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烈火烹油
字數:11843 加入書籤
永昌伯府雖是太、祖皇帝賜封的伯府, 但這些年來不得重用,不免顯得有些落寞。
平時不顯得,逢年過節辦喪喜事兒的時候, 便很看得出來。
大年初一這一日, 門房才剛打開大門,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隻見永昌伯府門口,竟是已經停了兩輛馬車,瞧見大門打開, 車上便有一人跳下。
門房下意識的想將紅紙袋掛在門上。
往年正月初一, 永昌伯府門口來的最多的, 便是這送飛帖的,所謂飛帖, 也叫福帖,其實跟現代的賀卡意義差不多。
無非是本人不上門, 派出一個下人就能送一圈兒, 相互之間給個麵子情分罷了。
有時候甚至互相都不認識,一日下來, 收進門的福帖能有一大袋,實則毫無意義。
後來永昌伯覺得麻煩, 索性在門口掛一個紅紙袋, 就是用來裝飛帖的, 美其名曰“接福。”
當時這一行為,還在京城引起了潮流,覺得麻煩的人家都這麽弄。
誰知這一日卻不同,門房還沒掛上紅紙袋呢, 那人就朗聲道。
“王某特來拜訪永昌伯, 還請通報。”
門房愣住了。
趙雲安昨晚上守歲睡得晚, 第二天便起不來,在床上拖拖拉拉個沒完,最後還是金氏施展了親娘大發,拿著冰冷的帕子擦了臉,才讓他清醒了。
金氏一邊替兒子穿衣裳,一邊道:“趕緊起來去給老太太拜年,待會兒你舅舅都要來了。”
趙雲安隻得乖乖起床,被裹成了個紅包子,金氏還拿著自己的胭脂,在他的額頭點了一下。
這下子更像是金童了,趙老夫人喜歡的不得了。
要不是金家舅舅要來了,要給他們兄妹說話的空,趙老夫人都舍不得放他走。
前院的事情,趙雲安原本是不知道的,還是從金家舅舅那邊得了信兒。
金家舅舅顯然是卡著時間來的,不早不晚剛剛好。
一進門先給大外甥塞了個大紅包。
趙雲安笑得眯起眼睛來:“謝謝舅舅。”
“乖,哎,我這大外甥越長越好,看著就聰明伶俐。”金玉廷忍不住將他抱起來。
趙雲安也分外喜歡這位大方的舅舅:“舅舅也越發心寬體胖。”
金玉廷一聽,便道:“呦,心寬體胖是不是說我太胖了?”
“當然不是。”
趙雲安晃著小腦袋說:“外甥是誇舅舅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金玉廷聽了高興,轉頭問兒子:“伯學,瞧瞧你表弟,這才進學不到一年,你可得好好向他學習。”
金大舅有三兒一女,不過隻有一雙兒女是金夫人嫡出,今天也隻帶了他們上門拜年。
金伯學跟金大舅長得很像,也是一副眼圓圓,臉圓圓的模樣,很是好脾氣。
“爹,我會好好向表弟學習的。”
金氏忙拉過外甥看了看,笑著說:“別聽你爹的,要我說伯學的性子才好,不像安兒那麽鬧騰,小小的人兒,主意比誰都大,我都管不住他。”
金大舅卻說:“男娃娃,就得有主意才好,不然白長了二兩肉。”
金氏瞪了眼親哥哥,又拿出準備好的見麵禮來,不隻是金伯學金嫣然有,連沒一塊兒過來拜年的金仲學和金叔學也有。
當然,嫡出的庶出的,她準備的也不一樣。
“謝謝姑姑。”兩個孩子齊聲喊道。
金大舅摸了摸趙雲安的頭發:“年前你娘托我尋一隻獅子狗,今日正好帶來了,剛好滿月,讓你表哥表姐帶你去瞧瞧。”
“獅子狗?”趙雲安才知道這事兒。
金伯學很有小大人的樣子,拉住他道:“表弟,我帶你去看小狗。”
趙雲安頓時也來了興趣,跟著表哥表姐一塊兒出去了。
金大舅看著他們去了院子,他帶來的不隻有獅子狗,還有訓狗人,不用擔心小狗不聽話。
見院子裏傳來笑聲,金大舅這才轉頭道:“妹妹,你是沒見著,今日永昌伯府門口馬車都排成隊了,我都差點沒進來。”
金氏愣住了:“這麽多人?”
