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

字數:5874   加入書籤

A+A-




    奧伯斯多夫今年隻有標準跳台賽事, 後兩站標準台、大跳台兼備。而比紹夫斯霍芬隻安排了世界杯的k120大跳台項目賽事。
    近幾年,已經有少數頂尖男子運動員,在世界杯裏幾乎隻參加k120大跳台的分站賽事, 用標準台填充積分, 等到世錦賽和冬奧會才會參加標準台比賽。
    跳台滑雪的內卷可見一斑。
    淩放如果想走完四站,就要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裏, 爭取在後三站中安排一站, 試訓大跳台。
    試訓效果還行的話, 他想爭取在比紹夫斯霍芬參加自己這一世的首次大跳台比賽。
    世界杯名額是需要洲際杯前30名有效積分觸發的, 但世界杯標準台分站賽前15名,具有豁免權限, 可以直接報名大跳台。
    淩放洲際杯和冬青奧都沒能跳上k120大跳台。當時他就抱著自己的標準台金牌, 眼巴巴地看著克裏斯多夫在利勒哈默爾大跳台, 也拿下了一塊冬青奧金牌。
    和淩放不太對付的那個美國越南裔運動員傑夫楊, 還拿到了大跳台銅牌呢。
    夏季賽季, 淩放也沒能跳成大台, 他出國忙著搞夏季標準台大獎賽了, 國內還一直要求他加強基礎體能, 不然就攔著不讓上120米。
    方唐私下對葉飛流講,他覺得孩子都有點焦慮了。)
    就這個進度,這次年底出國跳k120, 國內都還覺得太快呢!
    隻能感慨一句:獨苗難當。
    淩放本人實在是不想再拖了, 為了申請和等待研判, 他都錯過利勒哈默爾大跳台了,不知道下次去利勒哈默爾是啥時候呢。
    他不想再錯過一連好幾個k120名台啊!
    在葉飛流和方唐一致的擔保和爭取下, 淩放才得以在這個冬天, 跳上大台。
    國家隊的孫總教練, 專門拉了葉飛流、方唐、淩放仨人,進了一個微信群。開了一次電話會議,叮囑他們出門訓練安全第一雲雲。
    “……試訓成功率必須達到80……才允許正式參加k120大跳台的比賽,今年才可以繼續訓練大跳台……”
    所謂成功,也就是順利抵達k線。
    剛開始跳大跳台,這個成功率要求挺苛刻,但對淩放來說還行。他在標準台上做到過k線,是很輕鬆的。
    淩放他們仨人,是一起在賓館房間裏接的孫總教練的語音電話。
    葉飛流衝著淩放努努嘴示意。
    淩放穩穩地對著手機應答:“您放心,沒問題。”
    他現在精神抖擻渾身是勁!無論什麽要求他都答應!
    這一年裏,淩放已經參加過四站夏季大獎賽的標準台個人比賽,排名穩定在前五。
    今冬在德國奧伯斯多夫的第一站比賽,淩放又獲得了第二名的成績,摘得一枚銀牌。
    如果他可以在四山訓練賽的k90標準台賽事中穩住陣腳,並且獲得相對穩定的k120大跳台試訓成果,這基本表示,淩放剛滿17歲,就妥妥進入了世界一流跳雪運動員行列。
    和許多大周期項目一樣,跳台滑雪每年的男女運動員新秀都不少,但一進世界杯、賽程密度提高、身高體重變化,狀態滑坡曇花一現的流星也同樣不少。
    淩放對自己的判斷是,他一定能行。
    而且別忘了,他還有得漲呢!
    看看克裏斯多夫吧,夏天的時候,這家夥因為越來越多的大跳台曆練,三次大獎賽碰麵,兩次都贏他。
    這個冬天,他們還要在世界杯分站賽遇見好幾次呢。
    必須追上去啊!
    在這樣的預期之下,一行人氣勢如虹,直奔位於阿爾卑斯山區的德國南部邊境城市,加米施帕滕基興。
    除了參加世界杯的標準台分站賽,淩放還得在這裏,抓緊時間試訓大跳台。
    跳台設施維護麻煩,賽季還要給歐洲的各類大小比賽使用,世界杯期間主要都是給男女選手們進行賽前試訓用的呢。
    國內給他安排的是額外試訓,為了安全起見,又不想一開始就給孩子排大夜場……這不是純靠花錢能搞定的事兒,還要動用人脈。
    總局冬季中心也是通過高山滑雪那邊項目技術委員會的一位中國裁判,聯係加米施帕滕基興奧林匹克雪上運動中心好幾次,才安排上的,孫總教練一邊叮囑淩放本人還是要注意安全,一邊也對葉飛流說了,要珍惜機會。
    加米施帕滕基興這座小城,遠離城市群,安逸地倚靠著阿爾卑斯山脈在德國境內的最高峰,楚格峰。包括高山滑雪場、雪車雪橇場、跳台滑雪場的多合一奧林匹克雪上運動中心,就集中於這片山區,跳台滑雪場在山區東坡。
    楚格峰海拔2962米。要去位於側峰三分之二處的雪上中心,一條路是徒步,還有一條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滑雪者們,和淩放他們都要乘坐的,從艾泊湖出發的楚格峰齒輪小火車,車程大約9公裏。
