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 69 章

字數:5962   加入書籤

A+A-




    “……瑞典的這位新秀拉森.博格, 有些國內外跳雪愛好者會戲謔地叫他‘小哭包’,不過這是有體質特殊原因的!大家別誤會,已經成了愛稱了。拉森今年的世界杯比賽發揮非常不錯。隻是到其他國家參賽和大賽經驗還是少了些, 而且這次跳台……可能確實不熟悉。”
    平昌冬奧跳雪決賽的央視解說間裏, 蘇靖還對著電視機前的中國觀眾, 為比賽第一跳失利、注定無法繼續第二輪的拉森解釋了幾句。
    眼看著年度世界積分第九人都跳完了, 那條代表本輪最優距離的綠色熒光線,卻還是在鄭太賢名下。
    倒數第八位出場的奧地利名將奧維爾.澤塔,居然也爆了個冷門。
    助滑後段小失誤, 起跳出發速度和高度不足, 沒能發揮出這位老將的高曲線優勢, 反而成了劣勢,遺憾停在了88米的距離,未到k線。
    他雖然跳躍沒出問題,但起跳力度弱了,又沒趕上好風。
    奧維爾在蘇靖他們那時候, 就是跳雪界偶像級別的人物。蘇靖情緒很低落, 歎了口氣,“……奧維爾都38了, 第四次參加冬奧會。據說……他這次來飲食不太習慣,媒體得到消息說, 他前一天有些腹瀉症狀, 堅持要比賽。這很可能是他的最後一屆冬奧,咋說好呢,非戰之過, 挺遺憾。”
    蘇靖也不是想為自己欣賞的運動員找借口——他實在是有些不吐不快。
    堂堂奧運賽場搞成這樣, 說實在的, 不是什麽哪個國家主辦的問題了,要是一直這樣下去,從事本項目的所有人都不太有麵兒啊!
    一場奧運級別的比賽進行到這兒,蘇靖的臉色難看到已足以讓廣大好奇的網友去查查看。
    這比賽,到底有些什麽特別的內幕?
    還是有些去了平昌當地的自媒體或者記者個人號,會在微博吐吐槽的。
    網友們查完回來,再次湧到實時互動平台。
    官方平台限製多,大家真心想發的那些話,發出來都是的,,,果然是……
    竟無言以對。
    最後隻好集體連發真正的星號,以示大家不開心。)
    接下來,埃裏希.科赫的表現還行,距離分沒超鄭太賢,但是沒差太多,距離僅差1.5米,總分低7分。
    阪本浩二表現不錯,距離到達了97米,同分!
    無奈,姿勢分輸了3分,暫列第二。
    淩放倒數第五位出場。
    “好的,看來選手們的狀態也是逐漸好起來了……接下來是我們自己的運動員——觀眾朋友們從現在起的每一刻,都是中國跳雪新的突破。讓我們期待一下淩放!”央視的女主持人也是激情洋溢。
    她邊上的蘇靖反而略帶緊張,不再說話,專心地注視著直播間屏幕裏給了大特寫的中國少年 。
    淩放側臉輪廓優越,膚色玉白,淡粉嘴角微微抿起。
    那種清冷而沉著的氣勢,讓看到這個鏡頭的觀眾們,不知不覺心下安定許多。
    鏡頭左側,按慣例標注著to beat:97。那是鄭太賢第一跳的距離。
    淩放鬆手。
    他對助滑道中後段的把控能力在這一年裏有所進步,但是對於平昌這種不熟悉的陡峭跳台,發揮好了是助力,發揮不好容易失控。
    葉飛流建議是如果助滑前段感覺不錯,就爭取搏一把大的,方唐反對。最終還是淩放自己決定。
    那必須是搏一把——助滑進入中段,入弧線了!
    微曲的下半身承載的重力加速度負荷越來越大,淩放沉下心用身體每一根神經、在高速狀態下,感知這個負荷的極點,好,到了!
    但他沒有立刻開始深蹲備跳,而是選擇了爭取繼續加大加速度,往後錯一刹那,再開始重心下沉。
    此時此刻是運動員全程的最高時速,淩放可以達到99kh以上,雖不破百,但已經是個很恐怖的速度。
    這時候,千鈞一發,晚0.01秒,起跳狀態天差地別。
    膝蓋承擔了極大負荷。
    但是時速穩住了!
    淩放抵達跳台邊緣,下蹬離台的瞬間,實時計速器顯示了他的出發時速:96.2kh!
    在觀賽區看他比賽的隊友馬爾賽,正喃喃自語:“我去,我好像從來沒這麽快過……”他的主管教練徐教練在邊上聽得扶額:“你不用說‘好像’了!”
    坐在他們旁邊的韓墨京顧不上聽他們說話,隻定定地仰望著騰空的淩放,無意識地攥緊了放在膝頭的雙拳,有緊張也有期待。
    他深綠色的眼眸中,清晰地映出那道碧藍天空映襯下的身影。
    電視機前,無數國內觀眾也注視著這一幕。頗有一些讚歎:“靠,太帥了……”
    淩放肌肉勻稱,稱得上矯健,但是由於跳台滑雪項目的特點,加上他趨於輕靈的技術方向原因,他整體偏瘦。
