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字數:6501 加入書籤
說起跳雪專業風洞,這誰還能淡定啊!
淩放的眼睛閃閃發亮。
他是圓眸,本來是柔和、甚至帶有天真感的眼型,隻是由於他的性格,神色一向偏冷。隻要興奮開心起來,就能立刻減齡。
韓墨京看著他,忍不住伸手到他頭上呼嚕一下——
“怎麽?”淩放沒躲。
“粘了一團茸毛。”韓墨京不動聲色地放下手,笑笑。
?
淩放眯起眼睛盯著他,冷不丁要去揪韓墨京的手,看到底有什麽茸毛。
韓墨京就躲。
“什麽?”
“團子茸毛,不是誰都能看見。”韓墨京躲不過去,攤手給他看。
空蕩蕩。
!淩放十分無語地拍了他攤開的手心一巴掌。
鬧啥呢,幼稚。
前麵韓家的司機從後視鏡裏看著這一幕,心裏忍不住感歎:小韓總這幾年越來越沉穩,和他父親越來越像了,但是在朋友麵前居然這麽……頑皮,總算有點年輕人的樣子,嘖。
韓墨京瞥了前座一眼,司機注意到,神色一凜,收回視線。
韓墨京接著說:“……消息倒是不涉密,方案都在討論嘛。我們公司內部也有研判分析,跳雪中心一期九成九有風洞實驗室,而且交付前一年大概就能完工。”
如果有人買“中國跳雪股”,那這可是個實打實的重大利好消息!股價一定能xiu一下躥很高!
跳雪運動員的一天,要是埋頭在跳台場地跳,那滿打滿算也就跳個二十次其實這次數,連中國國家隊全力保障的淩放都沒法擁有呢),也就是說,在空中飛行的時間總共一二百秒。
折騰一天,空中有效訓練時間頂多三分鍾……說來全是淚。
這可叫人怎麽練嘛!
但是有了風洞,一切就不一樣了。
其實,歐美,日本和中國國內,現在都有很先進的風洞實驗室,但這種地方,連搞流體力學、材料、建築的科學家們,都是排隊申請著使用的。
大部分的風洞實驗室從草設階段開始,在風力、風速、場景預設上就基本不會考慮人體適應性,很難適用於跳台滑雪練習。
歐洲相對比較超前,十幾年前,挪威和芬蘭就有專門的跳台滑雪風洞,但是維護成本和訓練價格著實太高,也基本是自家的國家隊運動員才能用,主要還是為了進行試驗,拿到數據指導平時訓練,而不是常規訓練用。今年,芬蘭那座實驗室更是由於當地政府考慮維護性價比,關停了。
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是美國亞特蘭大跳雪風洞實驗室,也就是美國國家隊運動員能在奧運周期用來訓練,其他時候還是要支付高額的訓練費用。
競技體育拚到最後,也是拚科技。
hb省淶源國家跳台滑雪中心的風洞實驗室,將是中國第一個跳台滑雪風洞。
韓墨京看著淩放笑,“曙光就要來了,加油。”
淩放當然知道,他前世備戰北京冬奧時還用過呢,但是這段時間也忙得很,壓根沒有想著這個風洞實驗室在應用前,有這些個立項、論證、建設過程呢。
他止不住地嘴角上翹,蠻開心地盤算著:怎麽跟葉飛流敲敲邊鼓,才能爭取盡量比前世提前些接觸風洞實驗室。
不知道這種項目具體怎麽運行的,前期的話,總能有些內部調試、試驗的機會吧?
“……我馬上要進項目組,前期也就在那邊了,或許有些接觸,能幫你找找機會。”韓墨京望著淩放神采奕奕的麵龐,笑著說。
這天夜裏,他們就住在特倫赫姆郊區,韓墨京外祖父贈予他的一處小別墅裏。
客房是夠的,但是用韓墨京的話說“住一起熱鬧些”。於是淩放和韓墨京保持著老傳統,決定倆人住韓墨京的臥室,多布置一張床。
淩放這一夜難得睡得很不規矩,在夢裏也是翻來翻去,伸胳膊伸腿。
他夢見自己,時而在風洞中,自由地展開雙臂“漂浮”,時而在大跳台的上空,輕鬆地掠過兩條紅線——還有,某一條看不見的“線”。
淩放在夢裏都能清楚地意識到那條“線”代表的數字……
他就在空中不斷俯衝、俯衝、逼近、逼近,快到了、馬上到了……
嗡嗡嗡嗡——他的手機鬧鈴震動聲響了。
淩放睜開眼,清晨的陽光已經灑了半床,他靈巧地一撐床鋪就坐起來,迎著晨光,心情大好地眯了眯眼睛。
扭頭看旁邊,韓墨京的床空著。
再看看手機未讀微信,韓墨京:“我早上有個和北美那邊子公司顧問的短會,稍後一起吃早飯。”
韓墨京名下的這棟挪威山間小別墅,主體是木頭和紅磚,內部裝潢並不繁複,看上去也有年頭,風格簡約,但每個角落都幹淨舒適,很溫馨。
淩放縮在會客廳角落的懶人沙發裏,守著嗶剝嗶剝燃燒著炭火的紅磚壁爐,愜意地伸長雙腿。
葉飛流坐在麵向酒櫃的高腳椅子裏,端著一杯本地香檳,懶懶散散眯著眼掃視酒櫃裏那堆認識不認識的洋酒。
淩放瞥他一眼,心裏點評說:我教練真的像隻大貓。
方唐跟著韓墨京,帶著水果和茶走過來。
半途中,方唐和切好的葡萄柚被葉飛流截胡,一把拉去了吧台區。韓墨京就拿著一盆樹莓和一壺茶,向淩放走來。
