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合格的後補

字數:3771   加入書籤

A+A-


    “嗯,這也是應有之意,朕自然會吩咐吏部,加緊挑選合格的後補官員。”
    文官們一下子都不說話了,而且看著楚元的眼神也突然變得熾熱起來。
    一州的官員死傷殆盡,現在要從候補官員中挑選合適的繼任者,那這將是多大的一塊蛋糕啊?
    如果能將自己的人多塞幾個進去,可不就是能牢牢的掌握住岐州地方的大權了?
    就算不是整個岐州,哪怕隻是一個郡也行啊。
    那如果真的要這樣的話,還要繼續彈劾楚元嗎?
    畢竟他是現任的岐州刺史,吏部就算是挑選後補官員,也要詢問和參考他的意見。
    可惡,為什麽這個混蛋不早點提這件事,這下子可被動了。
    “陛下,臣以為,楚刺史雖然有小過,可其畢竟年輕,兼且還是一心一意為了我大唐,些許小節自然不應該阻礙其繼續為大唐效力。”
    “臣附議。”
    “臣附議。”
    “諸位愛卿,你們剛剛可不是這樣說的。”
    “陛下,臣……”
    然後一眾文官們就聽李世民說道:“楚元,你身為岐州刺史,對於候補官員的人選自然也有著話語權。和朕說說,你有沒有什麽想法和建議?”
    “陛下,臣是這樣想的。”楚元先是瞄了一眼那些文官,然後朗聲說道,“臣以為岐州和涇州臨近突厥,因為連年的征戰,其地方貧困也是和這個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臣以為應該將岐州和涇州單列出來,形成一個新的區域劃分。”.
    “哦?這倒是一個很新鮮的想法。那你有什麽建議呢?”
    “臣以為,可以將岐州和涇州列為軍州。在這二州大量開辦軍工作坊,以此來振興當地經濟和民生。”
    “以軍工作坊帶動地方經濟,這倒是個很有建設性的想法,可以考慮。”
    “陛下,臣有異議。”一個文官站了出來,大聲說道,“臣以為,此事不可行。”
    說話的是吏部文選司郎中鄭秋,這個職務可以說是天下第一肥缺,位卑而權重。
    “哦?鄭郎中有什麽想說的嗎?”
    “陛下,臣對於發展岐州涇州兩州的地方經濟和民生沒有二話,可卻覺得依然有些不妥。如果將作坊置於此二地,那如何保證作坊所產的軍械質量?”
    “而且二州靠近突厥,如果我大唐的精密軍械製作方法泄露出去,那豈不是會成為千古罪人?”
    實話實說,鄭秋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中原王朝對於遊牧民族的優勢一向就在於其科技樹的攀爬程度更高,如果大唐的那些精製鎧甲弓弩製作方法真的泄露出去,那可謂是一場大災難。
    因為鄭秋的話言之有理,所以李世民也不得不考慮這個可能。
    “岐州刺史,鄭郎中的話你也聽到了,你有什麽看法?”
    “臣也以為,鄭郎中所言十分有道理。”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的是,楚元居然沒有反駁鄭秋的話,而是表達出了讚同的意思。
    “臣也以為,我中原王朝的不傳之秘決不能讓那些突厥人學到,然後反過來對付我們。所以,臣的想法就是,可以將岐州還有涇州合署辦公,然後……”
    “實行軍管。”
    “軍管?”
    “是的,陛下。以軍方替代當地的行政官署,這樣一來,中間環節少了許多,自然也就減少了泄密的可能性。而且保密的職責,可以交給晉陽公主的皇城司來專職負責。”
    “陛下,岐州刺史此言簡直是極為荒謬,我大唐立國數十年來,從未有過這樣的事情。臣以為,岐州刺史隻是想要攬權,將岐州和涇州從我大唐的管轄之中獨立出去!”
    鄭秋差點沒給氣死,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的理由居然能被對方給借用,而且還曲解成這樣。
    容易泄密,那就不要文官參與進來了,都由我們武官集團負責,這樣自然就可以減少許多的中間環節。
    這樣一來,泄密的可能性自然就小的多啦。
    而且楚元這話裏話外的意思,還有指責他們文官集團人員臃腫,辦事效率低下,兼且還有裏通外族的嫌疑,這讓鄭秋和一眾文官們如何能忍?
    可惡啊,剛剛我們還收回了自己的彈劾,為你說好話呢,你就是這樣報答我們的嗎?
    “陛下,臣以為岐州刺史年紀幼小,絕不可當此大任,臣請陛下,將岐州刺史調往其他衙門任職。”
    “臣附議。”
    “臣附議。”
    李世民對於這些文官的話簡直都無語了:剛剛說他罪大惡極的是你們,然後說他年紀小,不應該被苛責的也是你們,現在又是你們說他年紀小,應該任命其他職務的還是你們。
    到底能不能給朕一個準話,你們到底是想要怎樣?
    武將們看著這些醜態百出的文官們的樣子,一個個是樂不可支,看著他們的眼神中也滿是戲謔。
    “看看,都看看嘿。看這些平日裏道貌岸然的大人們,現在都是一副什麽樣子。”
    “哈哈,不用你說,我們早就都看到了,簡直是太可笑了。”
    “這可是難得一見啊,老夫可要好好欣賞一下,這些文官們的表情。今晚佐酒的菜肴就省了!”
    “哈哈哈,真是笑死人啊。”
    文官們自然也聽見了武將們的議論聲,不過他們現在已經沒有時間管這些了,一個個義憤填膺的先後開口,痛楚建立軍州的種種不利。
    而且還有人說這是楚元的意圖不軌,要求李世民一定要將其嚴懲的。
    隻不過楚元並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搶在所有人前麵說道:“陛下,今有阿史那賀魯之女,阿史那乙瑛意圖率領本部內附我大唐,還請陛下決斷。”
    李世民裝出了一副才知道的表情,大喜過望:“居然還有這種事,這阿史那乙瑛身在何處?”
    “回陛下,阿史那乙瑛正在殿外等候。”
    “快宣,快宣。”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打斷了文官們的彈劾,一個個是麵麵相覷。
    阿史那賀魯部?
    這個名字好像在哪裏聽到過,阿史那賀魯……
    那不是前些日子被楚元給殺掉的那個西突厥的大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