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字數:4661 加入書籤
第五十四章日本戰場的尾聲
就在何夕籌備北京城的時候。
日本滅亡了。
日本的滅亡,看似突然,其實一點也不突然。
傅友德用殘酷之極的放血戰術,沒有高麗人沒有死光,大明就不會停止戰鬥。
兩年多的血戰,從九州一寸寸的推進到了日本京都。
所過之處,幾乎沒有留下生機。
倒不是,大明的軍紀如此不好,而是高麗人的。
明軍的軍紀如果與現代軍紀相比,自然好不到什麽地方去。但問題是,放在這個時代,已經是第一流的,否則朱元璋起兵之初,也不會被稱為菩薩兵。
而高麗人就不一樣了。說一句不客氣話。高麗軍隊承受的壓力,可比明軍的壓力大多了。
明軍在日本,幾乎被派出千人以下的軍隊出去執行任務,最少一個千戶帶隊。
這是有慘痛的教訓的。
日本傳承數百年武士道,武士以習武為業,又是國家的統治階級。是非常敢戰,而且能戰的。蒙古入侵日本的時候,就出現了日本武士異地自帶幹糧去與蒙古人打仗,就是為了能在戰場上揚名立萬,發家致富,走上人身巔峰,迎娶大名的女兒,自己將來也成為大名。
所以他們不怕打仗。
猶豫具體戰術原因,兵器的原因,等等。大軍合戰,隻要明軍超過了一千人。日軍一般是沒有辦法的。而幾百人,或者更少一點,如果執行任務,很容易被伏擊的。
畢竟日本人生地不熟,可能遇見的問題太多了。
什麽下毒,用間,等等,根本就防不勝防。
日本不敢與大明打合戰。明軍也不原因分開去占領各地,於是,真正分成小部分人廝殺的。是高麗人。
兩者都死傷慘重。殺人太多,仇太深,也就談不上什麽收手不收手了。
高麗人所過之處,幾乎寸草不留,甚至讓大量日本人奔赴明軍駐紮的城市。畢竟,明軍駐紮的地方,明軍本身不會怎麽殺人的。
這種殘酷的放血,不僅僅讓日本人受不了,讓高麗人受不了,讓大明將領也受不了。
很多將領都建議突襲京都,一下子拿下京都,覆滅日本。但是傅友德看得很清楚,日本特殊的政治結構,不在於京都,甚至不在於幕府,幕府覆滅之後,還是有人繼續戰鬥的。
日本這個民族臣服強者,不將日本人給打服了。是不會消停的。
而如何打發。
簡單也困難,那就是殺服了。
殺到日本人再也承受不起為止。
而殺人這一件事情,也是有副作用的。特別是殺平民。這種屠殺平民的事情做多,人的性子就野了,人心也就扭曲了。沒有一顆平常心,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說不定,還要處置了。
這樣的事情,傅友德看多了。
藍玉身上一些毛病,其實與他濫殺或許有些關係。
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你殺人的時候,真對自己的性子一點改變都沒有嗎?有些時候,隻是自己不覺得而已。
所以傅友德不想讓自己的將領沾染這樣的事情,這些十幾萬高麗人,將來大不了打發到南洋去,反正南洋缺人,隻要會說漢話的,不那裏都當漢人來看。
而今他這些部下,可不能怎麽處置。
隻是傅友德這些愛兵之心,卻不被下麵所理解。
一部分人覺得,傅友德婆婆媽媽的,按著不讓他們立功,他們想親自殺陣,追亡逐北。反正日本人戰鬥低,撿便宜。刷戰功而已。不就是殺人,誰不會啊。另外一部分,覺得傅友德做的太過了。將日本殺成一塊白地,朝廷來打日本做什麽啊?
總之,不管怎麽樣,傅友德依舊按照自己的節奏走。
不,應該是按照朱元璋的節奏走。
朱元璋自然不會讓傅友德下令屠殺人日本人,但是要讓日本人臣服,並且長治久安,一勞永逸,還有傷亡小。其實已經限定了傅友德所有辦法了。
讓傅友德隻能走這一條路了。
高麗人也受不了。
殺人殺多了,對本人也是一種衝擊,更不要說麵對日本人的對等報複。日本人不管是男人,女人,乃至於老人,用各種辦法對付高麗人,高麗人一旦落到日本人手中,那下場,簡直是不好明說。打字都是馬賽克。
這種殺人與被殺的情況下。
有幾字高麗軍隊,居然嘩變,給傅友德瞎咧咧。傅友德自然派傅忠去走了一圈,刷了一下戰功,打日本人是戰功,平叛也是戰功。
最受不了的自然是日本人了。
從一開始,足利家還保存實力,支援當地大名與明軍,高麗軍作戰,但是時間一長,什麽大內家,毛利家,等等大明,全部煙消雲散,剩下的逃走的逃走。投降的投降。
足利家隻能親自出戰的。
足利家十幾萬禦家人還是有實力,作為與高麗軍隊僵持一年有餘的主力。在各方麵都給高麗軍隊很大的重創。甚至如果不是,有一次明軍隱藏在高麗軍中,用千餘騎兵一次突襲,打破了足利家的陣勢,說不定足利家還真正取得幾次大勝的。
但是時間長了。
足利家也撐不住了。
明朝的物資加高麗人血肉消耗日本的物資與日本的血肉。怎麽可能輸啊。
甚至決定戰爭進度的不在這裏,而在南京。
就在何夕獅子大開口,給朝廷要大量金銀作為營造北京城的費用。朱元璋一算賬,朝廷的錢不夠,再看看,那些項目可以砍掉。這一扒拉,就看到了日本戰場。
幾十萬大軍消耗並不是一個小數目。當然了,整體上來說是賺的。因為單單從佐渡島運回中原的金銀就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不要說,日本金銀礦了。石見銀礦就在雙方的拉鋸區。
但是軍械可以簡單一些,物資可以不算。但是糧食卻不好辦。高麗的糧食根本不夠,遼東糧食最多自給自足,供應長春之後,也不多了。所以日本戰場上的糧食還是從江南運過去的。
好在長崎寧波航線,本來就是順風順水。
消耗不大。
反觀足利家這邊,足利家總共才十幾萬大軍,下麵還有很多大名,這些大名各有心思,隨著戰爭的加劇,足利家的主力在戰爭之中,一場一場的消耗完了。
而下麵的大名們,越來越指揮不動,像之前那麽容易拿捏九州大名,已經不可能了。
這而之所以能打下去,是大明這邊不鬆口。而大明之所以不鬆口,是朱元璋不鬆口。
從這個角度來看,朱元璋比何夕狠多了,也迷信多了。
何夕不願意為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懲罰這個時代的人。不管是女真人,還是日本人。畢竟在他看來,未來那些事情永遠都不會發生了。但是朱元璋並不這麽想。
朱元璋覺得,在未來有些發生了,那說明就有這一種可能,他就不能放任。
其實就女真這一件事情。
建州衛這三個字也快成為曆史了。
因為錦衣衛一直在追殺建州衛有關的女真貴族,不是朱元璋不想殺女真人,而是朱元璋不知道該殺那個女真的,女真譜係太亂了。幾乎是一個人造的民族。
各地部落之間,都不是一回事。
而且嫌疑最大一部已經不在了。
而今,朱元璋出於節省開支的想法,對日本戰場喊停了。但是戰事也不可能一下子停下來,戰爭也是有自己的慣性的。不過,不管怎麽說,這一場大戰已經進入尾聲了。
區別是,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而已。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