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藍玉與何夕的談判

字數:4081   加入書籤

A+A-




    大明公務員第七十二章藍玉與何夕的談判第七十二章藍玉與何夕的談判
    何夕說道:“五萬兩?”
    藍玉有些肉疼,說道:“五十萬兩。”
    何夕倒吸一口涼氣。
    他真的低估了這些勳貴的實力。藍玉固然是大明幾個頂級勳貴之一。但是五十萬兩也是一個天文數字了。何夕所有家產固然不少,讓他拿出來五十萬兩,是萬萬不行的。
    其實這已經是藍玉在海上經營所有了。
    畢竟藍玉的影響力還到不了海上。不過,藍玉畢竟是藍玉,是常遇春一係的首腦,還是有麵子的。他在海上投入了十萬兩左右。借助開海的東風,幾年之內,將架子充實到五十萬兩。
    這也是很多勳貴財富來源。
    開海一事,朝廷關稅征收的其實是九牛一毛。關稅最多是十五征一。更不要說,征稅這上麵,並不是太嚴苛的。有一些漏洞可以鑽的。朝廷固然每年多幾十萬甚至將近百萬的關稅。比起勳貴們獲得還是少了很多。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一句話,可以有很多解讀。但是而今政壇上的就最明顯不過了。朱元璋大筆一揮,讓大家大把賺錢。淮西勳貴一下子成為了朱元璋的好兄弟,老兄弟。
    什麽違紀犯法,大家都沒有敢做了。一旦做下來,被取消海上經商的資格。那可就虧大了。甚至有一些衰落的勳貴。比如誠意伯。也就是劉伯溫劉家,劉伯溫父子身死。繼承者不願意幹涉朝廷事務,守住老家的田產,並沒有碰跑海這一件事情,當然了,也有方國珍的方家重新崛起,在海上擁有影響力的原因。
    因為劉伯溫與方國珍那是有死仇的。
    但是劉家將隻覺得跑海的名額讓給了商人。立即有每年數千兩的孝敬。
    這樣的情況下,讓勳貴們遵紀守法。朱元璋一封聖旨就能辦到。甚至覺得誰不順眼,剝奪一些權力。大部分勳貴即便有怨言,也都老老實實的。私下也沒有什麽小動作。
    畢竟,其實大部分勳貴都知道,他們的手段可沒有他們這位皇帝狠。隻是很多時候是不甘心而已。而今喂飽了,自然去醇酒美人了。何必與老上司鬧不痛快?
    藍玉才有這麽多錢。
    很多人覺得,藍玉出這麽多錢不虧嗎?不虧。一點也不虧。
    首先滅國之功。即便有一半在手,藍玉就足夠封國公了。其次,何夕打下一半的高麗,何夕是一個老實人。高麗五百年的積累,幾乎沒有怎麽伸手。不過是用於軍需而已。
    但是其他勳貴可不是這樣的。
    蒙古人對於攻城這一件事情,是這樣規定的。隻要能攻下城池,城中的子女錢帛盡賞之。而明軍沒有這麽過分。但是一般來說。攻下城池之後,戰利品都跪各部所有。甚至一些劫掠,隻要不是太過分,也不會多管的。
    而剛剛成為俘虜的百姓,他們也不敢去告狀。
    隻能吃一個啞巴虧。
    半個高麗,藍玉不相信能弄不出幾十萬兩,上百萬兩的甜頭。這隻是投資,一點也不虧。
    何夕淡然一笑,說道:“永昌侯,可是小看我何某,此等事情,要阿堵物何用?”
    不是何夕清高。而是此刻的錢對何夕來說,就是一個數字而已。多一些不多。少一些不少。而且政治上的權力卻是最重要的。傻子才為錢辦事。
    藍玉說道:“那何兄請講。”
    何夕說道:“我其實無所謂的。隻是手下人要安撫,總不能讓人家跟著打了仗,什麽也沒有撈到吧。”
    藍玉說道:“這個請放心。葉旺我保他一個伯爵。哈刺不花我也報他一個伯爵,藍赤心那邊我自己安撫。怎麽樣?”
