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妙策

字數:4308   加入書籤

A+A-




    第九十五章妙策
    何夕不願意得罪馮勝。
    什麽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在整個高麗戰事之中,馮勝安靜的好像不存在一樣。似乎,高麗日本戰場,不關馮勝的事情。
    這種情況,對也不對。
    說對,那就是馮勝沒有多高麗戰場進行過多幹涉的時候,的確是這樣的。說不對,那就是馮勝想做些什麽也是很容易的。畢竟,馮勝這個國公可不是白給的。馮勝與其兄長,在大明軍隊之中根基深厚。
    這樣說吧,馮勝的兄長,馮國用帶隊投奔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任馮國用統領親軍。沒錯,朱元璋嫡係親軍,是馮國用一手創建的。那影響力就不用說了。固然比不上徐達。但也不是藍玉,與傅友德可比的。
    而且扯後腿,也不需要什麽技術含量。甚至不需要馮勝出麵,他派人傳幾個口信就行了。
    當然了,馮勝這樣做,並不是沒有代價的。
    當今陛下是誰?朱元璋。那可是眼睛裏麵不容沙子的人。馮勝這些舉動,是決計不可能瞞得過朱元璋的。馮勝今後一定會付出代價的。但是馮勝覺得他付的起這個代價。
    如果不謀取北伐的戰功,他馮勝做這個大將軍,還有什麽趣味?尋常鎮守之功,對馮勝來說有與沒有,根本沒有什麽區別。
    但是鬧到那個時候,馮勝固然不好過。但何夕就好過。即便有朱元璋護著,何夕也會被相當一部勳貴敵視。而且何夕也知道,眼饞滅元之功的,決計不是馮勝一個人。這後麵有很多人。
    何夕不是擋了一個人的路,而是很多人的路。
    在政治上,不就是將自己的朋友做到的多多,將敵人做少。在何夕看來,馮勝還不至於是敵人。總不好將關係搞成死敵。
    何夕連忙起身,說道:“國公,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容我慢慢說來。”
    馮勝不客氣的,端起茶碗,說道:“說吧。”
    一瞬間,何夕忽然明白了馮勝這一次過來的用意,之前的都是假的。這才是真的。無非是倚老賣老,讓何夕選擇,要麽與姓馮鬧掰,好好較量一場。要麽,就給我說出一個道道,並在北伐上,給出一個明確的表態。自然要有一些讓步的表態了。
    何夕心中暗道:“真是軟硬兼施。”
    何夕也不得不承認,他必須吃這一套。
    倒不是何夕怕了馮勝。而是小不忍者亂大謀,他心中有龐大的計劃。馮勝以及馮勝背後的實力,是何夕需要爭取的。自然不能不有所表示。
    何夕說道:“國公,朝廷一直以來的方針,就是封藩域外,這個域外,既是海外,也是塞外。我的意思,也是很明確的。而今元廷,騎兵不過十萬,已經不是塞外霸主。西有瓦刺,東有韃靼,至於兀良哈等,群雄並起,元廷不過名義上的宗主而已。”
    “正因為如此,才要當機立斷。”馮勝說道:“滅了元廷,剩下的分而治之。不為中原之患。”
    何夕說道:“隻是一時不為中原之患。將來?不管再怎麽分而治治,草原上終究會出現一個雄主的。所以,封藩塞外,必須有大批百姓隨行安置。在塞外建立國家。所以我想要的,不是數萬騎兵,千裏奔襲,而是百萬之眾,紮根草原之上。”
    “元廷根本不足為患。”
    馮勝點點頭,說道;“想法不錯。如此一來,等老夫死了。這一戰還沒有開打吧?罷了。我回去了。你好自為之。”
    何夕自然感覺到馮勝話裏的語氣,連忙拉住了馮勝,說道:“國公聽我說。這是一個大戰略,豈是我這個小輩能夠主持的。自然是國公主持大局。隻是,而今日本戰火未熄,北邊不可輕開戰端。”
    何夕說到這裏,馮勝忽然“哼”了一聲。
    何夕立即改口說道:“但,正如國公所說,大動幹戈自然是不可以的。小規模軍事行動,卻是可以的。以小侄的想法,可以派偏師數萬,沿著鬆花江步步北上。淺攻進築則可。”
    馮勝沉吟片刻,說道:“這個辦法可行嗎?”
    馮勝的生氣自然是假的。他其實也知道,讓何夕立即轉換方向,支持北伐。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必須將事情做到前麵,他之前可沒有想過,打過高麗,還有日本。打過日本,說不定還有別的。
    最少要讓何夕支持,將北伐這一件事情提上議程。
    不可再拖延了。
    何夕提出這個辦法,讓馮勝陷入深思之中。因為何夕想的這種進攻辦法,與馮勝之前的戰略完全不一樣。馮勝所想的,就是騎兵縱橫千裏,追亡逐北。來一場大決戰。
    而何夕所想,就是日拱一卒。將東北平原納入大明的有效統治之中。
    但是,馮勝也看出這個計劃的問題了。
    首先是耗費巨大。這樣的打法,可比馮勝出兵十萬,進攻元廷耗費大多了。
    再有就是耗時會很長的。會有長期的負擔。
    最後,就是人口。
    人是一切的根本。整個北方都缺人。沒有足夠的人填充東北平原,何夕所做的一切,都不能維持。而且東北在古代真是苦寒之地,即便放在全世界範圍之內,因為地理洋流的原因,也是特別冷的地方。
    就好像長津湖之戰時候的極端天氣,而在東北內陸很多地方,冷起來,並不比長津湖差。
    即便是在後世,東北人口依舊有向關內遷徙的趨勢。在這個時代,取暖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這簡直不是人呆的地方。
    何夕說道:“可以,東北水土苦寒。但是在夏秋之季,大抵有一百多天無霜,足以耕作一季。天下隻有能產糧食的地方,我們漢人就能居住。更何況打通了河流,從遼東到鬆花江,黑水河。一路暢通。水路輕省。移民方便之極。唯一的問題是,北方人口稀少。不過,不要緊。這是長久之計,牛痘在天下推廣已經有數年了,按二十年一代,十幾年後,朝廷可用人口,就多上很多。如此不過三五十年,東北就成為大明不了分割的一部分。”
    馮勝心中暗暗搖頭,他不認可何夕的方案。
    原因很簡單。
    計劃太長了。
    很多時候,人們覺得,自己能決定幾十年後的事情,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有時候,人們連決定幾年之後的事情都做不到。從來是計劃感不上變化的。如果說,按何夕的計劃,修建幾座城堡,建立一些衛所。一步步向東北內陸挺進。
    馮勝覺得是可以的。
    無非是遼東都司多管一些衛所而已。
    但是何夕那種將東北納入大明實際管轄,還要通過幾十年來完成。簡直是癡人說夢。、
    不過嗎,馮勝並沒有指出這一點。一方麵,年輕人有一些理想,也不算是壞處,將來碰壁了,就知道好壞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馮勝與何夕的關係,還沒有到指出對方錯誤的地步。
    馮勝隻要拿到自己想要的就足夠了。
    馮勝想要什麽?
    北伐,由他主動的北伐。
    至於是怎麽打?並不重要。
    因為,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軍令尚且有所不受,更不要說,區區何夕的一點想法了。隻要一旦開戰,大軍掌握在他馮某人的手裏。怎麽打,就按他馮某人的想法來打了。
    隻要能打勝仗,即便是陛下也無話可說。何夕的想法根本不重要,何夕的讓步,卻是很重要的。
    馮勝說道:“好。果然妙策,長江後來推前浪啊。我老了,這天下是你們的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