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塗鴉

字數:3740   加入書籤

A+A-


    “父皇,區區一支發簪,如果您喜歡就送給您了。”
    “胡鬧,朕怎麽能要你的東西。”
    李世民這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輕咳一聲就要把發簪遞還給晉陽:“這等寶物,還是你自己留著吧。”
    “哎,父皇,我沒跟您開玩笑。駙馬那裏還多得是呢。”
    李世民一愣,然後馬上反應了過來,也不等楚元說話就掀開了他手上漆盤上蓋的紅布。
    果然正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琉璃球,晶瑩剔透,在光線的照射下,正散發著五彩霞光。
    當然,這些和晉陽頭上的發簪自然是沒法比,而且是遠有不及兩者如果非要比較的話,那就是一個是小孩子的塗鴉,而另一個則是藝術家嘔心瀝血的佳作。
    李世民看著楚元的眼神一下子就危險起來:剛剛你說,要把這些當做禮物送給朕和長孫無忌?
    合著,你就把好東西自己留起來,然後把那些殘次品送給我們,還要我們對你感恩戴德?
    “咳咳,公主,你喝醉了,該去休息了。”.
    “啊?我不累啊,駙馬你不是說今天要給我做黃河大鯉魚嗎,我已經等了一天了。”
    李世民拍案而起:“涇州縣伯,律法規定,吃鯉魚者杖責二十,你這是知法犯法嗎?”
    好小子,這可是你送上門來的,這可就怪不得朕了。
    楚元看看一臉懵懂的晉陽,又看看滿臉陰笑的李世民:“陛下,這就是您的不對了。吃鯉魚確實是犯法,可是我們現在又沒有吃,這隻不過是一個構思。您又沒憑沒據的,我們又何罪之有呢?”
    “您不如等我們把那鯉魚下了鍋,入了口,您有憑有據了,再定我們的罪也不遲啊。”
    “胡說八道,滿嘴胡言。晉陽,你說,你和駙馬有沒有吃過鯉魚?你年紀尚幼,就算吃了朕也不會責怪你的。”
    “沒,沒有。我們沒吃過,兒臣至今都不知道鯉魚是什麽滋味。”
    公主,請你下次再說這樣的話的時候,不要流口水,謝謝。
    李世民拎著楚元的耳朵,一臉壞笑的長孫無忌和滿是擔憂的晉陽跟在後麵,一行人來到了後廚。
    指著水缸裏正在遊動的鯉魚,李世民給楚元來了一個獅子吼:“告訴朕,這是什麽!”
    “魚!”
    “朕知道。”
    “知道您還問?”
    “怎麽,朕沒資格問你了?告訴朕,這是什麽?”
    “您不是已經知道了……陛下,您聽臣說,這其實不能怪臣的。”
    “上次我路過渭水,就在河邊歇歇腳,然後那鯉魚自己就往臣的水桶裏蹦,攔都攔不住啊。”
    “臣尋思著,這是上天所賜,如果不收恐怕會有天譴,就隻能免為其難的帶回家裏了。”
    “嗯,那你告訴朕,你路過渭水,為什麽要帶水桶?長安令告訴朕,你家裏這個月就跌死了三頭牛。好家夥,朕還以為你這公主府在打仗呢。”
    ……
    “陛下,這紅燒黃河大鯉魚的湯汁澆在雕胡飯上,是不是別有一番風味?”
    “嗯,確實。想不到就連這湯汁也是十分的美味。”
    在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麵前,擺滿了用鯉魚做的菜式。
    有紅燒的清蒸的,還有一道剁椒魚頭沒有辣椒,用的茱萸替代,雖然口味上不那麽正宗,可也聊勝於無了。
    李世民二人哪裏吃過這些,吃的簡直就是大快朵頤,早就把不能吃鯉魚的規矩給忘到了腦後。
    其實楚元早就對那條不能吃鯉魚的規定不滿:皇帝姓李,就不能吃鯉魚。那要是趕上姓米姓麵的呢,大家還別活了唄?
    那渭水河裏的鯉魚現在都快成精了,隨隨便便就能撿到個七八斤重的沒錯,是撿。
    那魚都自己往岸上蹦,就是沒人敢撿罷了。
    今天讓李世民吃這一頓“全魚宴”,也算是徹底的打破了這個規矩。
    李世民顯然對剁椒魚頭這道菜頗為鍾意,雖然辣的滿頭是汗,可還是不肯停嘴。
    吃了一大半,這才放慢了節奏。
    “楚元,朕還記得你說要在青龍坊蓋房子?”
    “是的,陛下。就等開春,人員和建材到位,就可以開工了。”
    “朕看,這府裏的水泥作坊也沒有停下,每日裏都大量的燒製水泥。你跟朕說說,你燒那麽多水泥做什麽?”
    楚元一聽這話就知道,李世民這摳門的性子又犯了。
    其他倒好,什麽地啊,錢啊,隻要你有本事,想弄多少就弄多少,沒人管你;可這種關乎著國家安危的戰略物資,他確實把控的極其嚴格。
    一直在深山老林裏燒水泥的許敬宗就曾經說過,水泥粉要有明確的行蹤記錄在案,哪怕是少了一兩,也得說出個所以然來,不然就是殺頭的大罪。
    這些日子以來,許敬宗為了保密的事情,幾乎是快要愁白了頭發。
    而楚元見他確實是有些可憐,於是乎就好心的給許敬宗出了一個主意,幫他解決了這件事。
    楚元給許敬宗出的主意就是,讓他把燒製水泥的匠人們分門別類,不讓他們接觸全部的工藝,而是每人負責其中的一部分。
    這樣就算是萬一真的有人被收買了,也搞不清楚全部工藝,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許敬宗聽了這個法子,大受啟發,回去以後就按照這個方法進行,果然非常的有效果,他的工作壓力一下子就減輕了許多。
    而李世民自然也知道這件事,不但沒有責怪楚元“多管閑事”,反而是一言不發,等於是默認了許敬宗這樣的做法。
    這時候他又提起了這件事,也是為了解決心中的一個疑惑。
    李世民知道,這天下人哪怕都有造反的理由,唯獨這個楚元是沒有的。
    本來這朝中的駙馬不是貴族子弟就是功臣之後,怎麽也輪不到他一個窮酸書生
    楚元沒有父母,以前甚至連朋友都沒有,也不知道是祖墳冒了青煙還是怎麽的,就因為八字相合,所以成為了駙馬。
    不過這也正是他的優勢,出身清清白白,沒有和哪家的大臣或者是門閥走的太近,所以一直到目前為止,李世民對楚元還是非常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