選擇海洋
字數:4613 加入書籤
第一百章選擇海洋
張度離開之後,朱元璋說道:“你做得不錯,太平鐵廠算是進入正軌了,我看了張度的報告。太平鐵廠能夠供應工部足夠的鋼鐵,明年春天,估計工部所有倉庫都要滿了。大部分木料都被鐵料放棄,特別是弓箭。工部已經上報,從今年開始,大明的弓箭,都是鐵胎弓。對了,加滑輪那種,所有箭矢都變成了鐵箭。這是朕之前,完全不敢想的。”
其實,就加工長箭來說,鐵比木頭更容易加工。
木料變成箭杆,是需要好幾個工序的。但是鐵箭直接鑄造就行了。即便是鑄造出來的有毛刺,工匠們也可以不管,直接放給士卒,士卒們會自己細細打磨的。
隻不過是成本問題。
而且鋼鐵產量暴漲,隨即工匠不夠用了。用鐵箭代替木箭,在材料上貴一下,但是人工費用上就節省出來了。
大明士卒的長箭從木箭變成了鐵箭,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也是一個改變的縮影。
何夕說道:“這都是臣應該做的。”
朱元璋說道:“好了。選擇去哪裏,想好了沒有?”
何夕說道:“臣想好了。”
朱元璋說道:“哪裏?”
何夕說道:“鬆江府。”
朱元璋說道;“鬆江?上海?”
“正是。”何夕說道。
朱元璋饒有興趣地問道:“為什麽?”
何夕說道:“海洋在是未來的方向,唯一的世界帝國,一定是海洋霸主。而海洋經營,從來是百年計的。臣覺得,現在就應該經營海洋了。”
這是何夕反複思量過後的結果。
他分析了朱元璋最在乎的是什麽?想來想去,恐怕是海洋政策了。因為,後世評價朱元璋,對海禁政策,都是批評與惋惜。而且何夕之前,也將海外封王,作為大明藩王的出路。https://
如此一來,朱元璋豈能不在乎海上。
再加上,何夕自己麵對的實際困境。
他一直以為,他要在大明建設工業革-命。最大的問題,是思想上,或者技術上的問題,但是真正建設了太平鐵廠,才發現。最大的問題,是資本。
是錢。
大明賦稅,一年三千三百多萬石。其中有各地賦稅,還有軍屯上繳的糧食。各項賦稅收入三百多萬兩。這就是大明正賦。其他方麵收入,抄家,追贓,寶鈔濫發等等,都不好計算了。朱元璋一定是有私房錢的。
但是數量也不多。
太平鐵廠而今算起來,不過一期工程。
耗費在百萬兩以上。為什麽朱元璋對鑄錢特別感興趣,沒有讓他們報告產量,產能之類,主要報告這錢的問題?就是因為,太平鐵廠其他產出,不過是為朝廷其他部門提高成品,不會來錢。
能來錢的隻有這些而已。
到這裏地步,何夕已經知道,從大明財政之中搞出更多的錢,辦這種重工業。已經不可能了。
產業革-命三要素,技術,資本,資源。
如果這三要素要減去一個,那就是技術。
因為一般情況下,砸錢是砸出來技術的。
如果再減少一個,那就是資源。
因為資源可以購買,無非是成本問題。
唯獨不能缺少的就是錢。
當然了,錢與資本還是不一樣的,投入工業化大生產之中的錢,才是資本。否則就僅僅是錢。
那麽去什麽地方弄錢?整個大明也隻有江南而已。別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有多少錢,畢竟戰亂多年,百廢待興。中原各地,一點油水都沒有,也唯獨江南有積累。
不去江南去什麽地方?
當然了,錢不僅僅可以向內求,也可以向外求。吸引外資嗎?雖然這個時代,或許沒有什麽外資,但是海貿也是相當賺錢的。
再加上,之前提的海外擴張。等等問題。
何夕怎麽覺得,自己應該去與海洋打交道,而且他擔心,這一件事情他不做,沒有人願意去做。
在很多事情上,何夕都不是不可代替的。畢竟大明建國之初,戰將如雲,文臣方麵弱了一些,但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好苗子的。如張度。隻不過,不如同時期戰將有名而已。
但是有些事情上,何夕還真是不可代替的。
在海洋開拓上,很多事情,除卻何夕,別人估計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朱元璋說道:“不錯,這些天,我也思來想去,將你放在什麽地方最好,想來想去,也是海邊。不過,我選的地方,不是鬆江,而是寧波。”
何夕說道:“寧波?”
朱元璋說道;“或許,在你們那個時代,上海才是東南沿海的中心,但是而今,寧波才是海航重鎮。唯有寧波才有你想要的一切,足夠的人手,船廠,海上的向導,商人等等。”
何夕心中一愣,這有一些打破他的計劃了。
他去鬆江,可不僅僅是為了航海,還有鬆江棉布。
鬆江本來就是棉布生產中心,在元代,有著名的黃道婆將棉花紡織技術帶到鬆江,一直入明之後,棉花紡織技術在鬆江發展都不錯。當然了,開國之後,還沒有到明中後期那麽厲害。但是,何夕有信心促成鬆江紡織中心的形成。
總所在周。
輕工業是最賺錢的。
足以給何夕帶來,營造重工業的資本來源。
朱元璋看出了何夕心中的猶豫,淡淡一笑,說道:“你先要鬆江也可以。”朱元璋在禦案上寫了一行字:“加秘書丞何夕,監察禦史,巡視東南沿海事,巡撫鬆江,寧波兩府。”
隨即將這一行字,給何夕看。
何夕看了,說道:“多謝陛下。”
朱元璋輕輕一笑,隨即又在這張紙上,寫了兩行字:“並督海運事,送靖江王之藩事。賜王命旗牌,沿海水師皆聽號令。有先斬後奏之權。”
何夕再看,有些看不明白了。
朱元璋說道:“你知道北方戰事嗎?”
何夕說道;“自然知道。”
朱元璋說道:“魏國公從北邊回來之後,與我做過數次詳談。他的意見,漠南局勢,僵持住了。漠南太大了,我軍隻能守住幾個要點,其他地方都是兩許之地。估計今後每年韃子都會越過瀚海南下劫掠。漠南成為戰地。除非一戰破漠北。否則,這個局麵不會改變,即便取得幾次大勝也是如此。”
“而直接翻越瀚海,直插漠北。太過冒險。洪武五年之戰,就是教訓。”
“而今想想,朕也有些後怕,如果不是徐達,十幾萬精銳之軍,喪師漠北,天下就此多事。”
朱元璋想起當初,天下初定,各地隱患重重,他本意,一舉拿下殘元,就此宣告天下。鞏固大明的正統之位。但萬萬沒有想到,打成這個樣子。也幸好徐達將大軍撤回來了。否則,天下不堪設想。雖然朱元璋自信將天下再打服一遍。但恐怕也要亂上兩三年的。
有此教訓,朱元璋與徐達這對君臣都不想冒險了。
“所以,他希望移師東北,先滅殘元一臂,所謂遼陽行省。朕也是這個意思。而如果這樣的話,海運就相當重要了。這一件事情,交給別人,朕不放心,你且操持起來。”
何夕心中暗暗為朱元璋加了一個小小的理由,那就是女真人而今就在遼東。朱元璋已經忍了一年多,才準備磨刀霍霍。隻是不知道,是滅遼陽行省的時候,順手將女真給滅族了。而滅女真的人,順手將遼陽行省給平了。
反正都一樣。
何夕說道:“臣明白。隻是靖江王這------”
朱元璋歎息一聲,說道:“家門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