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揣摩聖意
字數:4360 加入書籤
第一百五十三章揣摩聖意
何夕將自己一腦門官司放在一邊,說道:“蓋棺論定?”
解縉說道:“大人以為陛下會偏向誰?”
何夕說道:“偏向你。”
解縉說道:“開海之策,雖然是大人執行,但是陛下的意思。區區鼠輩,安能阻擋陛下的國策。商議大半年未有休止。已經是陛下寬容之至了。既然要下定論。自然要有始有終。”
何夕說道:“我明白了。”
何夕明白得更多,與當年的事情聯係在一起,何夕心中暗道:“陛下,你就是這麽不放心我?這是讓我自絕於江南士大夫啊。”
何夕早就知道。他與江南士大夫並不是一路人。但是何夕其實從來沒有放棄從江南士大夫之中尋找人才。蓋因江南士大夫,僅僅是一個籠統的名詞,並不是一個政治實體。
他們如果是一個政治實體的話,朱元璋都不先對淮西集團動手了。而是對江南士大夫們動手了。
正因為江南士大夫不是一個政治實體,其中派係之多,恩怨之多,簡直不可計數,別的不說,姚廣孝也算是江南人。劉璟也算是江南人。他們從廣義上,也是江南士大夫。
何夕不需要整合整個江南士大夫,隻需整合一部分。何夕的實力就會變得很可怕。
朱元璋需要的一個銳意變法大臣,王安石第二,而不是王莽第二。
自然不需要讓何夕成為當世聖人。
隨著何夕創立新學說,南擴南洋,東滅高麗,更是數年之內,將遼東建設成為北方最富饒地方之一。或許在北方,也隻有山西,山東兩地,要比遼東富裕了。這是因為兩地在元末戰爭之中,受到的摧殘比較少。
這讓何夕名聲大盛。
變得讓很多人敬仰,有更多的追隨者。而今看來,超出了朱元璋想要的極限。
所以朱元璋給何夕降降溫。單單阻礙科舉還不夠。還有別的事情。
何夕看透之後,忽然心理平衡了許多。
朱元璋對何夕真不錯,何夕想在朱元璋死後,爭奪大明最高權力,這讓何夕有一些慚愧的感覺。畢竟娶了人家女兒,窺視人家的家業,在何夕內心之中,還是有道德譴責的。
不過,而今何夕釋然了。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並不是朱家家業。如果何夕想取天下為何家天下,那麽何夕自然該有慚愧之感。但是並不是。一為公,一為私。何必慚愧。
更重要的是,何夕從朱元璋學到了政治家另外一課,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什麽都可以讓步。
哪怕何夕娶了他最喜歡的女兒,該挖坑的時候,也毫不猶豫的下手。
有一天,在朱元璋的政治規劃之中,沒有了他何某人的位置,該殺人的時候,也不會手軟。唯一讓何夕可以放心的。大抵是朱元璋不會讓何夕斷子絕孫。
何夕淡然一笑,說道:“你說陛下到底想做什麽?”
解縉說道:“重申定海之策?”
何夕搖搖頭說道:“不,如果僅僅是這一件事情,就不用我回來了。”何夕暗道:“這達不成陛下想讓我徹底得罪江南士大夫的效果。”何夕微微一笑,說道:“越來越有意思了。”
——
揣摩聖意的人。不值何夕一個人。
徐達延請馮勝,兩個老兄弟,在魏國公府的假山上,喝茶品茗。
魏國公府場麵很大,也是朱元璋對徐達的愛護。徐達的府邸幾乎可以媲美王府。假山盤旋而上,高出地麵數丈,在上麵,一舉目,就能看到外麵繁華南京城中,而因為魏國公府邸太大。繁華帶來的喧鬧之聲,卻不會入兩人之耳。真是一個鬧中取靜的絕佳去處。
徐達與馮勝在黑白棋盤上,有一搭沒一搭地下著,很明顯兩人心思不在棋盤之上。
馮勝忽然一滯,沉思片刻,棄子說道:“我輸了。”
徐達輕輕一笑,說道:“承讓。承認。馮兄的棋藝在我之上,今日這一負,是輸在心態上。”
“的確。”馮勝說道:“你徐天德是什麽樣的人?我不知道。這些年來,一直是閉門自守,當年出生入死的好部下,也不聯係了。你怎麽會忽然邀請我過府下棋?”
