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張大郎
字數:5143 加入書籤
第六十章何夕的小實驗
葛天工也意識到不對了。
人力資源並不是無窮無盡的。
至少北京附近不是。
北京附近其實也算是人煙稠密了。畢竟在元朝的時候是大都,元朝還是要一些體麵的。不敢亂來的。這裏還是很繁華的。到了大明,這裏是北方經營的中心,大明好幾次出關之後,帶回來的人丁都安置在這裏。
人還是比較多的。
但多不到什麽地步去。
一個廠一千多人,然後後麵還有這麽多需要,就不是幾個縣能解決了。縣與縣之間的人員流動還很簡單,但是府與府,省與省。整個大明北方,在冊人丁,不過一千多萬。
何夕要建立一個百萬工人以上的工業城市。這人口從什麽地方來?
何夕也沒有指望,葛天工給他答案。他說道:“你們這裏有外地的工人嗎?”
葛天工思考片刻,說道:“好像有一個。”
葛天工立即派人去找,片刻之後,就由一個人過來了。
這個人身材高大,衣衫襤褸,但是何夕從身型上看得出來,這個人應該不是尋常百姓,因為一般百姓家根本不可能養出如此高的個頭。吃都吃不飽,還談上漲高個。
何夕說道:“你叫什麽?”
這個人說道:“大人叫我張大郎吧。”
何夕一聽就知道,這是一個假名,不過真假並不重要。何夕說道:“你是怎麽淪落到這個地步?”
張大郎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說道:“我本是山西鹽商,將運城的鹽送到北平,卻不想一直賣不出去,時間長了。也就沒有辦法了,來這裏討生活。”
張大郎此話一出,何夕還沒有什麽反應。姚廣孝猛地咳嗽兩聲,似乎忍不住笑。
好吧,何夕知道是為什麽?
因為,整個大明的鹽價都受到了遼東鹽場的影響。張大郎僅僅是其中一個而已。
何夕心中既高興,又有憂慮。
時間長了。新的生產模式的威力與體量。總有遮掩不住的那一天。會引發很多東西,決計不是一個小鹽商破產那麽簡單。暗潮洶湧,眼前就是被暗潮打趴下的一位。
何夕也很高興,這個世界,正在被自己影響,被自己改變。、
有什麽比這個更有成就感。
何夕說道:“張大郎是吧。我給你一個機會。而今北京營造。缺人手。不過朝廷這一次,不準備用征召徭役,而是招募人手做工。你可以回家招募人手來北京。”
“我想其中應該是有錢賺的。”
勞務中介,或者說牙人,自古就有,。隻是而今的牙人,還沒有做工人的中介,他們更多是買賣人口。不過,沒有這東西,何夕就不能創造一個。
而張大郎,就是何夕的一個小實驗。看看能不能行。
張大郎聽了渾身一震,說道:“大人有命,小人不敢不從,隻是小人有幾個問題。不問明白,是不敢做的。”
何夕說道:“說,什麽問題。”
張大郎說道:“大人是誰?”
何夕說道:“何夕,這個名字聽過嗎?”
而今的何夕也算是如雷貫耳了。張大郎自然聽過,說道:“原來是駙馬爺。”
何夕有些無語。
卻也不好說什麽。
不管何夕做了多少事情,對於很多距離正直比較遠的人來說,他們首先知道的就是符碼,而不是別的東西。
“還有問題嗎?”何夕問道。
張大郎說道:“沒有了。不過還請一個請求。”
何夕說道:“說吧。”
張大郎說道:“小人而今兩手空空,回家都是難事。自然辦不到大人的事情?”
何夕說道:“要本錢?”
張大郎說道:“小人不需要。小人需要的是一張名刺。”
姚廣孝說道:“真敢開口。”
張大郎連忙解釋道:“不是大人的名刺,不管哪一位大人的名刺,都行。這一件事情關鍵在於沿途各縣。沒有一個官身的人壓著,這一件事情是做不成的。”
“我想大人要的也不是一個人吧。”
何夕心中歎息一聲,說道:“你也算機敏。算了,給你一張我的名刺吧。”
名刺這東西,就是人的名片。與現代不一樣,古代的名刺,就能代表主人。算是一種信物。給了別人,就是允許別人借你的名頭行事。
何夕也算是給他一些獎勵。原因就是,張大郎分析出這裏麵最大的問題。
也是何夕最不想麵對的問題。
那就是不管何夕再怎麽努力,就現在的情況而言,在大明做生意並不是錢的問題,而錢與權的問題。這兩者結合才行的。這不是何夕想看到的。因為權力與經濟壟斷在一起,會阻礙科技發展的。
而且如果真變成上下分明,天壤之隔。那與儒家所想的社會有什麽區別。
隻是何夕知道,這個問題是他解決不了,他也不知道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張大郎簡直是欣喜若狂,說道:“小的謝過大人,小的決計不會忘記大人恩德。”
何夕說道:“不用了。你們山西多人,多帶來一些人就行了。也算幫我了。”
整個北方,也就是山西的人力資源比較充沛。原因前文已經說過了,這裏就不多說了。
張大郎說道:“請大人放心,我一定會為大人帶來足夠的工人。不管多少。”
何夕也沒有多說什麽,轉頭就走了。
----------
所有人都走了,張大郎依舊激動的不能自己。
一個孩子過來,說道:“大少爺,這位大人找你找什麽啊?”
張大郎之前不願意報名字,就是因為自己的落魄,鹽商家庭孜然粉是榮華富貴之極,而今卻落魄成這個樣子,自然是修一家人的。而這個孩子就是他的書童。
也算是忠心耿耿,到了現在還在追隨。
張大郎搖搖頭,說道:“沒有什麽事情,而是給了我一樣東西?”
書童說道:“什麽東西?”
張大郎說道:“舞台。”
書童說道“什麽舞台?”
張大郎說道:“天下的舞台。”
書童說道:“我不懂,隻是我們什麽時候能夠回家啊。”
張大郎此刻沒有一分錢,但十器宇軒昂,好像有無數錢一煙灰缸,說道:“馬上就有了。”
------
張大郎在葛天工麵前,已經換了一身衣服,好像一個貴公子,說道:“大人,我為何大人辦事,本來不該來找大人。隻是我覺得這一點小事來去找大人,這有不好,所以來求大人開恩了。、”
葛天工說道:“你就為了區區一百兩銀子?”
張大郎說道:“自然不是。我是為了大人而來。在下為何大人辦事,今後也要有人提攜不是。”
葛天工聽了輕輕一笑,說道:“不錯。”
隨即轉身對身邊的人說道:“給他兩百銀子。打發他走。”
張大郎說道:“多謝大人。”
-------
張大郎很快有了錢,有了隨從什麽都有了,本錢不是別的。就是那一張名刺。何夕還是低估了他的名刺的威力,有時候不用,讓人看一眼,就代表著無數金錢。
為張大郎解決了無數麻煩。
當然了,張大郎也是有分寸的。不到必要的時候,是不會用這一張名刺的。但是作為一個商人,他裝腔作勢的腔調,從來是有的。
有虎在背後,更是借出幾分威勢來。
到了山西之後,大家都知道此人背後有人,但是不知道此人背後是什麽人。也不敢去打聽。
就這樣,張大郎終於到家了。
張大郎遙遙的看向遠方的城池,一時間熱淚滿眶。
這裏是山西蒲州。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