    藍玉說這個,並不是亂說的。
    葉旺一個伯爵,是毫無問題的。
    畢竟葉旺資格夠老。即便不算這一次打高麗的功勞。一個伯爵都沒有問題。隻是他上麵沒有人提,自然也沒有人說了。葉旺當千戶的時候,藍玉還是小屁孩。不夠資格上陣的。
    更不要說這一次功勞不少。
    至於哈刺不花的功勞是有一些欠缺。但是誰讓哈刺不花出身好啊。
    木華黎家族,在元朝除卻黃金家族之外,就是第一家族了。影響力太大了。朱元璋對納哈出封侯,就是為了分化元朝。更不會在哈刺不花封賞上摳摳搜搜。這很有政治意義。
    朱元璋說過,不管是那族百姓,隻要誠心投靠朝廷。朝廷視之如一。哈刺不花就是典型了。很有統-戰價值。
    再加上哈刺不花的確有戰功,稍稍放一些水,也是可以的。
    何夕說道:“第二,那就是高麗的人丁。我在平壤查驗戶口,高麗五百萬人,少了,少太多了。我在遼東缺人。今年一年之內,你答應運一百萬人到遼東。三年之內,要運三百萬人。不可拖延。”
    藍玉皺眉,說道:“這------”
    何夕慢條斯理的將羊肉又倒進去一盤,說道;“怎麽做不到?”
    藍玉搖搖頭說道:“倒不是做不到?隻是如此一來,高麗就要亂了。”
    高麗才五百萬人。就算有很多隱戶。那也沒有一千萬,三年運走三百萬,等於十個人中運走三個。而且藍玉很清楚大明移民是怎麽粗暴的。解手這個詞的來源,就能說明這一點。傳說明代官府遷民,一根長繩子幫著很多百姓,誰要方便,就向長官報告要解手。
    對國內百姓都這樣,對國外百姓又能如何?不出亂子才怪。
    何夕說道;“不這麽做高麗就不會亂嗎?”
    藍玉一聽,知道何夕話中有話,立即說道:“還請何兄指教。”
    何夕歎息一聲說道:“我是這幾日才搞清楚,高麗簡直是一個火藥桶,即便沒有這一戰,一定也會亂的。我就說一個人。鄭道傳乃是李成桂的謀主。曾經是高麗的探花郎。但是我打聽了。他在十幾年前,就投奔了李成桂,甚至勸說李成桂謀反。之前高麗王去世。高麗之內,有數股力量都想擁立新主,有與元朝勾連的。有自己想辦法的。總之多不勝數。”
    “我之前不明白是為什麽?而今知道了。高麗大族有一個叫本貫的東西,就好像是魏晉時代的郡望,總之,整個高麗,不大的地方。就有幾十家豪族。除此之外,幾乎都是奴婢。自耕農幾乎沒有?”
    “百年前,元朝入侵。農民就暴-亂了,隻是當初的高麗國王手腕不錯,借農民軍打元軍,最後失敗了,他立即投降。算是一箭雙雕。而今百年時間,積重難返之局,從最下層的百姓想造反,他們想活,上層的士大夫想造反,他們想往上爬,更是因為高麗王室血脈稀薄,頂級的大族也想造反,想取而代之。”
    “這種情況下,更增加了我們,也就是他們說的明寇入侵。總之,而今高麗的局麵。就像這火鍋,豆腐,白菜,羊肉,蘿卜,各種調料,真是一鍋粥。下麵更是燒著土地兼並積重難返之火,不滾才怪。”
    這是何夕這幾天的陣勢調研,所得出的結論。
    李成桂建立朝-鮮,是時勢造英雄。高麗內外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不變不行。不大變就大亂了。
    而今何夕這麽容易打進來,更是占了這個便宜。
    否則高麗王朝內部體係完整沒有內亂。區區四萬大軍,渡過鴨綠江或許沒有問題,哪裏那麽容易打過來,高麗人野戰不行,但是守城還是可以的。一座座城池死守下去。即便是消耗,何夕也消耗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