    火車在白雪山坡和黑色的山岩間穿過,齒輪吱吱呀呀地契合。在有些坡度高達25的地方,普通遊客還會因為搖搖欲墜的險峻感,發出驚歎。
    對於常年接觸跳台滑雪助滑道級別的淩放而言,這就不算什麽了,他安靜地抱著雪板,欣賞窗外的景色。
    晨曦映紅了山雪,很美。
    他們沒有去到終點站,而是到了半山腰就轉乘纜車,前往跳雪大跳台。
    淩放按照計劃,是要在標準台資格賽的後一天、決賽的前一天試訓大跳台,因為決賽後的話,實在是安排不開。
    跳台滑雪場依山而建,白雪皚皚。
    加米施帕滕基興大跳台山體規模hs)直逼135米!
    剛硬的人工造物和曲線柔和的山體相映,巍峨高聳,從
    這和抬頭看一座130多米的小山的觀感是不同的,因為它的坡度直上,且無遮無攔,再加上明顯的人工構建物特點和懸臂式設計——更類似於仰望一座六十多層的特型樓宇,很壯觀。
    縮小的話,還像一隻沒跟兒的恨天高跟鞋的前臉兒。
    跳雪者,就是要從那頂上鬆手滑下,起跳後,大約經曆110多米的落差幅度,抵達著陸點。
    加米施帕滕基興大跳台內部道由332級內部台階、三台廂式電梯構成,聯通到教練台、起跳點的出發門等三個“甲板”,這是2008年才啟用的跳台,算很新穎的設計呢。
    淩放選擇爬台階上去!就當熱身。
    他這一路,連腳步都是雀躍的,眼中還閃著興奮的光點。
    葉飛流陪著他一起登到頂,爽朗地笑著,看著淩放踩上雪板,跨入滑道——
    “隨時出發!今天可算是讓你如願以償了吧!”隔著短短的幾米距離,葉飛流站在跳台工作人員身邊,喜氣洋洋地對淩放說。
    淩放卻突然沉默,也沒有轉頭看他。
    他跨進助滑道,坐在橫杆上,猛然低頭!
    卻不是看跳台
    右膝,毫無征兆地,突然傳來一陣鑽心的銳痛。
    淩放驟然想起,前世重傷後那年,醫生在他的恢複期,向他介紹的一類精神類後遺症: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壓力心理障礙症。
    他那時候,全心都在複健上,畢竟如果站不起來在他看來不可接受。也就頭倆月做做噩夢,從能夠堅持站起來後,也就沒事兒了。
    後來雖然不能再跳雪,正常生活裏啥毛病都沒有。
    前些天,和尼諾聊天,淩放還聽尼諾提到,世界醫學大會確認了創傷後遺症的三個維度症狀:創傷再體驗,警覺性過高,回避或麻木。
    在高聳的k120跳台上,淩放在電光火石間回想:重生以來,直到今天,他並沒有錯覺過膝蓋疼,沒有噩夢纏身和驚醒等明顯症狀,而且完全沒回避過跳雪。
    但是——自己在k90標準台的偶發性空茫狀態,算不算所謂的,麻木?
    ptsd,這四個字母,是很多受過生理創傷的人一輩子如跗骨之蛆的噩夢。多少士兵、運動員、鐵骨錚錚的英雄好漢,哪怕在不再接觸應激場景後,也一生都籠罩在它的陰雲下。
    淩放終於意識到,這玩意兒,會不會悄悄地跟了自己兩輩子?
    對淩放而言,前世的重傷,沒有在身體層麵影響正常生活是幸運,沒有在心裏層麵影響今生的標準台是幸運中的幸運。
    這樣多的幸運疊加,讓他從未考慮過這一點。
    當落差高度超過120米,場景幾乎完全和前世重傷的那一次重合起來後。來自前世的血腥刻印,終於露出了猙獰的魔爪。
    之前的那種“麻木”,在他體重相對穩定下來後,就沒怎麽影響他的標準台成績。
    而且,或許從某種角度,能理解為心態穩到了極致呢?不恐懼,對極限運動來說難道不是好事情嗎。
    淩放這樣安慰自己。
    可現在這一刻,在這輩子第一次登的k120大跳台上,他的右膝,抽筋蝕骨的痛襲來了。
    他前世那次在重傷,滾落途中完全昏迷前,因為強大的意誌力清醒著痛苦的最糟糕部位,正是右膝。
    也正是,從k120大跳台跌下去,那次是進手術室才脫連身服,他人已經失去了意識,按傷勢估計,滾在地上的時候,骨頭茬都已經戳出來了。
    ……幸好前世是很快就失去了意識。
    今生這次,好疼啊。
    後脖頸已經微微疼出了冷汗,膝蓋有種正在被抽出筋骨的撕裂般的痛感。
    淩放狠狠咬住下嘴唇。
    他迅速嚐到了血腥味兒,但是,嘴唇和膝蓋的疼相比太微不足道,以至於幾乎無感。
    疼,疼麻了。
    雖然承受著劇痛,但淩放的意識目前是清醒的:
    我現在沒真的受傷——但事兒也真的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