    18歲,還是有種單薄的少年感。
    連身服勾勒出這位國內首席跳雪運動員略纖細的腰身。他的肩背挺拔,修長的頸紋絲不動。
    像一隻自由、強大而孤絕的鷹。
    展翅,滑翔、收勢。
    準備著陸前,淩放已經明顯越過hs線。
    他的距離很遠,落地卻還是輕巧。
    弓步開的幅度略寬,雙雪板平行著穩穩著陸,又按著慣性,繼續向前筆直滑了一段。
    恰好此時,地麵有陣小小的回旋風,粉雪因為他的穿行,從地麵微微飄揚起來,又被旋風聚攏,圍繞著運動員的身體一路騰起。
    就仿若一溜輕煙,追逐和簇擁著這位膚如素瓷、目如點漆、還絲毫不苟言笑的美少年。
    如夢如幻。
    高清跟拍攝像頭追著去拍了他的側麵。
    能看到,淩放一直堅毅地抿著嘴角,哪怕落地瞬間的表情和飛行時都沒有什麽變化,過了跌倒線後,利落地叉板、一下子停住,然後回身淡然抬眸望去,第一時間看落點情況。
    這位長相堪稱濃墨重彩的中國運動員,隻是在鏡頭裏終於有了個大特寫的驚鴻一瞥,直視了鏡頭不到一秒。
    引發全世界不少觀眾的尖叫。
    本人則是回頭看一眼後,就很瀟灑幹脆地轉身離開了。
    “這孩子不僅長得好,還不驕不躁啊,性格也真好!”國內有長輩們這樣評價。
    淩放這一跳,落點在101.5米。
    平昌跳台hs線100米,這座新建的跳台啟用不久,之前辦過韓國本地測試賽,但也沒有舉辦過國際賽事。
    101.5米,這意味著,淩放是首位在國際比賽中超越了這座跳台hs線的運動員!
    他超過鄭太賢當前保持的最遠距離4.5米,距離分直接甩開鄭太賢9分!
    “好樣的淩放!接下來隻要看後麵四位選手的表現了!”中國的央視解說間裏,蘇靖暢快地大力拍了一下桌子,要是手邊有酒,他恐怕已經開了!
    “何止衝獎,我覺得,下一跳要是也保持住的話,淩放沒準能爭冠啊!”蘇靖性格如此,有啥說啥從來不怕立fg,完全已經是搓手等獎牌的架勢呢。
    呃?
    隨即,蘇靖困惑而驚愕地,停頓了一下。
    “啊這……等一下哈、”女主持人疑惑地看著屏幕上的最新信息。
    蘇靖緊緊地擰起眉頭,“今天這個姿勢分……到底是怎麽給的?”
    鏡頭裏,實時聽到現場公布分數的中國國家隊教練組,同樣麵色微凜。
    淩放的姿勢分這邊,出了比較大的問題。
    方唐已經第一時間跑去裁判席,想看小分表。
    姿勢分由每場比賽的五人裁判組給出,是在選手個人飛行著陸、進入停止區後開始打分。
    裁判組的五名裁判,每人20分,去掉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剩下三個人的打分相加即可,非常簡明的機製。
    也就是說,滿分60。
    說實在的,淩放之前一直不用怎麽操心姿勢分。
    因為世界範圍內,高起跳高曲線選手,公認在這方麵有優勢,隻要他們著陸穩住,助滑印象分和空中飛行印象分都是起評分就較高的。
    優雅是高曲線選手的代名詞——隻要沒失誤,基本就是一個字:好看。
    要說摳細節,那淩放確實著陸時候習慣了雙腳弓步開的角度大些。
    怎麽說呢,這算能超越hs線的頂級運動員們一個常規的下意識習慣。超過hs線,著陸坡坡度會緩下來,他們這樣選擇就更有助於自我保護。
    而且高起跳曲線,他承認自己畢竟由於俯衝起始高度和速度原因,落地不如低曲線運動員穩,總歸第一時間會有輕微的晃動,隻是看後續有沒有控住。
    這種被揪出來扣分……也就認了。
    可是,他這次飛行順暢絲滑、發揮了長項,是自己也挺滿意的一回飛行過程了啊。
    這一跳的空中印象分,相比之下,真的給得很低。
    央視解說間裏,蘇靖非常驚訝,想要摘麥說什麽,被主持人眼色示意攔住。
    下一位已經進入滑道了,隨時會下來,專業解說還是要跟比賽進程走。
    比賽還在繼續,女主持人也隻能打手勢請導播組和現場記者對接核實情況。
    剛才鏡頭帶到了裁判席,裏麵有兩名韓國籍裁判。總共五個裁判,右邊四位表情都深沉得很。最左邊一位挪威裁判往右扭頭看了看其他人,不知道說著什麽,表情有點明顯地迷惑。
    在平昌跳台滑雪場的比賽現場,方唐對找過去的央視現場記者擺了擺手,搖頭示意他們暫時沒空跟記者對話。
    他們教練組還在苦苦地核對小分表呢。
    雖然不用核對也心知肚明——這是被狠狠地壓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