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誅心之言

字數:3392   加入書籤

A+A-


    “父皇,您說歸說,這種誅心之言可不要隨便說,會嚇死人的。”
    “哼,難道朕說的有問題嗎?你這位好駙馬,擅殺地方士紳,兕子你是知道朕當時花費了多大的力氣才把那幾家門閥安撫下來。”
    看到楚元望向自己,晉陽點了點頭,老老實實地說道:“駙馬,父皇所言句句屬實的,並沒有故意嚇唬你。當時晉陽王氏本家的族長都親自來到了長安,父皇費了很大的力氣,許諾了很多的好處才讓他們沒有繼續為難你。”
    “兕子,你不要與他說。”
    “陛下,臣知道這件事給陛下增添了些許的麻煩,隻不過臣當時確實也是沒有別的辦法。”楚元心中對於李世民還是非常感激的,他知道如果不是李世民一直力挺自己,就憑殺光了岐州王氏全家這條罪名估計就夠他死十次還能拐個彎的。
    “你有什麽迫不得已的苦衷,那王家能逼得你走這樣一條險路?”
    “陛下請給臣一個當麵解釋的機會。”
    “好,朕就聽你解釋,看看你到底能說出什麽花來。”
    “事情是這樣的……”楚元就把當時的情況,以及王家和突厥人勾結的事情一五一十的敘述了一遍。
    雖然他在之前的奏折裏也提到了這件事前後的詳細經過,可那畢竟不可能說的太詳細,許多的細節問題必須要當麵才能說清。
    “陛下,您不知道。雖然臣擊退了突厥人的偷襲,並且獲勝,可還是在岐州造成的一定的負麵影響。那些好不容易逃過了虜瘡之劫的百姓們又開始擔憂會不會被突厥人襲擾,當地的恢複工作的進程是大大的被拖慢了。”
    “臣為了岐州地方,也為了給那些百姓們信心,為了讓他們能夠對於臣,對於大唐有信心,才迫不得已的這樣兵行險招,還請陛下明鑒。”
    “兒臣雖然沒有跟隨在駙馬身邊,可也能從駙馬剛剛所言中感受到他的處境,此舉確實是最好,也是最快就能奏效的法子。如果父皇要處罰駙馬,那就請連兒臣一起處罰了吧。”
    說著,這夫妻二人一起跪倒在地,低頭不語。
    李世民:“……”
    兕子,你變了啊,你現在居然和你駙馬一起來“逼迫”朕了。
    哎,當年那個溫順乖巧的兕子去哪裏了,能不能還給朕啊?
    不過李世民雖然是心中吐槽,可他剛剛也隻是為了嚇唬嚇唬楚元,讓他以後行事不要再如此的魯莽這也不是當年的爭奪皇位,流血畢竟是下下策,攻心之計才是王道。
    而且楚元這樣一刀下去,雖然心裏痛快了,可後續的麻煩事太多,收拾起來太過麻煩。
    “兕子,你起來吧……好吧好吧,朕不處罰你的駙馬,你可以起來了。”
    “是,多謝父皇。”
    一邊對著楚元做了個鬼臉,晉陽一邊站了起來。
    “你啊,雖然每次都能給朕立下大功,可同時又能惹下同樣的大禍來。讓朕都不知道是獎賞你,還是處罰你的好。”
    “陛下,臣一心一意,忠於大唐,忠於陛下。就算做了些錯事,可臣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還是不要處罰了吧?”
    李世民被這小子的話差點沒給氣樂了,哪有這麽給自己開脫的?
    “哼,你的臉皮倒是真的夠厚。至於你說的一心一意,未必見得吧?你帶兵剿滅了岐州王家,雖然嘴上說的好聽,是為了大唐,為了百姓。可你心中就沒有一點順帶泄私憤的想法?”
    “陛下,子曾經曰過:論跡不論心,細節問題就不要在意了。”
    “哼,至聖先賢的話語你也敢篡改,如果讓那些文官聽見了,又該不依不饒了。對了,說起這個,朕倒是有個問題想要問你。楚元,你給朕一個切實的答複。”
    “請陛下明言,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說起來,你的出身也是讀書人,可為什麽朕觀你卻與那些文官們好像有著生死之仇一樣?出身讀書人的你,不是應該天然就親近那些文官嗎?”
    “可如今呢,武將們將你視為了自己人,文官們卻幾乎都把你看成了卑鄙小人。你與朕說說,你這到底是什麽原因?”
    “這個……話說起來可就長了。”
    “沒事,朕有的是時間。”
    “陛下,您也是飽讀史書的,臣鬥膽請問陛下,您可知昔日的大漢朝是因何而亡的?”
    “這個……大漢朝亡於閹宦,朋黨。”
    “陛下,最大的原因就是,漢朝因強大而亡。”
    “嘶……”聽了楚元這話,李世民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氣,這個理由是他從來都沒有聽到過的,“你這個看法倒是頗為新鮮,給朕說說,你是怎麽想的?”
    “國恒以弱喪,而漢以強亡!”楚元先是拋出了這句明言,“陛下,西漢時期有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大將,將匈奴人打的節節敗退,不得不遠走他鄉。以致於他們發出了‘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這樣的感歎。”
    “而到了東漢時期,雖沒有可以比肩冠軍侯霍去病的人,可也有著班超等人物的存在。可謂是將西域諸國收拾的服服帖帖,為大漢朝之命是從。”
    “可也正引為如此,大漢朝在這之後也就陷入了衰退,再也沒有能夠翻身再起。”
    李世民在腦中思索了一下東漢的曆史,卻是驚人的發現,事情果然和楚元所說的一樣。
    在達到了國力和疆域的最頂點後,東漢就開始了迅速的衰落與下滑,他是越想越覺得好奇,越好奇就越想要弄清楚其中的緣由。
    李世民可是有著勃勃野心的,他想要讓大唐成為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帝國,能夠千秋萬代的延續下去,所以他對於這樣的事情特別的在意。
    “朕為何以前從未想過這一點,到底是何原因,速速說來與朕聽。”
    “咳咳……陛下,那個站了這麽久了,有點累了。”
    “你一個年輕人,什麽都沒做就喊累?難道你是想要挾朕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