他墨綠的眼眸微凝,盯著懶洋洋縮在沙發裏的淩放,心裏在想:嗯,小放是有點像吇吇貓……鳥中之貓。
這樣想著,他看著淩放,微微笑起來。
淩放回望過去,看不出好友在笑些什麽——索性也不急著問,他們還有整整一天可以消磨和閑聊。
在這樣一個冬日的上午,身處溫暖的室內,柚子、莓果和紅茶的香氣,清新而馥鬱。
全身筋骨都不由得鬆弛下來。
他們接著談昨晚的話題。
“就是說,你們如果能中標,參加的也是建設項目誒,怎麽,你也要去現場?”淩放好奇地問。
韓墨京點頭。
古語說絕知此事要躬行,韓墨京的父親就篤信這一點,幾十年來深耕文化產業海外投資,歸國後,又對地方農企合作項目深入了解和掌握,每天都還在學習,精力值充沛,工作量飽滿。
韓墨京畢業後發現自己還是喜歡科技、工程這些方向,不過,工作方式也得走他爹的老路。
總裁是這麽當啊……老韓好辛苦。淩放托著腮看著韓墨京想。
其實,他自己的事業在常人看來已經超乎“辛苦”這兩個字了。但淩放依然欽佩各行業的精英們——比如他的媽媽,比如他的好友。
無論演戲還是經商,亦或者其他行當裏,做到頂尖,都要很多的天賦和很多的汗水。
韓墨京笑著歎息:“我也想每天在十平米大床醒來,工作一小時,然後去看你訓練比賽啊,但目前看來做不到……”
淩放同情地伸手拍拍他的胳膊。
又說起淩放這邊。
韓墨京還挺清楚他的進度,“你最近很有進步吧,k120訓練的時候,不是都突破hs線了嗎,130多米呢。”
無論如何,淩放依然是中國跳雪第一人。
“唔,距離現階段目標還差很多。”淩放喝不慣茶,他從茶幾上的幾瓶鮮牛奶裏拿了一瓶,一邊噸噸噸,一邊回答。
“目標還是領獎台?”
“不完全是,”淩放思量片刻,把牛奶空瓶放下,然後給出了數字——
“我想突破160米。”
韓墨京有些不解,輕聲問:“這個距離,有什麽講究嗎?”
有倒是有。
那……是他前世大跳台的最好成績。
飛行距離160米,是淩放前世沒有什麽大跳台ptsd的心理陰影時,最巔峰的水平,也是他被認為有機會闖過北京冬奧大跳台項目資格賽輪次,進入決賽的底氣來源。
今生的身體無病無災,淩放對自己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有更好的成績。
他的標準台最佳距離,到如今已然遠超前世,但是大跳台……開始以來,卻還是沒有達到前世的成績呢。
“一定可以。”韓墨京似乎比他自己都有信心,說著,遞過來一塊做工上乘的絲質手帕,示意淩放擦擦嘴角乳白色的牛奶痕跡。
“……”淩放拿著,發現手帕邊緣還有個刺繡的字母h的精致徽記,一時間就有點無語。
他伸長胳膊,把手帕塞回韓墨京的上衣兜裏去。
雖然自己家境好收入高,除了搞事業也沒吃過什麽苦,但是兩輩子都是在職業體育的路上走,淩放自覺是挺樸素的。
“總覺得你越來越喜歡逗我玩兒……”他嘀咕著,用韓墨京輕笑著、換手遞給他的紙巾,利落地抹抹嘴。
53天後,淩放再次身處德國北部山區。
他即將參加年度四山係列賽的最後一站大跳台比賽,今年的冬季賽季,也即將在此畫上個不完滿的句號。
這個冬天裏,他參加了十二站世界杯分站賽,高強度賽程。然而,除了在瑞士拿過一次標準台銀牌,他別無所獲。至於在大跳台,更是至今還未摸到領獎台的邊兒。
最後一站,淩放第一跳落在了136米hs線前後。
國內報道近期都在擔憂他的競技狀態,國家隊教練組內部也有聲音說他應該放棄大跳台,專注標準台,不然怕會被拖垮!
——好在葉飛流很堅定,孫總教練也是尊重他自己想法。
大跳台飛行很壯觀,能抵達hs線的運動員,寥寥無幾。他的第一跳比起之前幾次,算是超水平發揮。
淩放一落地,轉播本場比賽的央視解說間、企鵝體育解說間都是歡欣鼓舞!央視頻直播間的彈幕評論也瞬間起飛。
“穩住!!!!!”“啊啊啊有希望了有希望,第二跳也這樣就行!”“起碼有銅牌了吧!!!”“啊啊我全家激動到手拍肚皮!”
跳雪依然不算大眾項目,現在的國內觀眾們,能堅持看世界杯賽,多少還是有些了解,雖然近來頻頻被潑冷水,許多人還是堅定支持著淩放。
大跳台hs線不好到達呢,頂尖運動員有時候都會在大型比賽裏“翻車”。
央視直播間,國內跳雪迷們熟悉的蘇靖解說也振奮地提高語速:“好!這一跳表現不錯啊!”
他說著,也看著鏡頭裏的淩放,心裏在琢磨:淩放在看啥?
運動員本來是落地就可以右轉走向休息區的,但淩放落地後,從136米的hs線出發,又沿著覆蓋著白雪的著陸坡,走了挺遠。
大概走出去20米,他才停下腳步。
鏡頭裏的運動員沉默著,低頭看看腳下,琢磨片刻,才轉身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