“可不是嗎,我打聽過了,都說是來給永昌伯拜年的。”金夫人也道。
金氏想了想,便說:“昨晚上聖人賞賜了宮中禦宴,指不定是因為這個。”
金夫人睜大了眼睛,咋舌道:“陛下吃飯還想著伯爺呢,妹妹,永昌伯府眼看著就要起來了。”
金大舅也說:“京城裏高門大戶消息都靈通,想必是見陛下要重用永昌伯,所以才會如此。”
“妹妹,這是大好事兒。”
金氏也覺得是好事,但還是說:“之前安兒大伯去漳州,可把家裏頭上下都嚇壞了,那可是要命的活計,幸虧後來平安歸來。”
金大舅點頭道:“富貴險中求,如今皆大歡喜。”
金氏笑著說:“我也不指望永昌伯府多興旺發達,隻求平平安安,說到底我們二房都是依托著伯府而生,若是伯府有點什麽事情,二房也會艱難。”
她雖然見識少,但也知道伯爺去漳州是冒著生命危險的。
“妹妹說的很對。”金大舅很是讚同,“你現在做的就很好,多討好趙老夫人與伯夫人,總歸是沒錯的,即使看在已逝趙二郎的份上,伯爺對安兒也會多加照顧。”
金氏低聲道:“哥哥每次送禮,也不必這麽貴重,左右老夫人和伯爺並不看重這個。”
金大舅哈哈笑道:“這你就不懂了,我們是正經的親戚,人情往來都是正常,別人想送禮都送不進來呢。”
“再者,我送多少進來,永昌伯那邊都是不留,最後全到了妹妹院子裏,繞了一圈那不又回到自家人手中,給親外甥我舍得。”
金氏無奈道:“大哥。”
金夫人也是無奈:“哪有你這麽說話的。”
又貼補道:“你大哥的意思是伯府為人厚道,可上下都長著一雙富貴眼,咱們家送的禮重一些,也好讓他們不看輕了你跟外甥。”
這點也是自然,即使劉氏管家再嚴格,永昌伯府家生子幾代人,各個心眼子多,白嬤嬤沒來之前,金氏也是吃過虧的。
金氏聽了,心底也是感動:“我知道大哥大嫂疼我,不過你們且放心吧,老夫人和大嫂對我都挺好的,從不為難。”
金大舅心底歎氣,暗道這傻妹妹日子過得太順,哪裏知道裏頭的門道。
他們家原本就差了伯府不止一頭,趙二郎又早逝,若不是日常維持著,這親戚就冷落了。
不過在他看來,妹妹這樣也沒什麽不好,就是她心思少,那位精明能幹的伯夫人才能容下。
說了一會兒話,金夫人便瞧瞧看了眼金大舅。
金氏見狀,主動問道:“大哥大嫂是不是有什麽事情要說?咱們都是自家人,不必兜圈子的。”
金大舅便笑著說:“確實是有事情求妹妹幫忙。”
“還是為了幾個不爭氣的孩子。”金大舅解釋道,“咱們家是商戶,雖然不能科舉入仕,可讀書總歸是有好處的。”
“但京城裏有頭有臉的私塾,都不願意接受商戶子,我費盡心思也隻請了一位落第秀才回家,啟蒙倒是還成,其他我瞧著都覺得不大好。”
金夫人一愣。
金大舅搶著說:“聽說你大嫂娘家的族學,那可是滿京城都有名的,就是門檻兒太高。”
金氏一聽就明白過來,倒是也不敢一口應承:“這事兒我記下了,等忙過了年,我就去找大嫂說說看。”
停頓了一下,她又道:“不過大哥大嫂也知道,劉家最注重名聲,不一定能答應。”
金大舅卻摸著胡子說:“若不是姻親,劉家肯定不能答應,但如果伯夫人出麵遊說,到時候金家把麵子做足了,劉家那邊既能得實惠,又能得體麵。”
這話讓金氏驚訝,她也曾聽說劉家大不如前,可竟連金家都知道了嗎。
金大舅卻沒繼續說,反倒是笑盈盈的看著院子裏的孩子們:“你瞧他們玩得多高興。”
趙雲安確實是很高興。
