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爛攤子
字數:4332 加入書籤
大明公務員第三十八章爛攤子第三十八章爛攤子
葉沈這番話,讓猛哥帖木兒心中撲通撲通地亂跳。
在猛哥帖木兒看來,這是葉沈邀請猛哥帖木兒一起劫掠高麗。這是女真人最喜歡的事情。其實女真人劫掠高麗的事情,在曆史的夾縫之中早就標注了不少。曆史上朝-鮮成立之後,將女真人全部趕走了。猛哥帖木兒等好些女真領袖都死在朝-鮮人手中。
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猛哥帖木兒看來,葉沈用兵如神,仿佛天人。跟著他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更不要說,大明在後麵撐腰,真有什麽事情。將來投奔大明,大明難道不接納。還能給自己人很多好處。
何樂而不為?
猛哥帖木兒說道;“謹遵大人之令。”
葉沈說道:“好。你放心,聽我的,這一次不敢說讓所有人都活著回來。最少,不會折損太多。”
騎兵是離合之兵,本來就不是用來守城的。夫騎者,能離能合,能散能集,百裏為期,千裏而赴,出入無間,這才是騎兵的用法,他本來也沒有想與高麗人堂堂正正之戰。
想與他們打,先追得上再說。所以說這些女真人最大的好處,不是他們的戰鬥力,而是他們的戰馬。
葉沈當機立斷,他在何夕身邊待過,自然知道何夕的性子,何夕說過:“靠請示打仗,吃屎都吃不到熱乎的。”於是留幾個人安撫義州城百姓,留一下女真人鎮守,帶著三千騎兵,呼嘯而東。
而他的奏報,還在路上。
------
葉沈的奏報到了何夕手上,何夕看了之後,重重地摔在桌子上,說道:“葉老將軍,這是你的好兒子。”
葉旺小心翼翼地拿起看了之後,立即下跪道:“末將教子不嚴,請大人責罰。”
葉沈到底年輕,在軍事上是很有天分的。葉旺也沒有拔苗助長。壓著他在最基層轉任了十幾年,又在何夕麵前待過一段時間,何夕雖然打仗不行,紙上談兵,卻是把好手。有時間的時候,比如在船上,漂洋過海,無聊死了,就給身邊的講一些東西,兵法就是其中一個。
葉沈所得最多。無他,葉沈在最基層待得時間最長,對大明軍隊了解很深,再加上將門子弟,有父親言傳身教。本身基礎就好,再加上何夕高屋建瓴的點撥。最有長進。
也是何夕最喜歡的將領之一,他很有靈性。也有膽魄與決心。
但是葉沈的毛病,在這一戰之中顯露無遺。
是的,高麗是往前線增兵了,可以說高麗這邊已經決定伐遼了。但是,他們還沒有與大明交戰。也沒有使臣來宣戰。也就是說明,高麗與大明之間,還沒有撕破臉。
與高麗開打,是需要南京的命令的。
這不是幾百人小摩擦。
好吧,畢竟高麗是朱元璋指明要滅的。何夕此來,就有這個任務。故而,這一件事情好解決,畢竟朱元璋不為難,是很容易過關的。但是,何夕之所以不給他增兵,是大明沒有兵嗎?
不是,是遼東沒有兵。
這是兩個概念。
十幾萬大軍剛剛從遼東過境回北平了。這些大軍之中,很多軍隊,這一次純粹行軍了,一仗都沒有撈到,不知道怎麽鬱悶的。如果何夕開口,由馮勝做主調用幾支,不就是有兵力了。
何夕為什麽不這麽做?