“我一直在想這一件事情,哪裏有心思想你這個棋,說吧,是陛下有什麽想法啊?”
徐達也知道,馮勝與他一樣,多年曆練下來。都是老狐狸。有些事情,還是不要繞圈子了。
徐達咳嗽兩聲,說道:“我的身子骨不行了。這幾年越發虛弱,已經上不得朝了。向陛下告老多次。陛下說離不開我。我想朝中軍政也是需要人主持的。是以,想請你來幫我。”
馮勝一聽,整個人都僵直了。
好一陣子,才說道:“徐天德,你不知道我想要什麽嗎?”
徐達歎息一聲,說道:“馮兄的想法,我大抵是能猜得到的。”
馮勝說道:“那你還這麽要。你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
徐達說道:“真病假病,不重要。重要的中樞的確是乏人主持。而馮兄的資曆威望,足以讓天下人信服。”
馮勝一心想滅北元,得封狼居胥之功。好名標青史,讓他的名字,與衛霍,竇憲,李靖等人並列。而且,馮勝這個欲望簡直是毫不掩飾的。該知道的人都知道。其中就有徐達。
而徐達這個時候忽然說這個,要馮勝回京坐鎮。
這簡直是讓馮勝無法相信。
所以馮勝才會問徐達是真病,還是假病。其實他不關心徐達的病,畢竟上了年紀的人,誰身上沒有一點毛病。就是馮勝身上也有很多舊傷的。這很正常。
他想問的其實是,徐達這一次所說的話,是他的意思,還是朱元璋的意思。
而徐達雖然沒有直接回答。但是其中含義,馮勝也很明白。
徐達見馮勝心中不舒服,歎息一聲說道:“馮兄,我們都老了。這天下是年輕人。有些事情也要想開,名垂青史又如何?封狼居胥又如何?到頭來還不是黃土一胚,儒家說什麽三不朽,其實都是狗屁,那一把老骨頭,都要朽的。”
馮勝冷笑一聲,說道:“這話,誰說都行,你就徐達說了,我聽得不舒服。”
可不是嗎?
徐達北伐攻克大都,可以說已經滅了一次元朝了。封狼居胥對徐達來說是錦上添花。但是對馮勝不一樣。馮勝需要這樣一場決定性戰事。來證明自己。
徐達歎息一聲,說道:“我真病了。我當初背後長了一個很大的癰,戴神醫妙手,給我割了。但是我後背這裏有一個碗口大的凹陷。最近疼得厲害,一疼起來,全身都疼。連床都下不了。大明中樞,需要一名重臣主持軍務,湯和也老了。比我年齡都大,最近也準備退了。你不來坐鎮。你是想在藍玉下麵聽令,還是在傅友德麾下聽用。”
“開國功臣已經不錯了,就不要想太多了。”
湯和是最識趣的。而且湯和的年紀比朱元璋都大,而今年近七十了。早就準備退下來了。開國幾個國公之中,也就馮勝的威望最高了。這位置馮勝最合適不過了。
徐達當初也當過馮勝的上司,主持全國軍務,給馮勝下命令。馮勝不覺得怎麽樣。但是讓其他在馮勝頭上,馮勝自然是不願意的。
而且徐達這一番話,幾乎是在明說了。馮勝想要的,不是他徐達不讓,而是朱元璋不給。
甚至以湯和為例子,隱晦勸慰馮勝,該退就退吧。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