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鹽場

字數:4030   加入書籤

A+A-




    大明公務員第四十一章鹽場第四十一章鹽場
    隻是,何夕的運氣並不是太好的。
    抹香鯨雖然分布整個全世界,各種不結冰的海域之中。自然包括,渤海,黃海,等海域。隻是何夕沒有那麽好的運氣,這一次鯨魚之中,並沒有一頭是抹香鯨,自然也沒有發現,龍涎香。
    何夕暗暗失望之與,他也沒有時間留在這裏。
    隻是交代給當地的官員。立即帶著隨員,沿著西海岸,一路前行。這道路並不是很好走。從沈陽到旅順口一路都是驛道,雖然古代的驛站,還不如而今的鄉村公路。但是最少是平整地麵。
    而沿著海岸線一路隻有人馬踩出的道路。連修繕的痕跡都沒有多少。如此一來,更是艱難。好在何夕不趕路,他是要視察這些鹽場。順便趕往營口。
    這一片海岸,有數百裏沙灘。特別適合曬鹽。
    何夕一路上視察過去。首先要看曬鹽技術還有什麽缺憾與短板。然後再考察統計,鹽場的產量。看看今年之內能有多少斤鹽出售。雖然說鹽不能往大明賣。但是到底是硬通貨。如果實在沒有什麽東西,將鹽抵賬,這些海商也是會同意的。
    畢竟,不要看東南亞,日本,等地,有大麵積的海岸。在鹽業上並不發達。鹽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硬通貨。
    有足夠的價值。
    不過從技術來看,曬鹽本來也沒有什麽難度。
    首先,元代福建已經有曬鹽技術的雛形。甚至有一套完整的規範。隻是沒有得到朝廷推行。並不是技術不好。而是對官府並不友好。在煮鹽時期,朝廷用來控製鹽產量的方式,就控製鐵鍋。那種專門用來煮鹽的大鐵鍋。這東西很重,而且不容易攜帶。官府隻需要控製這東西,那麽大部分鹽產量,都不會從他們的監管之中逃逸出去。而如果變成曬鹽。天下間哪裏沒有海灘,即便不是大陸上的海灘都能監控起來,那海島上的海灘怎麽辦?
    雖然說,並不是所有海灘都能曬鹽。但是朝廷想要掌控鹽業的期望注定落空。
    這才是曬鹽法沒有推行的真正原因,而不是曬鹽法有什麽難度。
    而今曬鹽法的原理很簡單。不就是物質三態轉化。以及溶液飽和之類的物理知識。這一點點道理,何夕早就寫進教材之中。所以何夕指出這個原理之後。對於下麵的工匠來設計出一套曬鹽體係,並不是太困難的。
    更不要說,有福建的曬鹽法作為參考。
    隻是,因為時間緊,任務重中。何夕也沒有從諸多方案之中去選擇最優的方案。而是,直接將各種方案全部用上了。才有這幾百裏延綿不斷的鹽田。
    當然了。之所以建造速度這麽快。一方麵,何夕將大量高麗移民,直接撥到了鹽場下麵。另外一方麵,就是另外一項新技術的大量實驗。
    不是別的,正是水泥。
    並不是說,沒有水泥就不能造鹽田的。
    鹽田需要的是一層不滲水的土地。好能將海水留下來。但是想要得到這樣的土地有很多辦法。比如用三合土。比如用鹽鋪成一片。總之,有的是辦法。但是時間上功效之上,都是很成問題的。
    不能快速大規模推進。
    而水泥,就不一樣了。
    雖然說,在何夕看來,水泥的配方完全稱不上成熟。水泥凝固後的各種數據,都稱不上理想。雖然說,而今還沒有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何夕也不知道這第一代水泥,會在幾年之後風化。
    但這樣的數據,不大規模使用,是萬萬得不到的。而水泥的改進,也應該建立在大規模生產上。
