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日本來人

字數:4129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二十二章日本來人
    燕王脫口而出的同時,就已經後悔了。
    心中暗道:“說露嘴了。”
    從內心深處,燕王就不是一個太安分的人。他去漠北自然不是想簡簡單單當一個漠北王而已。隻是這個想法,燕王誰也沒有告訴。畢竟,燕王很清楚,對大明王朝來說,一個能壓製蒙古人的藩王。還是一個橫跨漠北,西域,乃至中亞的大帝國,那個更符合大明王朝的需要,這一點根本不用腦子想就明白的。
    不管燕王是不是皇室子孫,當兩個大帝國靠近的時候,彼此都會感受到對方的威脅。
    所以,燕王其實很擔心他這樣做的事情,會受到來自中樞的掣肘。
    這也是燕王討好太子的原因。他喜歡將來自己太子哥哥放自己一馬。
    不過,燕王這一番話,是真心話,而且是真心的不能再真心的話。因為,燕王很清楚,他想要做到如此宏大的目標。他需要的不是能征善戰的猛將。燕王內心之中其實很自負的。覺得天下英雄,他能有一席之地。
    他需要的是一個蕭何。
    這也是為什麽,燕王對練子寧這麽看重的原因。但是他更覺得,練子寧的老師,要比練子寧本人要厲害的多。如果何夕能輔佐他。那就再好不過了。
    何夕假裝沒有聽見懂燕王說什麽,咳嗽一聲,說道:“殿下,這事情,你跟我說沒有用。”
    何夕對燕王有這樣的想法,一開始就有所揣測。此刻也並不覺得奇怪,永樂大帝真安安分分做一個藩王,才是咄咄怪事。甚至對這一件事情,何夕是樂見其成的。
    因為,何夕此刻算是明白了,什麽叫做資本擴展的天性。為了維持稚嫩的工業體係,何夕需要市場。而大明內部市場是最大的。隻是,不摧毀大明內部穩定的小農經濟,是不可能擴大市場的。
    因為最龐大基數的百姓,根本不會購買多少商品。
    但是如果摧毀小農經濟,所引發的動蕩,卻是何夕不想麵對的。那隻有對外擴展市場了。而南洋的市場固然是一方麵。但是西域的市場也是一方麵。在何夕看來,大明在南洋的市場,已經到了一個階段了。
    想要擴充,其實很難的。
    南洋四鎮,看似很厲害,其實根基不穩。就好像是唐朝初期的西域四鎮一樣,弄幾次反複丟失又占據,何夕一點也不覺得稀罕。這個時候,當以穩定為主。
    印度洋方麵隻能讓私人去探索,軍隊還是止步為好。
    不得不承認,中國人的國民性與西方人還是有一些區別的。似乎,中國人在大一統王朝時間太長了。對政權政府看得比較神聖,不會輕易碰觸。所以,即便私人商船隊,其實有一些實力,即便這些船隊背後有人達官顯貴支持,他們也僅僅做生意而已,不會去侵占外國土地,建立統治機構。這樣的事情。
    甚至越是有背景的船隊越不會這樣做。
    很簡單,在這些達官顯貴們眼中,海貿不過是求財的一種方法。而田產,乃是能夠傳之子孫的根基。朝廷地位才是一切的源頭。他不可能為了一點錢,搞出犯忌諱的事情,如果他們在海外搞出一些領地。被上麵知道。
    引起了皇帝的懷疑,那才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在沒有軍隊在背後撐腰的話,在天竺乃是很多地方,生意是做不大的。
    這也是這個時代,整個世界的營商環境,即便是後世一些地方,背後沒有國家支撐,很多生意都做不下去的。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
    所以其他方麵的擴張,甚至任何方麵的擴張,何夕都是支持的。
    何夕甚至覺得,自己成為一個帝國主義了。
    大明帝國主義。
    燕王與何夕都沒有在這個話題深聊,恐怕彼此都尷尬。船隻緩緩的進港。燕王似乎是想岔開話題,忽然很多士卒從船隻上麵下來。問道:“這些人是從什麽地方來的?”
