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想不通
字數:3449 加入書籤
“三九二十七,也就是說他們一共花費了二十七文錢,然後呢,我又退還給鄭大人你兩文錢。這加在一起就是二十九文錢,所以我想問問鄭大人,這剩下的一文錢哪裏去了?”
剩下的一文錢哪裏去了……
鄭禮一下子懵逼了,他看著手裏的錢,又看看楚元,瞠目結舌的卻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他雖然也想說點什麽出來,可也實在是想不通,那剩下的一文錢到底去哪裏了。
程咬金琢磨了半天:“該不會讓鄭大人自己給貪汙了吧。”
“哈哈哈!”
百官們一陣哄笑,鄭禮的一張老臉紅的就如同煮熟了的螃蟹一樣,可偏偏又不敢發作。
他敢跟楚元大喊大叫,可卻不敢跟程咬金也是如此,因為鄭禮知道,就算對楚元再怎麽無禮,他也不會把自己給怎怎麽樣起碼不會立馬就怎麽樣。
可程咬金那個活土匪就不成了,如果你真的拿對付楚元的態度對待他,他可是能當著皇帝的麵對你飽以老拳,把你打個生活不能自理的。
而就算是李世民事後會處罰程咬金,那也沒什麽用皇帝是向著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還是向著這些門閥子弟,那就是用膝蓋想都能明白。
楚元嘿嘿一笑:“這個問題,就讓鄭大人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就行了,我還是不說了。”
挖坑不填,這麽惡劣的事情做多了會遭天譴的。
鄭禮忍了又忍,才終於控製住自己的好奇心,沒有接著去詢問那一文錢到底去哪裏了。
“無論你說的再多,也無法解釋,商賈們不事生產,對於我大唐沒有絲毫的貢獻。行商本就是低賤之事,這個看法老夫永遠也不會改變。”
鄭禮這話引起了共鳴,百官們深以為然。
士農工商,商賈在四民中的地位是最低的,漢武帝時期遠征大宛,就是強征天下商賈贅婿參軍商賈已經和贅婿一個地位了,可見其被鄙視的程度。
楚元先是欣賞了一番,然後哈哈一笑:“這個試驗有些過於枯燥無聊,那我就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好了。”
“一個人呢,到了一個地方想要住店,沒錯,還是住店,不過這次不是十文錢了,而是五貫錢。”
“他把五貫錢交給了店主,然後就在店小二的帶領下上樓去了。而店主趁著這個功夫,去到了隔壁的屠夫家,把昨日買肉欠的五貫錢給還上了。”
“然後呢,屠夫有了這五貫錢,順手也就把欠賣飼料給他的人的債也給還了,還是五貫錢。”
“那個賣飼料的人想起自己還欠著一個舞伎的五貫錢,於是就到客棧找到了她,把二人的賬給清了。”
“最後,那個舞伎又用這五貫錢,還了欠店主的住宿費用,然後那個客人又下來了,說對於客房不滿意,決定不住了。於是乎店主又將五貫錢退還給他。”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麽呢,雖然這幾個人在這一天之中沒有生產什麽東西,錢也還是那五貫錢,可卻讓所有人都得到了實惠。”
“錢堆在那裏,藏在豬圈下麵,那終究隻是一堆廢物。財富是要流通起來,才能創造出更大的財富來。而商賈,就是能讓財富流通順暢的關鍵。”..
“他可以東買西賣,將東南沿海地區的特產賣到西邊內陸地區。要知道海邊的海帶根本就不值錢,可卻是能做成美味。如果有了商賈,就可以將海帶賣到西邊,讓那裏的人也嚐嚐海帶的滋味。”
“這樣一來,海邊的百姓賣出了海帶,得到了實惠,商人在這一過程中也得到了實惠,而西邊的百姓吃到了海帶,還是得到了實惠。”
“這就是一舉數得啊!”
楚元說的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就算是有人想要找他的麻煩都很難找得到。
那些文官和世家門閥出身的官員們雖然也很想駁斥的他啞口無言,可奈何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把聖賢書給讀的已經刻入了骨子之中,開口就是三皇五帝,閉口就是子曰書雲。
這些東西說白了就是大道理,用來做學問還差不多,可如果想在朝堂之上,把人給駁斥倒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又不是開經莛在辯論聖人之言,誰有空聽你之乎者也啊?
一個老儒生開口了:“子曰……”
楚元不等他說完,就立刻說道:“子曰:你不要老用我的話。”
“哈哈哈!”
他這話讓那些武將們哄堂大笑,把老儒生給氣得差點當場暈倒:“你你你……孺子不可教也!”
就是長孫無忌也忍俊不禁,隻不過他現在是文官之首,笑出來實在是不好,隻得強忍著笑意道:“涇州縣伯,不可對聖人無禮。”
這位不僅是縣官,而且還是現管,楚元對於這樣的人一向是很尊重的:“是,中書令大人,小子無狀,還請見諒。”
說完他又對著李世民說道:“陛下,臣並非不尊重聖人,隻是覺得聖人之言都是數百上千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每一天都會有新的變化,再用數百上千年前人所說的話,不知道是否還適應現在的事。”
鄭禮總算找到了開炮的借口:“黃口小兒簡直無禮,聖人之言放之四海而皆準,絕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你這就是在懷疑先賢,其心可誅!”
“陛下,涇州縣伯對先賢實在無禮,請您責罰。”
不僅其心可誅,最好連楚元的身體都一塊給誅了,隻有這樣才能一解文官們的心頭之氣。
“臣附議。”
“臣也附議。”
“俺也一樣!”
“可聖人也說過,因地製宜,因材施教的話啊。”楚元歎了口氣,攤開雙手無奈地說道,“聖人都知道,哪怕對不同的學生都要根據其情況而教導,怎麽這麽大的一個國家,數千萬人,還不肯變通。”
“我倒是想問問諸位了,你們這是在故意曲解先賢的話嗎?還是說,先賢說的話是什麽意思,主要看對你們是否有利?”
楚元這話問的實在是誅心,包括鄭禮在內的諸多文官們盡皆色變,尤其是以出身門閥世家的官員尤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