    於是,撫順水泥廠就靠著撫順煤礦建立起來。畢竟撫順這一片資源很豐富。燒水泥的大量石灰石等原材料都能在當地找到,畢竟這也算不得什麽稀有的礦產。各地都有。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安排了開山斷龍脈的任務。何夕做這一件事情,總不好對別人真實目的。隻能大規模在滿清所謂的龍脈上挖掘。不就是十幾座山峰嗎?挖平就行了。
    反正後世發展,不知道挖平了多少山峰。何夕隻是在開礦的時候稍稍偏離一點而已。
    正是有了水泥的生產。第一批水泥,投入在鹽場之中,這才修建這百餘裏的鹽場。
    “這水泥的質量堪憂,或者說第一代水泥,沒有想到在這種高鹽高濕的環境下用吧。”何夕踩在鹽場邊緣的水泥地,已經看出來水泥崩裂的小碎片了。他撿起兩塊。對著一磨,立即有一些粉塵掉了下來。何夕心中暗暗思索。
    何夕隨即問鐵鉉道:“這好用嗎?”
    鐵鉉也是國子監出身。曆史上他被朱元璋看重,從國子監出來之後,直接到了禮部。而今國子監一係,是何夕的地盤。鐵鉉更是何夕夾帶之中的人了。隻是鐵鉉還很年輕,才二十二三的樣子。
    更重要的是,鐵鉉是回回人出身。
    雖然說,大明對於異族一視同仁。但這個觀念,是在開國之初非常強調,但是到了後來,就不怎麽強調了。
    是大明開國的時候對異族沒有歧視,到了大明中後期就變得歧視起來了?
    不,恰恰相反。很多時候,越是強調什麽,就越是少什麽。在大明開國之初,麵對非常複雜的問題,朱元璋才要反複強調這一點。但是天下太平之後,在文官之中,雖然不多。但是在武將之中,為大明效死的異族將領,不知道有多少。即便在明朝危亡之際,也有滿桂這種出身蒙古的將領,以及出身西南土司的將領,奮鬥到最後。
    可見某些觀念深入人心之後,就不用再多說了。反倒是清朝三百年,無時無刻不再講滿漢一體。
    鐵鉉在這種環境之下,還是受到一些阻力的。
    不過,何夕很提攜鐵鉉,讓他掌管遼東所有鹽場。而今身上隻有一個代理的官職。如果他能辦好的話,遼東鹽運使,就是鐵鉉了。
    鐵鉉說道:“非常好用。有了這打根基,才有這些鹽場用最快的速度建好。”
    何夕說道:“現在已經開始崩壞了?”
    鐵鉉說道:“大人,這邊來看。”隨即鐵鉉在鹽場上找了一塊地方,拔出身上的匕首,向下麵挖。很快將山麵的鹽層給挖開了。出現一層堅硬的土層。鐵鉉說道:“下官發現,曬鹽時間長了。就會是這個樣子,已經不需要水泥地了。”
    何夕抓了一把泥土,細細看。這其實是沙土與鹽粒混合在一起的情況。
    這種鹽土,其實已經能夠成為鹽場最底層的基石了。
    隻是何夕心中暗歎:“水泥還需要繼續努力。”
    何夕將水泥的問題,放在一邊,問道:“產量如何?”
    鐵鉉說道:“大人,曬鹽這一件事情,我也是第一次做。雖然從福建請來一些人手。但是細細詢問過,他們也不過是懵懂地守著祖上的辦法。根本不知道其所以然。下官隻能從頭摸索。”
    “也是因為日照的原因,從第一茬鹽開始,需要半個月才能收一次,不過幾十斤而已,最近改善工藝,再加上天熱了。已經到了五日收一茬。每畝百斤,下官可以保證,在夏季,能做到一日出一茬。畝產百斤左右。”
    何夕一愣,說道:“現在有鹽田多少頃?”
    鐵鉉說道:“而今有大小鹽場十三個,隻是因為投入不同,各地的鹽場產量也不同。下官說的這個產量,也隻有這裏能夠達到。其他鹽場的大概隻有明年能夠達到。總體上,鹽田大概有兩千多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