金大舅費了一番功夫,尋到的獅子狗品相極佳,渾身雪白。
小狗崽才滿月,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白色的卷毛覆蓋全身,瞧著竟有幾分像小綿羊。
毛發光滑發亮,眼睛圓圓溜溜的像兩顆黑葡萄,一看就知道被照顧的很好。
金伯學將小狗放到表弟懷裏:“你抱抱看,這狗已經訓了半月,很聽話不會咬人。”
趙雲安伸手摸了摸,暖綿綿毛茸茸,跟棉花似的。
獅子狗很是溫順親人,這會兒伸出舌頭舔著趙雲安的手指,小尾巴瘋狂搖擺著,就像是掛著一個小絨球。
隻一眼,趙雲安就被獅子狗的美貌所征服。
金嫣然也站在旁邊:“表弟,小狗可愛吧,本來我瞧著喜歡,想讓爹爹送給我,可是爹爹說了,這是為了表弟專門找的。”
她顯然覺得親爹偏疼表弟,心底有些不舒服。
趙雲安笑著問:“表姐要不要摸摸?”
金嫣然又搖頭道:“算啦,誰讓你是我表弟,你喜歡就好,我還有別的狗。”
“表弟,你給它起個名字吧。”金伯學打斷妹妹的話。
金嫣然便笑著說:“家裏頭還有兩隻,都是一窩的,不過那兩隻沒這麽好看,我給他們取名為金銀珠寶。”
“它長得雪白雪白的,不如就叫棉花吧。”趙雲安笑道。
金嫣然皺了皺鼻子:“不夠霸氣。”
“我倒覺得挺好的,很貼切,不比金銀珠寶那麽俗氣。”金伯學笑道。
金嫣然哼哼道:“哥哥跟爹爹一樣,就知道幫著表弟。”
“安兒還小,我不幫他難道幫你,出門前爹娘說了什麽你都忘了?”金伯學皺眉道。
因為是嫡女,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兒,所以金嫣然是被嬌寵著長大的,脾氣跟趙月瑤有些相似,卻不如趙月瑤那麽有眼力見。
金夫人瞧見了妹妹一步登天的路,一門心思也想將女兒嫁入高門。
趙雲安也沒在意,抱了一會兒就把小狗放下來,三個人在園子裏玩起扔沙包來。
獅子狗很是機靈,趙雲安扔了,就迅速叼回來,卻對其他兩人愛答不理。
氣得金嫣然叫道:“哼,這幾天白喂你了。”
趙雲安倒是很高興,他懷疑是訓狗師專程練過,不然這麽小的狗,哪兒分得清誰是主人。
玩了一會兒開始出汗,金氏便不讓他們滿院子跑了。
趙雲安索性就帶著表哥表姐進屋,打開自己的玩具箱子跟他們玩。
是的,玩具箱子。
趙雲安年紀不大,玩具可真不少,有親爹傳下來的,也有伯府三大巨頭送的,零零總總堆滿了大箱子。
他的玩具也得有專屬的箱子來放,不然堆不下。
“表哥表姐喜歡什麽盡管拿。”趙雲安十分大方的說。
畢竟這裏頭許多也是金大舅送過來的,更別提每年的大紅包了。
金嫣然頓時高興起來:“真的嗎,表弟你好大方。”
金伯學卻搖頭:“我都已經讀書了,不能老想著玩。”
論年紀,他可比趙雲安大了五歲。
金嫣然卻顧不得,美滋滋的挑起來,她尤其喜歡顏色鮮豔的,最後選了一個泥人,捏成一隻小老虎的樣子,刷成了金黃色為主,瞧著惟妙惟肖。
“表弟,你真的舍得送我嗎?”金嫣然選好後,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趙雲安瞧了一眼,笑道:“送自家表姐有什麽舍不得的,表姐要是喜歡就多選幾個。”
金嫣然頓時樂嗬嗬的:“這個就夠啦,可真好看,這手藝絕了。”
坐了一會兒吃過飯,金大舅就起身告辭了。
