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有道理
字數:3676 加入書籤
“可就算您去說,您能對誰說?您能讓全天下的人都相信嗎?哎,孫道長,您也要為小子考慮考慮,小子才十七歲啊,可不想讓人當成怪物一樣來看待。”
可能是氣已經出的差不多了,也有可能是因為楚元說的確實有道理,孫思邈恨恨的瞪了他一眼,不再罵了。
“你說你,年紀輕輕的就這麽瞻前顧後,以後可怎麽成就大事?”
楚元攤開手:“看您說的,小子現在做的事,難道還不夠大嗎?”
“小子現在都管兩州之地了,難道孫道長您要讓我封王才算做大事?”
孫思邈:“……”
他說的好像確實有點道理,根本就無法反駁。
才十七歲,就已經因功被封做了縣侯,一州刺史,而且現在更是管著兩州之地而且是軍政財大權一把抓,這在現在,幾乎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位高權重了。
如果說楚元現在做的還不是大事,那唯一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他的年紀實在是太小了,所以才會給人的一種這樣的印象。
楚元觀察了一下孫思邈的臉色,見已經緩和了很多,知道這老道士是不再生氣了,於是繼續說道:“您也知道,小子在朝中根本沒有什麽根基和底蘊。現在做了高官,也都是因為運氣使然和陛下的垂青而已。”
“哼,運氣使然?那別人怎麽就沒有這樣的運氣?”
“所以啊,小子現在已經不能再立什麽大功,不然就真的是有點招人嫉妒了。”
“隻要小子再年長幾歲,而且這幾年裏不出什麽大的過錯,等夯實了根基之後,那時候您再看看……”
“哼,狗肚子存不住二兩香油的貨。”
雖然是這樣說,可孫思邈也就不對楚元把防治虜瘡的功勞推到他身上的事耿耿於懷了。
事實上,楚元自己也很無奈。
這件大功勞,楚元不敢要,那除了孫思邈還能給誰?
給薛仁貴?
估計李世民立刻就能刷領十六衛的大軍殺到岐州來,摘了他這個拿皇帝當傻子哄著玩的王八蛋的腦袋。
於是乎,想來想去,楚元也就隻能把功勞都推給了孫思邈,然後就引來了老道士這出離的憤怒。
老道士隻是覺得,他一下子變成了竊取別人功勞的小人,所以才會發如此大的怒氣。
不過在經過楚元的這一番勸導後,孫思邈也明白,這個功勞看來他是不要也得要了。
老道士怒氣衝衝的走了,楚元也輕鬆了許多,這幾天岐陽郡的防治工作已經步入了正規。
剩餘的幾百名神機營將士們包括許敬宗在內,都已經接種了牛痘疫苗,估計這兩天就能渡過低燒期,從此以後不再懼怕虜瘡。
而岐陽城中的那些幸存者們也都振作了起來,按照楚元的吩咐,進行生產自救。
不過他們剩下的人實在是太少,楚元這幾天命手下在岐州境內遍尋,也不過是找到了一萬多人的幸存者,而且這些人的狀態非常差,也就是有口氣而已。..
於是乎,他又給李世民送去了奏折,告知岐州的真實情況,讓他趕快派後補官員來,填補岐州上下的空缺。
不過楚元也知道,這件事不好辦如果是平時,讓候補官員不缺,那估計這群人能把人腦子擠出狗腦子來,可現在岐州還是疫區,實在是危險的很。
就算是要當官,可首要條件也要有命當才行。
所以楚元隻是例行的匯報了一下,然後就自顧自的在岐州暫行起了軍管。
岐州上下不管大小事情,都全部匯總到刺史府的幕僚處,經過幕僚長許敬宗的篩選後,能即時處理的,就由他處理;許敬宗處理不了的,再轉告楚元,讓他做主。
然後就是軍務方麵,岐州地麵上的治安都交給了薛仁貴來負責原本的岐州郡卒都已經死的死,逃的逃,沒剩幾個了,於是神機營在解決了救災後,又轉職成為了地方治安軍。
……
“老許,忙著呢?”
楚元走進了許敬宗的簽押房,看到他正埋頭在一大堆文件之中,忙的是不可開交。
“大人,快請坐。屬下處理完這份公文就好,很快的。”
“不用管我,你忙你的,我就是來閑聊幾句。”
自從把一般的事務都交給了許敬宗處理之後,楚元發現自己身上的擔子果然是減輕了不少,甚至都有時間閑逛了。
當然,這也就是相對來說,空閑的時間還是不多,可也比以前每天忙到後半夜要強許多了。
“老許,看你這精神頭不錯啊。”
觀察了一會,楚元笑道:“本來我還以為你會跟我抱怨一下公文太多的,結果沒想到,你反而是樂在其中。”
“大人,您又取笑我了不是?”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許敬宗已經知道楚元雖然有時候看起來挺腹黑,挺招人恨,挺讓人恨不得痛扁他一頓的,可其實隻要不觸及底線問題,平日裏的楚元還是非常好說話的。
所以現在許敬宗和他說話,已經沒有了當初那樣的小心翼翼,已經隨便了許多。
“就隻有這種時候,才能體現出屬下的價值啊。而且現在這個時候,是最為緊要的。隻有將岐州治理好了,大人您才能在涇州站穩腳跟啊。”許敬宗深吸了一口氣,這才搖頭晃腦的說道,“屬下也不是一定要做多大的官,手裏有多大的權利。可屬下就是做一番大事業,隻有這樣,才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啊。”
楚元明白,許敬宗和他幾乎是兩種人。
楚元自己是能偷閑就偷閑,能摸魚就摸魚;可許敬宗則是會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這都是各自看待生活的方式,也說不上哪個比哪個好,哪個更高級。
“看你說的,好像沒有你這麽拚命,本官的涇州刺史就坐不穩了似的。”
“大人,屬下鬥膽,和您說幾句過分的話。”
“請說,這都是咱們私下裏聊天,出得你口,如的我耳,不會有第三人知道的。”
“那涇州原本是逆賊羅藝的封地,可自從他在貞觀元年造反,被陛下平定以後,這涇州裏麵的水可就是很深啊。”
“就屬下知道的,涇州就有本地大族我大唐軍方,文官勢力,可謂是錯綜複雜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