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一表人才
字數:3891 加入書籤
這內侍白白淨淨的,略有些胖,白麵無須,還沒說話就已經先咧嘴笑了起來:“小人見過駙馬爺。”
“內侍有勞了,不知可是陛下召我覲見?”
“正是,陛下讓小人來通稟一聲,明日朝會,請駙馬一定要到……”
順便提一句,現在楚元穿的就是普通的訓練服,這也是他的一項發明,仿效後世的迷彩服所製,大大提升了膝蓋袖口以及肘部布匹的厚度。..
“哦,內侍辛苦了,我明天一定準時到。”
第二天一早,丫鬟就給楚元洗漱更衣,讓他好好的享受了一把“腐朽的封建主義”。
換了朝服的楚元果然是一表人才,英俊瀟灑,丫鬟看了,不由得豎起大拇指稱讚道:“長安百姓皆言,駙馬乃是我大唐第一美男子,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哈哈,會說話。像你這樣,經常說實話的人不多了。”
看來這有眼光的人也不少嗎,楚元喜這丫鬟說的都是實話,於是賞了她兩塊金餅。
丫鬟也不完全是拍馬屁,楚元本就有點小帥,再加上“製服”的加持,更是一介翩翩美少年。
剛出了門就見到了晉陽,晉陽已經換了一身宮裝,在那等候他了。
“駙馬今天的樣子很好看。”
晉陽才小聲誇讚了一句,小臉就突然紅了。
“沒辦法,平時的我實在是太低調了,所以我的美貌直到今天才被世人所發現。”
兩人笑鬧了一陣子,隨即趕往萬民宮。
到了萬民宮,楚元才發現,今天居然是開大朝會的日子。
朝會也分大小,而且不是如同電視劇裏演的那樣,幾乎每天皇帝都把三省六部和各個衙門的負責人聚在一起開會。
那要到朱元璋時期,這個勤奮到極點的農民才會把每日上朝弄成定例,以至於還弄出了一首詩。
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
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
就是明朝詩人錢宰苦於日日要早起而發的牢騷。
唐朝時期的小朝會也不過是數日才進行一次,而大朝會是始於西周的一種禮儀規格最高的朝儀,秦漢直至明清,曆代承襲不衰。
也就隻有歲首歲末,以及有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才會舉行。
大朝會的時候,皇帝會擺出全服儀仗,甚至還有大象。
今天這不年不節的,舉行的哪門子大朝會啊?
而且還沒提前通知一聲,看看這萬民宮門口,都已經擠滿人了。
不過這也是楚元第一次和滿朝的文武百官有著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以往不是在朝堂上,就是國宴,根本沒時間交談。
果然,離得老遠,楚元就聽到了程咬金和尉遲恭的大嗓門,連忙帶著晉陽擠了過去。
“見過盧國公見過鄂國公。啊,翼國公您也來上朝了?”
讓楚元有些意外的是,居然見到了秦瓊。
不過看這老頭滿麵紅光的樣子,估計這陣子身體保養的不錯,所以也能出來參加活動了。
要知道上次中秋節宴會的時候,可就沒看到他。
秦瓊拍了拍楚元的肩膀:“怎麽,看到老夫會如此的詫異嗎?老夫現在的身體可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語了。”
楚元和晉陽大喜:“翼國公老當益壯,精神如此矍鑠,確乃我大唐的福氣啊!”
“嗬嗬,這還是要虧了你出手才行啊。”
秦瓊的身體好轉,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自從楚元出手,為秦瓊渡血治療以後,他的身體就一天好過一天。
原本的他幾乎已經是半截身子都入了土一樣,可現在卻又重新恢複了活力。
聽說是現在每隔一段時間,李世民就會從死囚牢裏找個血型相同的囚犯,為秦瓊渡血用完了就殺掉,不過囚犯的家人可以得到一筆錢用來養家糊口。
這筆錢是秦瓊執意要給的,原本按照李世民的意見就是:能用這些死囚犯的血給當朝翼國公治病,已經是他們的造化了,還敢要錢?
不過秦瓊說了,這命本就是借人家的,不付出點代價的話,總是心中不安,萬一老天爺怪罪下來,那可吃罪不起。
因為有著他的這層關係,再加上前不久楚元從十六衛中挑選了不少的精兵,軍方的將領們對他的感官極好。
每個人都上來拍一下他的肩膀,親切交談幾句,又不拿自己當外人的,還直接當胸就給一拳,把楚元打的直趔趄。
這些老將們總算是過去了,晉陽心疼的問道:“駙馬,你怎麽樣了?疼不疼?”
“沒事,已經不疼了。不用看了,肯定是腫了。”
楚元咬牙切齒地說道:“等我回去了,就在肩膀上裝個釘板,誰拍我誰倒黴。”
就在這時,一個身材高大,留著三縷美鬚的老將走了過來,看服色是當朝三品。
不像電視劇裏說的那樣,一品二品滿街跑,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三品幾乎已經是在職官員的頂端了。
一二品的官職大部分都是一些虛銜,比如太傅之類的,都是給那些年老即將告老還鄉的官員的。
這老將既然是當朝三品,起碼也是六部尚書級別的人物。
楚元還沒問,就聽晉陽恭聲道:“晉陽見過衛公。”
老將淡淡一笑,聲音清冷:“嗯,公主殿下的身子真是好了許多,某見了,心中甚是歡喜。”
聽晉陽稱呼這人為衛公,楚元就知道他是誰了。
這就是號稱大唐軍神,讓紅拂女能不顧世俗禮儀,深夜投奔的李靖。
這李靖在貞觀一朝,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
他是屢立功勳,幾乎從未嚐到過敗績。
當年攻破頡利大軍,滅亡東突厥,攻破吐穀渾就是他的手筆。
而必須要提到的是,李靖雖然終貞觀一朝都受到了重用,可奇怪的是,他卻不是李世民的心腹。
因為李靖這一輩子幾次站隊,幾乎都站錯了地方。
李淵起兵的時候,他跑去告密;李世民要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他選擇了中立。
隻能說,李靖這樣連續兩次站隊都大錯特錯,還能受到如此重用,那實在是李世民寬宏大量,愛惜他的才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