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新遼東

字數:4355   加入書籤

A+A-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傅友德說道:“我原本以為這是古人虛妄之言。而今看來,真有人有此能力。何夕此人,隻可為友,不可為敵。今後即便有機會弄死他。也不能髒了自己的手。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父親說得對。我與何夕不過是一些小矛盾而已。不至於弄到這個地步。此次見了何夕,我定然賠禮道歉。”傅忠說道。
    傅友德看著傅忠,心中有些心疼。傅忠此刻已經不是少年了,當年的意氣風發,在多年磨礪之下,也沉澱下來。
    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如果說,隻之前很多人看重何夕,那是看重何夕地身份背景,而今卻不一樣了。
    他們看重何夕,看重地是何夕的能力,與何夕自己編織出來一張大網。
    更讓傅友德感到震撼地是,何夕在遼東作為。遼東幾乎是一片荒蕪之地。
    但是而今看上去,不下去北平附近了。當然了,傅友德也知道。北方作為當年主戰場。
    殺人盈野。並不比遼東好上多少。但是北平已經有了大明幾十年地經營。
    這種能力,比不下蕭何與李善長。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
    傅友德也自信自己是天下名將之選。但是他更知道天下局勢地變化。而今天下,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與隱患。
    但是天下已經從亂世轉變為治世,已經到了注意相的時間段了。而何夕正是相才。
    將來的地位與成就。可能在他之上。所以他家與何夕之間小小的恩怨。
    自然要化解掉才好。傅友德說道:“我兒明白就好。不過,何夕是何夕,我傅家也不是軟柿子。隻需化解了這一點小小的過節。將來不用與何夕走得太近。畢竟大明之天下。自然能容得下我傅家一脈。”傅忠說道:“孩兒明白。”在這一次一番談話之後。
    傅友德就特別關注了遼東周圍的情況。此刻正是夏季。而傅家一行人又走的驛道。
    而今的遼東整體框架,就是圍繞著水陸交通線建設的。也就是遼西走廊與遼河兩岸。
    除卻這些地方之外,自然有大把大把的地方,都是荒蕪一片。而在交通線左近。
    不敢說,全部已經開墾完畢了。但是圍繞驛站,已經有擴建成大大小小的村落。
    唯一讓傅友德有些不舒服的是,這鄉音特別難聽。聽不懂這些人說的是什麽?
    好像不是北方官話。後來才知道是高麗土人。而今會說漢話的也少。即便有少數會說漢話的。
    那腔調之中。有一種特別別扭的口音。傅友德也說不上來什麽。不過,這讓何夕在傅友德心中又加了一分。
    原因無他。在傅友德心中,高麗土人,自然是不如中土,何夕能將這些人安排到位。
    也算是何夕能力的一部分。很快傅友德就來到了牛莊,也就是營口。傅友德站在高處,俯視遠處的營口城。
    隻覺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一次不用傅忠說了。牛莊驛站作為水陸要衝,傅友德是來過的。
    雖然已經好些年前了。那個時候,僅僅有一個大驛站。雖然圍牆大了一些。
    就是一個空蕩蕩的大院子而已。但是而今的營口城。真是城池了。這座城池還沒有修好。
    但已經有千百人一起動工。更不要說有好幾個大大小小的缺口。好像是城門一般,有無數人行走。
    而不遠處的河岸碼頭上。有一眼望不到邊的帆船。密密麻麻的。似乎就要堵塞水流。
    更遠處,傅友德極目遠眺。似乎看到遼河對岸。隱隱約約也有一座城池相對。
    隻是看不真切。這一幅圖畫,讓傅友德震驚不已,一時間,有一種不知道是在遼東,還是在江東的感覺。
    雖然糧食危機緩解,一些耽誤下來的事情,也一一提上了日程。比如營口修建城池。
    雖然北方大旱的結束。從北方來的流民沒有了。但是高麗移民還斷斷續續地運輸到遼東。
    特別是將日本主力圍困到釜山小城中。對新占領的地區,自然也進行了清洗,當年逃過去的高麗大族,一個也沒有放過。
    這些人來到這裏。人力充足起來。自然要修建城池。不過,營口城池形狀與北方其他城池不太一樣。
    營口城是以驛站發展開來的。在沒有城牆之前,已經鋪展很大的區域。
    所以修建城牆,隻能承認現實。不可能修成四四方方的。還要遷就遼河走向。
    就成為了一個多邊形。但是不管怎麽說,營口城的範圍很大。規格不低。
    畢竟,營口城中不僅僅是用來住人。也是一個工業區。雖然大大小小十幾個廠,在後世不過是鄉鎮企業。
    在這個時代,已經是整個大明為數不多的工業集聚區了。如果說,之前的村落。
    還在傅友德認知範圍之中。而今眼前的局麵,就是傅友德不能理解了。
    傅友德是幹過屯田的。像那些村落。隻要安排好屯田,是能辦到的。所以傅友德更驚訝於何夕做得又快又好。
    但是一座城池。他代表的並不單單是一座城池。而是城池輻射範圍內整個體係。
    這可不是一單單修建城池就行了。想要修建城池很簡單的。大明開國以來,遍地都在營造城池,傅友德也做過。
    但是修建一座城池,與這座城池是否繁華,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大寧城。
    孤懸於草原上,看上去也很大。但時間上,大寧城就是一個兵城。一個要塞。
    除卻兵,與隨軍家屬幾乎沒有什麽其他人。城外的產業也很少。在前工業社會之中。
    城市並不是生產單位,而是消費單位。這就是為什麽能農村包圍城市的原因,傅友德說不出這個道理。
    但是他很清楚。一座繁華的城池,沒有數以百千計的農村是難以維係的。
    之所以這座城池,讓傅友德感覺有一種在江東的感覺。也就是因為整個大明,也就是江南地區,手工業最為發達。
    與這裏的情況,最為相似而已。傅友德好長時間才歎息一聲,說道:“忠兒,人生在世就是這樣的。同輩之中。有你難以望其項背的人物,不知道是大幸,還是大不幸。”此刻傅友德想到是朱元璋。
    傅友德當年跟隨劉福通北伐。轉折數的,甚至自己也當過義軍首領。最後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那一塊料子。
    最後選擇了朱元璋,有今日的地位,對朱元璋自然是服氣得很。傅友德也承認,他如果沒有遇見朱元璋,很難有今日的地位。
    但是朱元璋沒有他,並不缺少一個潁川侯。而今君臣之間,固然有暗中的波瀾。
    但是朱元璋隻要一天沒有咽氣,傅友德一天就是朱元璋的忠臣。但是傅忠對何夕,卻是什麽樣的感受啊?
    他就不好說了。大幸,大不幸,有時候也就在一念之間。卻不是父親可以勸導。
    傅忠是理解傅友德意思的。但是他不想說話。對於自負驕傲的人。承認自己不如別人。
    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承認自己不如別人之後,低頭服軟,已經更難了。
    承認自己不如某人,低頭服軟之餘,還要跟隨他。成為門下走狗。不二信徒。
    更是難上加難的事情了。即便,傅忠也承認,或許這一條道路。是最好走。
    最容易有所成就的道路。但是最好的道路,就是他選擇的嗎?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