是因為何夕已經認識到了他與馮勝的分歧,何夕想先打高麗,女真這邊。但是馮勝,他可不想,他心思誰揣測不到?“元廷”這兩個字,不知道寫在多少老將的腦門上了。
何夕怕自己一開口,馮勝介入高麗戰局,到時候,高麗戰事馮勝就有話語權了。何夕很多謀劃,都成了一紙空文了。畢竟,在軍事方麵,何夕是遠遠不能與馮勝相比的。
除非何夕請動朱元璋親自下場。否則,幾乎無法翻盤。
所以,何夕想咬咬牙撐過這一段時間。
但絕對不是這個辦法,葉沈就沒有想想別辦法,比如說派遣使臣,虛張聲勢,讓高麗人自己猶豫。畢竟而今納哈出已經不在了,高麗人再出兵,已經遲了,他內部必然有猶豫。
隻是葉沈用了這個辦法,讓大明在道義上被動,讓何夕在政治上被動,更增加了風險性。
在打仗上,何夕也不多信任葉沈的。
葉沈到底年輕,之前也沒有輝煌的戰績,更不是曆史上的名將。葉沈計劃是好,用幾千人遲滯幾十萬大軍。做得好,自然沒有什麽可說。但是做不好怎麽辦?
不要說鴨綠江兩岸,就是沈陽以東,都沒有多少人馬了。
他自己戰敗事小,讓遼東局麵一下子變得不堪了。
何夕深呼吸幾下,說道;“葉老將軍起來吧,這一件事情與你無關。葉沈我也是信得過的。我相信,這一件事情,必然有他的理由。這裏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做好你的本職工作。而今河道修到了最艱難的地方。一旦修好。這裏就不用那麽多兵馬,就可以支持葉沈了。好好做吧。不要辜負了葉沈的一番用心。”
當人老大,哪裏有那麽容易?
很多時候,就是給手下人收拾爛攤子的。
特別是葉沈這個人,讓何夕又愛又恨,愛他的敢戰能戰。雖然說大明名將如雲,英勇善戰的小將,也是車載鬥量。葉沈這個人不過是其中之一,但問題是,其他的將領都各有派係,比如而今在何夕帳下聽用的平安,武藝了得,能力斃奔馬。但是他是馮勝留個何夕的。這平安的後台是誰?不言而明。
這個時代,是明代勳貴最強盛的時代,軍中的好苗子,都是有主的。
也葉沈是自己家田裏長出來的。
何夕怎麽能不偏愛。
如果葉沈這一戰大敗,那就不用說了,那是他自己不爭氣,如果葉沈這一戰勝利了。就憑借這戰績,何夕就願意給葉沈加更重擔子。畢竟自己人培養起來也放心。
何夕生氣歸生氣,這爛攤子該收拾,也要收拾。
首先,他不能將所有希望放在葉沈一人身上,他先下令給旅順口,讓那裏的水師,去鴨綠江中巡視,等海運水師來,也截留下來,補到鴨綠江中。
作為第一道防線。
其次,就是將定遼衛從軍中撤下來,讓他們回家,也就是定遼衛所,後世遼東鳳凰城。作為第二道防線,也是沈陽東第二道防線。
最後,也是何夕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寫信給北平,請求馮勝調兵。
不過,何夕做了最後的掙紮,特別叮囑信使,到了北平城中,先拜見藍玉。然後聽藍玉的命令。
至於藍玉會做出什麽樣的事情。
何夕也揣測不出來,最少有一點,他是知道。藍玉看似跋扈,但是在有些事情上,還是很有分寸的。不用擔心他什麽出格的事情。
剩下的就沒有剩下了。
能做的都已經做了。他隻能將精力放在眼前了。
也就是這條二百多裏寬的,一丈多深,三丈多寬的。遼鬆運河。此刻遼鬆運河進展順利,甚至可以說是神速。已經到了工程最難的地方,也就是分水嶺。
一道山丘,甚至不能說是山丘,而今是一道緩坡。
這是兩座丘陵之間的窪地。也是分水嶺上最低的地方,但也有十米以上的高度差。如果要挖開,並不是不行。隻是工程量浩大。而做船閘,技術問題也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引水的問題。船閘,也不能憑空翻山。也必須有水才行。
就要在這裏修一個小水庫,也很麻煩。
何夕決定采用新技術,就是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