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極力爭取

字數:3775   加入書籤

A+A-


    “可是……福滿這次遠征我又沒做什麽,這樣做我覺得有點……”.
    “別怕,如果不是你極力爭取,也不可能為我們爭取到這麽好的封賞,所以你不用想那麽多,這都是你應得的。”
    晉陽想了想,也確實如此,於是理直氣壯的和楚元並駕齊驅,接受岐陽城中百姓的歡呼。
    入城儀式完畢後,接著就是慶功宴。
    楚元吩咐把繳獲來的牛羊肉都拿了出來,又拿出了所有的美酒,擺下了流水宴,以此宴請城中百姓對此天策軍將士上下都沒有一點反對,反正他們這次的收獲已經足夠他們過上一輩子衣食無憂的生活了。
    岐陽城全城陷入了狂歡之中,也不用管認識不認識,端著酒杯的就是好兄弟,結果弄到幾乎一大半的人都被喝倒了,到處都倒著醉漢。
    楚元索性也不管這些了,隻是和軍中將士盡情的暢飲,一直到失去了意識。
    ……
    “唔,頭好疼。”
    用蒸餾法釀造出來的酒就有這麽一個缺點,宿醉之後頭疼的讓人恨不得把腦袋劈開。
    揉著腦袋,楚元坐了起來,摸了摸身邊,伊人已經不知道何處而去。
    “兕子,兕子?”
    “駙馬,你醒啦。”晉陽從門後探出小腦袋來,隨即進屋,手中還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喝了它吧,駙馬,這是我給你坐的醒酒湯。”
    “喲,幾月不見,我的兕子手藝見長啊。”
    喝了一口,酸酸的,很是提神醒腦,腦子裏的疼痛也減輕了許多。
    晉陽隻是溫婉笑著,並不回答,等楚元一口口的喝完了湯,她接過湯碗這才接著問道:“駙馬,你這幾月一直在草原上嗎?”
    “是啊,對了後麵的事情還沒給你講呢。”
    然後,楚元摟著晉陽,將這三個月裏在草原上轉戰千裏的事情講述給她聽。
    晉陽聽的十分仔細入神,不時的提出一些疑問。
    這一講就是差不多兩個時辰,聽完了以後晉陽才拍著胸膛,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真是嚇死人家了,原本還以為駙馬你們在草原上是任意馳騁,想不到其中還有著這許多波折。”
    “是啊,原本我們的準備也不是很足,結果還遇到了沙塵暴,那大風刮的,幾乎連人都能卷走。要不是有阿卜杜拉的及時提醒,我們的損失恐怕還要大一些。”
    “所以,駙馬你最終還是讓他占了一些便宜?”
    “傻妞,那可不叫占便宜。這叫做互惠互利。”捏了晉陽的鼻子一下,楚元接著說道,“不管怎麽樣,這交易也不是一錘子買賣,如果一下子弄的太狠了,對以後的交易也不是什麽好事。”
    “我就是覺得,那阿卜杜拉並沒有說實話,他肯定賺的要更多,肯定不像他跟你哭訴的那樣。”
    “瞧你這話說的,人家當然要賺錢了,不然你以為他跟著我們在草原上晃蕩什麽呢?”
    “嗚……”
    一聲號角長鳴,雄渾的聲音在遼闊的草原上遠遠傳開。
    聽到這個聲音,兩隊剛剛還廝殺的不可開交的兩隊人馬迅速回歸本陣,形成了兩個齊整的隊伍。
    兩個方陣,各一千人,都騎在雄駿無比的戰馬上。
    不同的是,左邊一隊人馬甲胄鮮明,鞍鞋齊備,左手刀右手盾,背著神臂弓。
    右邊一隊人馬,使得都是重型騎槍,肩上也斜挎著機弩,手中的長槍鵝卵粗的槍杆,因為浸泡過桐油的原因,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長約近兩丈,殺氣騰騰。
    楚元全身甲胄,麵孔被麵甲所遮掩,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身後則是兩個掌旗兵,兩杆大旗一麵寫著天策軍三個白底金字;另一麵則是一個大大的“楚”字。
    兩隊人馬都是緊緊的盯著楚元,等待他做出判決。
    “今年秋日狩獵,以……”楚元一邊說著,威嚴的目光一邊掃過了他們,“神機營將士為主。”
    “吼!吼!吼!”
    右邊的那一隊頓時爆發出了歡呼聲,左邊的隊伍則是一陣哀歎。
    “這下子又沒打過,回去要被父親吊起來打了。”
    “我就納悶了,咱們怎麽就是打不過他們呢?”
    “廢話,還不是因為有你個廢物。”
    “程處默,我跟你誓不兩立!”
    “夠了,都閉嘴。你們是把節帥說過的話都當耳旁風了,想關禁閉不成?”
    一聽緊閉,剛剛還爭吵的不亦樂乎的程處默和秦懷道立馬閉上了嘴巴。
    沒人願意去嚐試一下禁閉室的滋味,他們甚至都不敢去想。
    隨著楚元的一聲“各隊帶回”的吩咐,神機營和軍事學院兩隊人馬分別由各自帶隊的校尉領回。
    神機營那邊的將士們是一臉的興奮,一邊前進一邊小聲討論著即將到來的秋日狩獵;而軍事學院那邊則是垂頭喪氣,就好像被人給暴打了一頓一樣。
    “節帥,看來還是我贏了。”楚元身邊的薛仁貴咧著大嘴笑了起來,“老李,你還要加把勁兒啊!”
    李天祿翻了個白眼,雖然他心裏已經決定等回去了就好好修理一頓那些少爺羔子們,可在薛仁貴麵前他可不能認輸。
    “等著瞧好了,總有你笑不出來的那一天。”
    “哈哈哈,等到那一天,草原上早就沒有突厥人給我們練兵了。”
    薛仁貴哈哈大笑。
    現在距離遠征草原歸來,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大唐的變化可謂是天翻地覆。
    岐州和涇州建起了各種各樣的作坊,一年多的時間雖然不足以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工業體係,可在楚元的推動,以及李世民的大力支持下,依然是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
    現在岐州和涇州早就沒有了以前那種荒涼的邊塞城鎮的模樣,從西方來的大食以及各國商人都要經過這兩個地方,前往長安。
    岐陽和涇陽儼然成為了連接東西方商路的紐帶,不僅重要性與日俱增,就連繁榮程度也是一天一個台階。
    借著這個東風,楚元把水泥煉鋼玻璃以及釀酒廠都開設在了岐陽和涇陽,旺盛的用工需求,使得這兩個地方的人口越來越多。
    人口多了,其他行業自然也就多了,這麽一來,想不繁榮起來都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