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張友直的幸運
字數:4193 加入書籤
第七十一章張友直的幸運
有時候午夜夢回,張友直想到這半年發生的一切,都有一種不敢相信的。
過去兩年,鹽價大跌,大量鹽擠壓在手中,張友直想盡了一切辦法,想要將手中的鹽給賣出去,最後想來北京碰運氣,最後幾乎要寄身為奴的地步了。一夜之間,得到了何駙馬的照顧。
為何駙馬辦事,一下子翻身了。
他一心一意為何駙馬辦事,想要將來能在何府之中尋一個位置。這一輩子也算是有了一個前程。
勳貴之中的豪奴,在普通人看來,也算是一個很好的前途了。
隻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回來之後,並沒有進入何府,而是成為一個什麽蒲州社的建築社的社長。他甚至不知道,這個蒲州社到底是做什麽的。不過,他到底是商人出身。很多事情不要交代太清楚,就知道該怎麽辦?
兩個月,兩個月之間,他已經家財萬貫了。
是的。
本來一個月的工程,他帶著人手,半個月就做完了。這半個月之內,張友直也摸清楚所謂建築社是做什麽的,不就是給人建造房子,代替朝廷勞役嗎?
而且北京城工程剛剛開始,實在沒有什麽技術含量。真正有技術含量,其實在規劃司。他能承接的不過是一些土方工程,打地基而已。並不怎麽可能。
作為商人的本能,他不能允許有錢不賺。於是,他去規劃司搞更多工程,甚至咬牙出一年百兩的高價,挖來一個營口大學堂的學生,為他做辦事。這個營口大學堂的學生,名叫王漢,本來就是規劃司的小吏。對規劃司的工作內容很清楚。誰都能看出來,在規劃司繼續做下去,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但問題是,很多人恐怕很難走到那個光明的未來。
王漢的名字,還是他自己取的,父母都是尋常莊稼漢,能上營口大學堂,也是機緣巧合,畢竟營口大學堂剛剛開始,有些招生不足,王漢就是濫竽充數的那一個。不過,在大學堂之中雖然努力學習,在學生之中,也是最差的幾個。
畢竟,底子太差了。
而且家中很多事情拖累,也不能專心學習。而今也是如此。家裏的事情更重要。他是急用錢。為了錢隻能給張友直辦事了。至於,家中什麽事情急用錢,王漢沒有說,張友直也沒有問。
畢竟天下的悲劇,很多時候都是共同的。
有王漢在,不僅僅給張友直帶來更多技術上的支持,還有很多人脈上的支持,前文說過,而今北京三司,幾乎都是遼東學生填充。有王漢在,隻要不是違規違法的事情,正常走流程,一般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問題就在這裏。
一來規定都是新規,即便何夕貼的告示哪裏都是,真正有心研究的沒有幾個。
二來,規定剛剛出來,很多地方並不完善。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麽辦,而對於官僚來說,對於新鮮的麻煩的事情,是本能的抵觸的。有王漢這層關係在,就能更好地運行。
於是,張友直做過幾個工程之後,忽然發現一個商機,那就是其實營造北京城工程缺人,大量工程沒有著落。主體工程是何夕主建的幾個建築社來承包,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其他工程,根本沒有注意。同樣,北京城附近,很多村落其實有很多生育勞動力。
這是農業社會的必然。
農業忙碌的時間,也就是農忙時節,除卻農忙時節之外,大部分時候其實並不是太忙的。對勞動力利用並不是很充足。
於是,張友直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就用之前的模式,先去規劃司簽合同,然後用合同去貸款,然後用拿著合同去附近村落召,幾個月之間,瘋狂發展。一時間,掛在蒲州社下麵的人員,超過了數千人。
他細細一核算,不算那些虛,單單是落到他手中的錢,已經過萬兩了。當然了,雖然都是銀票,張友直也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對。
其實他剛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有一些擔心的。他也偷偷地換了一百兩銀子。
但是就是這一百兩銀子,讓他坐立不安。一百兩,可以裝滿一個小箱子。遇見事情了跑都不好跑了。而且,他發現,剛剛開始給下麵人發銀票的時候,下麵百姓,還有一些不安。但是這幾個月下來,也就習慣了。
無他,大量遼東產品,還有北京工程新出產的東西,都已經流入新北京城。
這也是何夕的目的所在。
何夕不知道,這樣的事情讓張友直賺錢嗎?何夕與張友直也沒有什麽關係,萍水相逢,自然也沒有成全他的意思。不過是,何夕需要想辦法地將天量的銀票投入市場。
其實,北京幾個建築社的員工也在領銀票。在各種機械上,也采購遼東等地的東西,但問題是,在很多事情上,私人總是比較靈活的。就比如三大建築社,他們可沒有想過張友直這麽做?
張友直本質上,就是成為一個總包商。利用信息差,將工程與人員匹配,中間抽一筆。
現在的張友直幾乎不忙具體的工程了。每天都是找工程找人,然後陪著規劃司的驗收等等。
而今,張友直忙碌告一段落。這才有時間回想這半年的生活。
至於張友直為什麽要告一段落。因為農忙時節要來了。相當多一部分人都會回家種地。另外,就是香河,通州,等本地勞動力已經挖掘殆盡了。
首先,這裏本就不是人煙輻輳之處,否則也不會有這麽多軍屯了。更不要忘記當地衛所直接轉化為建築社了。也就勞動力大頭都投入這上麵。張友直各種找人,更多是找得剩餘的勞動力。
其次,這個時代消息傳遞速度太差了。
即便是賺錢的生意,也傳不出太遠。
不要說這個時代了,就是八十年代,還有很多人是利用各地不同商品的價差賺錢的。
而今新北京城附近各縣,大抵知道這裏可以賺錢,但是更遠的地方就不知道了。
有工程,沒有人,什麽事情都做不了。
張友直心中暗暗琢磨:“是不是,再回家一趟,多招一些人。”
不過,這一件事情僅僅是後話。另外一件事情,更讓張友直不安。
那就是,錢太多了。
萬兩白銀是什麽概念?好吧,其實銀票在價值上是比白銀不太一樣,有一些貶值的。但是即便如此,萬兩白銀也是很大一筆錢的。甚至可以說,大明除卻權貴與一些有底蘊的士大夫之外,根本沒有誰真正的有萬兩白銀。
甚至很多,名聲很大的家族,比如義門鄭氏,幾千口同吃同住,但是也未必能一下子拿出萬兩白銀。如果沒有出海這一件事情,大明勳貴其實也是一樣的。
張友直所在的張家,不過是小鹽商,賺辛苦錢而已,在蒲州本地或許還有一點點關係,但出了蒲州之外,可就什麽也沒有了。這種情況下,張友直能有這麽多錢,他自己都不安。
他畢竟是走南闖北好幾年,一點也不天真。
張友直暗道:“不行,最近想辦法要去何府一趟。這關係必須維係住。”想到這裏,他又是悠悠一歎,他不清楚何駙馬是什麽意思。
他很清楚,沒有何駙馬的背景,沒有楊管家的支持,這生意他做不來的。但是為什麽他們什麽也不要?即便,何府要將他賺的所有錢全部拿走,他也願意。甚至很開心。而現在什麽都不要,卻讓他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隻能說人與人的層次不同,有時候,真的很難理解。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