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再起論戰
字數:4511 加入書籤
第六十六章,再起論戰
丁顯在文章之中,寫了開海以來。幾大變化。
第一,尊卑倒置。
海上大商人背後都有後台。而今私人起家的海商還少。但是並不是沒有。但即便是沒有後台,在海外有數百上千號兄弟。即便海外一國,都奈何不了。來到家鄉。怎麽肯安心聽一個縣令的。
好吧,就是這大商人忌憚官府,願意聽縣令的。給予尊重。當然要他們服從原來地士大夫,鄉紳們。卻是不可能的。
而大明統治天下,或者說儒家統治天下地體係。就是通過士大夫這個階層,上可入朝廷。下可安鄉裏。皇帝隻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才能坐穩江山。但是商人崛起。打破了這個局麵。
這讓很多士大夫們看不慣。
第二,本末倒置。
這裏的本,是農業。末是商業。
因為海上需求地擴張,雖然說。江南已經沿海很多地方。不可能如何夕在遼東那樣大規模擴張產能。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就沒有擴張。最典型的兩件事情,就是改稻田為桑田,改稻田為棉田。
在這裏,丁顯充分用數據說明這一點。
選了江南一個縣。將這幾年稻田種植麵積羅列下來。做了一個圖表,很明顯的每況愈下。
更重要,丁顯說了山東大旱的問題。他更是點明,山東一直是棉花出口大省。今日之大旱。發生饑荒。僅僅是天災,不是人禍?
一時間,丁顯也弄不出來山東的數據。畢竟這年頭很多數據,可不是在電腦上一翻就知道。更可能的事,壓根就沒有這種具體種了多少各種作物的調查。倒是江南距離京師近。丁顯才能知道這些數據。
另外這些數據,有一些是來自明鑒堂的。
也就是何夕的徒子徒孫做的。被丁顯拿出來用。
丁顯指出,這種本末倒置。造成糧食危機,令無數百姓投奔大海,種糧食的人丁不夠。時間長了。不僅僅是糧食不足。朝廷的賦稅也不夠了。到時候,是國之不國的下場。
第三,窮兵黷武。
他指出這些年在海上的戰事,以及各種消耗與傷亡人數。在這裏,丁顯用了一個小花招。他僅僅寫損失。不寫大明從海上獲得了什麽。不說其他的。單單是關稅,就數百萬兩之多。
在他的描述之下,大明在海外的所有行動,都是利入私門,影響朝廷安定。破壞朝廷秩序。
丁顯這些文字,太合方孝孺心意了。
讓方孝孺看到了,機會那就是與何夕再次一決高下的機會。
之前何夕與儒家之爭。其實是何夕勝了。
原本不在於,雙方理念上誰勝誰負,而是誰能解決問題。這才最重要。也是朱元璋最看重的。當然了,這背後的深層次的原因,方孝孺是不知道的。他僅僅從表麵上的各種信息來分析問題。
何夕在國子監時期,提出的很多事情,都在成為現實,海外封建解決了大明國內藩王之患。對草原上的種種對策。雖然還沒有實行。但是而今看來,也不是信口開河。
而儒家在麵對新事物,各種解決方案,並不如何夕。隻能守著前人留下的智慧,故步自封。
而今方孝孺心中長久以來的想法。在心中萌發出來。暗道:“何夕這些辦法,其實是很管用的。當今可以援法入儒,今日也可以引史為儒。”
儒學是什麽?
這也是方孝孺這些年來思考的。在他想來,儒學最重要的並不是具體辦法。或者表現形式。也不是什麽性情論,格物致知。而是治道。是皇天無親,惟德是輔。仁者愛人治道。隻要確定這個原則。用什麽辦法。具體怎麽執行。其實並不重要。
當然了,這也需要一些理論創造的。怎麽樣將何夕的思想與方法論。揉碎在儒學之中。
方孝孺一直在想,而今似乎有一些靈感了。
而這個靈感,就是來自於丁顯。
丁顯個人人品,方孝孺不致可否。但是丁顯的確是得了何夕的真傳。足夠彌補儒門之弊端。就好這一篇文章。很多儒生並不是不知道沿海,江南發生了什麽。但是讓他們寫出來,與丁顯寫出來是決計不一樣的。
方孝孺看著丁顯的文章,心中思緒翩飛,說道:“如此好文章。豈能不讓天下共賞之。你放心,這一件事情交給我了。”
隨即方孝孺就卷起這一篇文章。匆匆去了東宮。
------
太子拿著丁顯的文章。遲遲不動,好像是一個雕塑。
因為太子從丁顯的文章之中感受得更多。他甚至知道下麵的事情該怎麽演變。雖然貿易量越來越大。大量勞動力從農田轉向工業,或者其他部門。最後,演變成大量的工廠,人口從農村走向城市,政治上,資本家代替士大夫成為最強大的力量。
但是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之中。皇室在什麽地方?
比起農耕文明的保守,資本世界是劇烈變化者,一旦處理不好。皇冠落地,也是很正常的。
這些真是他想要的嗎?
太子恍惚間,看見無數紅旗衝進南京城。他就站在奉天門上,卻無能為力。
“殿下,殿下。”方孝孺輕聲叫道。
太子猛地驚醒,他額頭微微見汗了。他說道:“這篇文章,我送到父皇哪裏去吧。”
太子這種惶恐不安,其實很容易理解的。太子即便看了很多未來的書籍。但是他覺得,那就是未來的事情。至於這個未來是多久,太子沒有做出判斷。但是覺得,自己應該不會遇見了。說不定是子孫後代的事情了。
但是這一切變化的太快了。
太子似乎覺得,一個眨眼間。未來已經悄然發生了。就在眼前,這種感覺,就好像人工智能是否有智慧。之前還是科幻之中的概念與命題。忽然變成了現實命題。
那麽機械革命,圈養人類,這種擔心,也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他在意的不是這一篇文章。而是這個趨勢。
-----
乾清宮之中。
朱元璋看了這一篇文章,他說道:“不錯。讓丁顯刊登吧。”
太子說道:“父皇,兒臣並不是來問這個的。兒臣擔心,這是不是太快了。”
朱元璋一愣,說道:“快?我還覺得太慢了。要不知道知道欲速則不達。我還想更快。”
朱元璋與太子不一樣,朱元璋很清楚自己沒有多少時間了。他很想在死亡之前,看到未來社會的降臨。但是他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何夕六七年間,僅僅是培養一個萌芽而已。
腳步太快,那是要扯到蛋的。
而朱元璋也沒有在乎,丁顯發出這一篇文章。對開海的反對。因為這事情不用他著急。朝廷雖然從海上貿易上獲利,但是並不是太多的。真正利潤大頭都是各家勳貴。
丁顯碰了這些的人蛋糕。朱元璋何必為他們遮風擋雨?
而且朱元璋知道,未來發展方向,必然會遇見分歧的。他強壓下去,也是無用的。這是利益之爭。路線之爭。總是要翻出來的。朱元璋也要看看某些勳貴在海上撈了錢,有沒有資本家的自覺。
什麽自覺,就是自己賺了錢,還覺得對付說的對。
如果這樣的話。朱元璋覺得自己一蹬腿。儒家立即將局麵給翻過來。如果有這個自覺,那麽他們就應該支持某些支持他們在海上賺錢的學派。
不用說了。說得就是何夕一派。
有這樣自覺的勳貴,自然能留下,沒有這樣自覺的勳貴,朱元璋也不會殺了。這些年朱元璋也沒有那麽大的殺性。不過邊緣化是必然的。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