金氏忙道:“怎麽不多坐一會兒,大過年的,家裏頭也沒什麽急事。”
金大舅笑道:“再留就天黑了,等過兩日你回門,再聊也不遲。”
聽他這麽說,金氏也沒有再留。
這會兒金嫣然也很舍不得表弟,拉住他的手說:“表弟,姑姑回門的時候你可一定要一起來,到時候我帶你去看金銀珠寶,他們雖然不夠白,但也很可愛。”
趙雲安自然答應了小姑娘。
等離開了永昌伯府,金夫人欲言又止,隻是礙於兒女還在跟前不好說。
倒是金嫣然天真爛漫,正拿著那泥老虎高興:“娘你看,是不是特別好玩?”
金夫人瞧了眼,也覺得做工精細,普通人做不出來。
“雲兒大方,是喜歡你才願意讓給你的,你可得記著些,別因為一隻貓兒狗兒的,就跟親表弟生分了。”金夫人教訓道。
她可是知道,就因為那隻獅子狗,女兒生了好幾日的悶氣。
也怪她平時嬌寵的厲害,要什麽給什麽,倒是長了她的脾氣。
金嫣然不愛聽她說話,應付道:“哎呀我知道了,我跟表弟好著呢。”
她脾氣來得快,去的也快,尤其是見表弟向著自己,長得也好看,頓時就不生氣了。
金夫人搖頭,一直憋著到了家裏頭,打發了兒女,她才問道:“老爺,方才你怎麽不提鹽引子的事兒?”
金大舅搖頭道:“我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妥。”
“這有什麽不妥的,永昌伯隻要說句話,咱家就能當鹽商了。”金夫人道。
“那可是富得流油的行當,隻要做個幾年,咱家的銀子能翻幾番。”
金大舅卻皺眉:“哪兒那麽容易。”
“鹽引統共就這麽多,咱家要是得了,自然有人家拿不到,他們都是老門戶了,到時候心底能樂意嗎?”
“可隻要永昌伯府在,他們也不敢做什麽。”金夫人道。
金大舅卻還是搖頭:“這幾日我想過了,還是覺得不太穩當。”
“咱家是靠藥材生意起家,如今做的多是雜貨和糧食生意,靠的是薄利多銷,與販鹽根本搭不上邊,貿貿然進去,怕是會跟當年在江南一樣栽跟頭。”
金夫人原本欣喜鹽引帶來的暴利,一聽這話也冷靜下來。
金大舅又說:“做生意是細水長流的事情,我也想著咱家更上一層樓,但你也知道,家裏頭賺再多的錢,沒能耐都是守不住的。”
“當年的事情你忘了嗎,要不是妹妹嫁入了永昌伯府,金家如今還不知道在不在。”
一想到當年,金夫人也覺得心驚肉跳,徹底斷了爭鹽引的心思。
“老爺說得對,這些年有伯府在,咱家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不愁銀子花,也不必去冒那麽大的風險。”
金大舅拍了拍她的手背,又說:“其實我心底是想著好好培養伯學,他雖然不能考科舉,但若有才華,將來請妹妹牽線搭橋,便能娶一個官宦門第的姑娘。”
“等他們生下孫兒,金家就滿了三代,能脫了商籍參加科舉了。”
“若是能考中,那才叫改換門第,不然有再多的錢,也是幫別人賺。”
金夫人一聽這話,也迅速反應過來,連連點頭:“還是老爺打算的好,哎,到底是咱家門第拖累了伯學,不然他也能去考。”
心思一轉,金夫人又說:“老爺,方才您瞧見沒,安兒很喜歡咱家嫣然,還把那金老虎都送了她。”
金大舅皺眉,瞥了她一眼道:“你趕緊歇了這心思吧。”
金夫人垮下臉來:“嫣然是安兒表姐,也就比他大了兩歲,兩人年紀相當,親上加親怎麽就不行了?”
