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北京國子監

字數:4397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章北京國子監
    北京國子監在新北京城北邊,
    整個北京規劃,其實也很簡單,是一個四方城,最中間墊高,作為皇宮所在,皇宮南邊,就是各地府衙所在,皇宮北邊是何夕規劃中的大學城,而今僅僅確定了一個北京國子監,占地麵積很大。
    隻是而今還是一大片空地。
    隻有最北邊有幾排院落,也算是最先修建的建築。
    甚至如果不是何夕提高了北京國子監的優先級,連這幾排院落都不會有的。
    各地抽調來的老師,也陸陸續續到來。正如張宗德所言,缺人缺的厲害,當然了,這裏說的缺人,更多是缺老師,尋常吏員仆役,並不缺少。隻是學校擴建,怎麽都要招人,張宗德將來定然有官身,這一點麵子上麵還是給的。
    於是,張宗德給上麵說之後,張明就列在國子監名下了。算是仆役。管吃不管住,工錢也打折,每月才五百錢了。其實也不是管住,而是而今國子監的房子還沒有完全建成,雖然有空房子,但是都是給還沒有來的老師準備的,不能給張宗德。不過給張宗德在角落裏畫了一塊地,材料也是現成的,國子監工地上就有,可以自己搭建一個房子暫住。
    張明自然是千恩萬謝。
    先簡易撐起一個棚子。
    讓母親與妹妹住下,吃飯的時候,他可以帶飯給兩人。就此安頓下來了。再加上張宗德照顧,日子也過得去。
    隻是張明不知道,這一次選擇之中,他最值錢是這一塊土地。
    張宗德安置了張明之後,立即得到消息,何府通知他,明日可以去見何夕。
    以何夕的身份,張宗德想要見何夕。必須先遞帖子,然後等候召見。
    算起來有十幾日了,才算約好了時間。
    其實,何夕這一段時間很忙,以工代賑,遷徙百姓,百姓的安置方案,乃至於運輸方式。都是這一段時間敲定的。何夕能抽出時間,見張宗德,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了。
    而且何夕並不是如上次見張友直一樣,僅僅是在晚上,而是在上午。
    張宗德滿懷激動,見到何夕。還不等張宗德說出感激的話。
    何夕拿出一篇文章,說道:“這一篇文章,是你寫的嗎?”
    張宗德說道:“正是。”
    何夕說道:“不錯,你可以給我詳細講講嗎?”
    張宗德說道:“是。”隨即細細給何夕講解起來了。
    張宗德所寫的文章並不是別的,而是齒輪咬合計算,齒輪是機械上的關鍵一環,齒輪的使用,很早就有了,甚至在明朝之前,就有雛形。甚至很多設計都很巧妙。
    但是速度一提高,對齒輪咬合間隙,要求也就提高了。
    蒸汽機設計之中,也是有很多地方需要齒輪。
    甚至這種齒輪設計,卻沒有一定之規,甚至葛天工根本沒有想到,用數學來解決這個問題,更多是根據直覺。而張宗德卻不一樣,張宗德在營口大學之中,就對這方麵進行了研究。並總結出了方程式。
    何夕知道,自己在很多方麵,其實很淺薄。特別是數學上麵,他之前想過,會有人在數學上超過自己,畢竟,數學從來是聰明人的遊戲,不會的,打死不會,不懂的,打死不懂。
    在這上麵,何夕知道自己天資有限。
    隻是,何夕也沒有想到,這麽快就有自己看不懂的文章。
    就是這一篇文章,何夕就看不懂。
    這才是何夕將張宗德叫過來的原因。其實何夕早就忘記了張宗德是誰了?
    張宗德給何夕講解了一個小時左右,何夕覺得自己死去了記憶開始攻擊自己。自己曾經學過的東西紛紛浮現出來。心中暗道:“原來如此。”
    張宗德所有計算方法與思路,並不超過何夕所學的東西。何夕之所以看不懂,第一,張宗德創造了很多新的數學符號,何夕不適應。第二,就是這上麵綜合性太強了。必須對各種數學概念,熟練運用,甚至創造性發揮。就好像是奧數一樣。
    何夕僅僅能聽懂,至於,張宗德的計算準確不準確,他總結出來的公式,對與不對,何夕自己不知道,隻是跟著張宗德的思路走一遍,似乎沒有錯誤。
    或許是有錯誤自己看不出來?
    總之,何夕見到張宗德這一篇文章,是很高興的。
    因為,他看到了未來。
    雖然說自從何夕到來之前,推動科技的發展。但是實際上,所以科技發展的理論,都是何夕帶來的一些原理,從這些基本原理上的發揮,幾乎沒有人有任何創新。
    而張宗德這一篇文章,卻是何夕從來沒有說,解決了一個很重要的工程學問題,甚至沒有解決也沒有什麽?最少讓何夕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他種下的種子終於發芽的希望。
    何夕弄明白這張宗德的文章之後,說道:“張助教,我這裏一直有一個難題,卻不知道,張助教可否教我?”
    張宗德立即起身說道:“大人言重了,大人但有所命,學生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何夕說道:“而今各地用的蒸汽機,張小兄弟也見過吧。”
    張宗德說道:“大人之發明,葛工之營造,巧奪天工,開一代之先河,令學生歎為觀止。”
    何夕說道:“隻是而今有一個問題,蒸汽機還是太大了,我想要蒸汽縮小,能放在馬車上代替馬匹,放在船上,代替風力。這個想法,葛天工是不可能為我實現了。隻是,張小兄弟,有沒有把握,接下來這個任務?”
    張宗德一時間激動無比。
    這一件事情對他來說,自然是一個極好的機遇。
    何夕作為大人物,他有些的想法,很多人都知道的。蒸汽機更是連續數年的明星項目,各方麵的投入都是第一的,其中營口大學,等遼東的學校,也有很多學生調入蒸汽機這個項目之中,給葛天工打下手。
    各種研究一直存在,但是進展緩慢。
    當然了,這也是這個小圈子裏才知道的,更大的圈子裏,蒸汽機還算不得流量中心,最少,南京那邊的士大夫們,沒有多少人關注蒸汽機,即便南京很多地方已經用上了,也是一樣。
    因為在理論之中的定位就是不一樣了。
    在何夕這裏,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引擎,是最關鍵的工具。是革命性的武器。而在儒家之中,不過技巧之術,器物而已,天下之治在於人心,不在器物。這種思想體係,就是將蒸汽機放在他們麵前,他們也不會多看一眼的。
    張宗德說道:“大人如此看重學生,學生感覺涕零,隻是學生年少識薄,蒸汽機如此重大,學生不敢保證能做好。”
    何夕說道:“無妨,你做就是了。”
    何夕選擇張宗德,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何夕即便建立起工理書院,前幾屆的學生也都是工匠出身,重實踐而輕理論,他們從小在父輩的教育之下,練習手藝。即便學習了科學知識之後,一些思維慣性,還是存在的。
    葛天工就最明顯,明明何夕給他安排好前程,但是他看不見,思想轉不過來,想去當官,一個小官都行。
    學術上的所謂之成就,不在他眼中。
    而具體在日常工作之中,他們還是以自己的經驗為主,以一些科學原理作為指導,但並沒有真正的將數學引入,對麵對的問題,進行數學化的,抽象化的思考。
    何夕隻能矯枉過正,選擇張宗德了。
    這也是何夕夾帶裏麵的人太少了,沒有辦法。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