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不得有誤

字數:3952   加入書籤

A+A-


    “煉鋼法?這是什麽東西……也罷,你就告訴朕,這種煉鋼法的產量能有多少,一年能否產出一千斤的精鋼?”
    楚元深吸了一口氣,看準了李世民拿起茶杯喝了一口,這才開口說道:
    “這個……臣估計,四人一組的話,每天可得百斤精鋼。”
    “噗。”
    李世民一口茶水噴出去一丈多遠:“你個小王八蛋,是故意的吧?”
    不過他也沒時間多糾纏這事:“你剛剛說是多少?一日可得百斤精鋼?”
    “不錯,如果臣的試驗成功的話,確實是可以達到這個產量,甚至會更多的。”
    “李天祿。”
    “臣在。”
    “這皇城司就交給你暫時打理,不得有誤。”
    “喏。”
    ……
    “那個是什麽?”
    “回陛下,那是高爐。”
    “高爐?”.
    “是的,陛下。這高爐就是可以讓爐溫達到一個非常高的溫度,隻有這樣,才能得到我們所需要的鐵水。”
    “這是你自己造出來的?”
    李世民指著那幾座足足有五米多高的爐子問道。
    “陛下,這高爐原本在昔日大漢朝就已經出現了,可也不知道為什麽,到了我大唐反而沒有多少人知道。”
    楚元的話讓李世民老臉一紅:“這個……屢經戰亂,有所遺失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世民在楚元的介紹下,仔細的參觀了唐朝的第一座高爐。
    這座高爐用了鋼板作爐殼,殼內砌耐火磚內襯,其中又有爐喉爐身爐腰爐腹爐缸等重要部分。
    “陛下,這是臣吩咐工部派來的大匠製造出來的。”
    “嗯,做得好,將工匠名單呈上,朕重重有賞。”
    “是,陛下。”
    李世民自然知道鋼鐵產量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多重要更不要提這還是在古代的時候,鋼產量甚至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
    所以,他對於這些工匠是絕不吝嗇,當場就發下了大筆的賞賜,讓那些工匠們一個個感恩戴德。
    就連工部派來的監工官員都被連升三級從工部工部司郎中,品級是從五品上,一下子成為了工部侍郎,變成了正五品上,這等於一下子升了三級,讓那個中年官員簡直就是欣喜若狂。
    長孫無忌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楚駙馬,那邊堆放的是什麽東西?”
    “長孫大人,那邊的是焦炭。”
    “焦炭?”
    “是的,這是煉鋼所必需的材料。而且燒剩下的渣子還能活上膠泥當蜂窩煤。”
    “焦炭透氣性好,而且又能支撐大量鐵礦石的堆壓。而且用焦炭煉鐵能提高爐溫,使得出來的鐵品質更好,出鐵量也更高。”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這些焦炭是楚元在讓工坊燒製水泥的時候,順便弄出來的。
    之前雇傭的工人挖石灰石,順便連帶著把煤也給挖出來了。
    既然有了煤,那就幹脆拿來燒製出焦炭焦炭是煉鋼的好材料,剩餘的渣子還能和上膠泥做蜂窩煤,一舉數得。
    而且讓楚元喜出望外的是,就在秦嶺,居然就有著一座煤礦,而且還是露天礦,挖掘的簡直不要太容易。
    “陛下,一切都已經準備完畢,就等您一聲令下,我們就可以開爐煉鋼了。”
    本來楚元也打算去請李世民來參觀的這種大事他可不敢藏著掖著,萬一被人懷疑心懷不軌,那可委實有些麻煩。
    楚元一聲令下,將作監的工匠們升起爐火,很快一股股熱浪就撲麵而來他想請李世民離得遠一些,這裏的環境實在是有些不好。
    可李世民堅決不肯,一定要親眼看著高爐煉出第一爐鐵水才肯罷休。
    工匠們從爐頂裝入鐵礦石焦炭和石灰石,下方則是一排出氣口通到高爐底部的巨大皮囊在不停的鼓脹楚元給李世民解釋道,這是用來給高爐加氧氣的。
    很快的,高爐附近的空氣變得越來越熱,光線都有些扭曲了。
    鐵水順著事先預留出來的管道流入了槽中煉成鐵水隻不過是煉鋼的第一步,而如何才能將這鐵水煉成真正的鋼鐵,才是最關鍵的。
    這個時代用的是炒鋼法就是把生鐵融化,然後不停的攪拌。
    讓空氣中的氧氣和生鐵中的雜質和炭發生反應,使鐵中的含炭量降低。
    這樣雖然簡單,可含碳量的比例不容易掌握,一個弄不好就會廢了整整一爐的鐵水。
    而楚元所用的是灌鋼法以熟鐵為料鐵,置於爐中,而將生鐵板放在爐口。
    當爐溫升高到1300c左右,生鐵板開始熔化時,既用火鉗夾住生鐵板左右移動,並不斷翻動料鐵。
    這樣就能使料鐵均勻地淋到生鐵液。
    可產生很好的滲碳作用,又可產生劇烈的氧化作用,使鐵和渣分離,生產出含渣少而成份均勻的鋼材。
    當然了,這個技術有些過於超前,曆史上是明朝的時候才出現的,不過有著簽到係統的幫助,楚元在唐朝就用上了這種十分領先的煉鋼法。
    工匠們自然是聽不明白,可楚元也不介意,隻要求他們知道該怎麽做,至於為什麽要這樣做,不明白就不明白吧,反正先把鋼煉出來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的都可以往後推。
    李世民觀看了煉鋼的整個過程,甚至在楚元請他去書房中等待成品,都不肯離開。
    沒有人比他更知道,這些百煉精鋼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多麽的重要。
    更不要提,這個國家的四周還滿是虎視眈眈的鄰居的時候,大量成本低廉,且質量過硬的鋼鐵就成為了一種剛需。
    哪怕是不為了征戰四方,開疆拓土,就是在國內也用得上。
    當看到一塊塊的鋼錠在模子裏最終成型,李世民突然有了一種想要痛飲一杯的衝動。
    “酒來。”
    隨著皇帝的一聲令下,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不管是負責監督的工部官員,還是負責拉風箱的低級匠人,每人都分到了一碗酒。
    “今日,朕與君痛飲,就是為了慶祝這煉鋼法的成功。為了我大唐,同時也為了諸位日後的好日子,請大家痛飲。”
    說完,李世民頓頓頓的把碗中酒一口喝幹,然後豪氣幹雲的摔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