她幽幽道:“妹妹當年都能嫁入伯府,嫣然也不必妹妹差到哪裏。”
誰知金大舅聽了這話,卻發了怒:“玉芳為什麽能嫁入伯府你不知道嗎,難不成你也盼著安兒半死不活,嫣然好進門當個寡婦?”
金夫人被他嚇了一跳,忙道:“老爺,我,我哪兒有這個意思啊,我這不是想著親姑姑當婆婆,嫣然日子也鬆快。”
隨著女兒慢慢長大,金夫人也知道自己的打算有多難,他們這樣的商戶,手裏頭有幾個錢,卻又被人看不起,平時都夠不到那些達官顯貴的門戶。
金大舅冷哼道:“永昌伯府眼看著要起來了,永昌伯又那麽疼愛安兒,專程給他找了先生教導,想必是要推他入仕的。”
“你瞧著吧,即使妹妹答應,趙老夫人與永昌伯也不會答應,定會給安兒聘一門有助力的外甥媳婦。”
金大舅極力反對,金夫人隻得暫時將這個念頭按下。
永昌伯府裏,連著幾日都是車水馬龍,好一派熱鬧景象。
趙駿對這些人的心思心知肚明,如果隻送福帖,那他好好收下,若是送禮,則看禮物輕重。
人情往來的,收下也沒有幹係,送了重禮的,則需要掂量一二。
趙駿也是頭疼,打著過年拜禮的名義,有些直接送到了趙老夫人這邊,直接退回去豈不是要斷交。
最後還是趙老夫人給他出了個法子:“旁人既然送上門來了,那你就好好收下。”
趙駿正在看禮單,瞧了也是皺眉:“可這幾家送來的禮太重了,收下心裏不安。”
趙老夫人笑道:“讓你收下,又不是讓你花用。”
“收下單獨造一個禮單,過了年開了印,你悄悄的將禮單呈給陛下。”
趙駿一頓,拍案道:“好辦法。”
“還是母親有法子,兒子糊塗了。”
趙老夫人笑道:“你哪裏是糊塗,是身在局中看不清。”
“咱們這位陛些。”
趙駿點頭,從此就再沒有攔著送禮的人。
趙雲安作為趙家最小的晚輩,有人上門拜年,尤其是沾親帶故到了趙老夫人麵前的,總也要見見這幾個晚輩。
於是乎,這一年的春節,趙雲安也收到了不少見麵禮,小私庫又豐滿了不少。
趙家中門大開,來者不拒的事情,還未過完年,倒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宮中皇帝封了印,卻也沒能好好過年。
因為除夕宮宴結束後,太後便“病”倒了。
太後一病,皇宮中那點過年的喜氣便散了,皇帝直接下令不許宮中飲酒作樂,讓後宮嬪妃和皇子公主為太後祈福。
麵子功夫做主,皇帝卻隻去看過一趟。
太後心底焦急不已。
這一日,壽國公夫人進宮覲見,便將永昌伯府的消息帶了進來。
太後一愣:“你說的都是真的?趙駿膽敢如此?”
壽國公夫人連連點頭:“千真萬確,國公爺派人在永昌伯府門口守著,親眼瞧見送禮的人一箱箱抬進去,空著手出來的。”
“國公爺怕不好抓把柄,還特意授意兩個皇商,送了這個數進去。”
看清壽國公夫人比的數字,太後眼皮子一跳:“趙駿真是好大的膽子。”
“我看著永昌伯落魄多年,一朝得勢,那還不得張狂起來。”
太後眯了眯眼睛,忽然道:“哀家知道了,你先出宮吧。”
打發走壽國公夫人,太後又道:“來人,去請皇帝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