    何夕看過去,心中一動,說道:“應該是葉沈從日本回來了。”
    長崎的戰事,從去年冬天,已經綿延到現在。傅友德已經開始輪班了。葉沈所部,已經在長崎戰鬥了一個多月,再加上是騎兵,在日本多山地的地方沒有什麽用武之地。所以傅友德已經與何夕商量過了。將葉沈所部調回來,然後讓何夕從遼東衛所之中挑選幾個衛所,送到前線去。
    順便讓葉沈休整一段時間。
    燕王說道:“正好,問一下日本前線到底如何?長崎之戰,打得有些太長了。”
    何夕有些奇怪,說道:“有什麽問題嗎?”
    燕王搖搖頭,說道:“不知道。但是總覺得不對。”
    何夕在軍事方麵的敏感度太低了。遠遠比不上燕王。何夕此刻還不相信燕王的說法,但是當何夕詢問葉沈的時候,才相信了有燕王的先見之明。
    ------
    營口葉府。
    何夕帶著燕王來到家裏,與家中的人打了招呼,燕王見了葉遠思,並給了禮物,就好像何夕給燕王三個兒子也有禮物。
    很快,何夕打聽了葉沈已經到了。立即將葉沈叫過來。詢問情況。
    葉沈在何夕麵前,自然不敢說謊。
    他說道:“其實潁川侯說到一點也沒有錯。隻是,有一些事情他沒有說。長崎之戰,打成現在這個樣子,以我估計,也在潁川侯預料之外。我揣摩以潁川侯原來的想法,是確定決定性勝利,然後讓其他大名,知道天威所在。紛紛倒戈,而不是現在,想以九州大名倒戈作為破局手段。”
    何夕自然聽得明白。
    這兩個想法,看似隻是一前一後,其實是戰略的主動與被動之分。
    何夕這種堪堪合格的將才,就知道製於人,而不受製於人,傅友德難道不知道,將勝利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太過縹緲了。何夕頓時大吃一驚,看了一眼燕王。卻見燕王波瀾不驚。一點變化都沒有。看來預料之中。
    何夕說道:“詳細說說。日本戰場情況到底怎麽樣?”
    葉沈說道:“因為我部是騎兵,並沒有第一時間上戰場。而是現在長崎附近島嶼修整。倒是聽說了幾點,日本其實並非沒有防備。九州海岸線上,有一道防線,是防備元朝東征的時候修建的,號稱萬國長城。是當今年日本朝廷分配給諸國修建的。每一個大名承擔一段。是以號稱萬國長城。是以,博多灣方向,想要登陸是很難的。倒是潁川侯選得長崎的確不錯。打了日本一個措手不及。”
    長崎作為中日交流的中心,是在明代。在此之前,九州最重要的港口,就是在博多灣。也是蒙古征日的主戰場。
    日本想要複製上一次的經驗。也將防禦的重點放在了博多灣。
    潁川侯這個選擇,是有避實擊虛的效果。
    但是長崎也有長崎的壞處,那就是長崎是一個突出的半島。從長崎進攻九州,攻擊麵並不大。形成而今的僵持局麵。與長崎的地形也是有關聯的。
    葉沈繼續說道:“潁川侯原本想預定戰場在長崎,已經長崎之後,圍點打援,隻是,我之前是小瞧了倭人。倭人兵器簡陋,當不得我軍長刀一擊。他們的盔甲,花裏胡哨。不堪一擊。至於,戰馬,更是不堪之極,驢子一般,我這等身形,這些日本馬都馱不動。而且日本士卒的身高也不高,力道自然不足。戰場上沒有力氣,什麽都沒有。隻是,有一點卻足以稱讚。”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