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絕非兒戲

字數:3522   加入書籤

A+A-


    “陛下,軍國大事,絕非兒戲。不管陛下是發配臣,或者是真的需要臣,都請賜臣臨機專斷之權。”楚元等著的就是這句話,當即朗聲說道,“否則的話,處處掣肘,那就是諸葛孔明再世,也於事無補。”
    “你要臨機專斷之權,你該不會又在心裏盤算什麽了吧?你跟朕說說,你去了益州以後,打算怎麽做?也好讓朕有個心理準備。”
    “這個……臣不是不想說,隻是臣還不知道益州的情況如何。總要到當地去了解一下情況才行。”
    李世民仔細看著楚元的表情,看看他是不是在敷衍自己,不過卻隻看到了一臉的坦然:“也罷,朕就賜你臨機專斷之權。五品以下,但凡罪證確鑿,你可當即抓捕入獄。”
    “陛下,那五品以上呢?”
    楚元是毫不讓步地問道。
    李世民瞟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五品以上,還是要朕的批準才可以動。”
    要知道益州雖然是大行台的規格,可畢竟不是長安,他代理的行台尚書令也不過是正三品而已,至於其他的高級官員,則一般都是四品,而且也沒有幾個。
    如果真的讓楚元放手去幹,恐怕整個益州行台都剩不下幾個人了倒不是說楚元是張湯那種酷吏,實在是益州……
    “你這次去,可以帶兩衛兵馬,這是朕特許的。”
    “是,多謝陛下隆恩。那,臣能帶著公主同去嗎,您也知道公主她剛剛懷有身孕,如果在臣的身邊,也方便照顧。”
    “本朝慣例,難道你都忘了?至於其他的你也不必擔心,朕已經下詔請孫道長回來,有他照顧兕子,你不用擔心了。”
    “是,陛下想的非常周到,臣……遵旨。”
    “嗯,去了那邊好好幹,說不定朕會把你頭上的權知二字摘掉也說不定。”
    喝了口茶,李世民輕描淡寫的說道。
    皇帝這是什麽意思,這是鼓勵,還是威脅呢?
    直到率領著左武衛和金吾衛離開長安,楚元還在一直考慮這個問題。
    這次被共同派往益州的,還有左武衛大將軍程咬金和翼國公秦瓊他們將分別擔任益州大行台的兵部尚書和左仆射。.
    這二人也是李世民給楚元保駕護航的,他們擔任的是正職,而不是代理職務。
    也就是說,即便以後楚元卸下權知大行台尚書令的職責後,他們也會留在那裏,繼續著後續的對南詔國的征討。
    對於屈居於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之下,秦瓊是毫無怨言,而程咬金也隻是抱怨了幾句楚元知道這活土匪抱怨純粹是做給李世民看的,就是想多討要點好處而已,所以也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就在即將抵達益州大行台治所成都前的晚上,三人晚上在一起吃飯,程咬金就抱怨道:“我說,陛下任命你就直接任命好了,還非得弄什麽權知,這讓人怎麽辦事嘛。”
    秦瓊橫了他一眼:“這確實不怎麽樣,那你去找陛下說吧。”
    “嘿嘿,老夫就是叨咕一句,可沒想去找陛下。”程咬金嘿嘿一笑,然後看向楚元,“尚書令……”
    “程伯伯,你還是像以前那樣稱呼小侄吧。”楚元連忙打斷了他的話,“您這麽稱呼小侄,我可不敢接受。”
    “好,那老夫就照常稱呼你了。”程咬金順理成章的接受了這個意見,“你怎麽看陛下這個安排。”
    “程伯伯是要考校一下小侄嗎?”
    “就算是吧。”
    “小侄覺得呢,陛下也想任命小侄為正職的尚書令,隻不過小侄的年齡和資曆實在是有些不足,所以就先掛上權知二字,過渡一下。如果到時候小侄做的不好,陛下撤換人選也是順理成章。”
    “那如果是你做的好,陛下再把你身上的權知二字撤去,成為真正的行台尚書令,那也就沒人會反對了。”
    “還有一個深意,就是陛下肯定會這樣做。而且最近幾年我都會待在這邊,不會再回長安了。”
    “哦?”秦瓊意味深長的看了楚元一眼,“你是怎麽如此篤定的?”
    “因為陛下,在為將來做準備。”
    三個人不約而同的沉默下來,楚元的這句話意圖再明顯不過,李世民為將來做準備,那一定是在給太子李治鋪路。
    楚元的忠誠毋須懷疑,所以也是李世民為了讓他在外,李治在內,到時候皇權的交接可以平穩,不至於出什麽波瀾。
    就算是真的出了什麽事,到時候益州距離關內也很近,隨時可以引為奧援。
    “你能想明白這一層,那我們兩個老東西就算是放心了。”
    程咬金嘿嘿一笑,拍了拍楚元的肩膀:“本來陛下還怕你想不清楚,所以還暗示了我們一番。你既然自己就能想到,那我們也就省去了很多口舌。”
    將麵前酒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楚元臉上露出了笑意:“咱們這位陛下,可是走一步,看十步的主。他的安排不多想想也是不行啊。”
    他也很無奈,他也想簡單一點,可是碰上這麽事兒多的皇帝,他不想的複雜一點也不行啊。
    楚元感覺,這些年來他的隨機應變都是被逼出來的:李世民負責隨機,他負責應變……
    “對了,二位伯伯,現在可以告訴我,這益州到底出了什麽事吧?”
    李世民心急火燎的把他派到益州,肯定是這裏的行台官員出了什麽大問題,不然的話如果隻是想讓楚元作為李治在外麵的奧援,完全可以將他派到洛陽,擔任洛陽留守。
    那裏是關中的門戶,也更加重要一些。
    “到底還是瞞不過你的眼睛,這是陛下給的密旨,本來是要等你到成都再給你看的。不過這也沒什麽區別了,拿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楚元打開了密旨,隻是看了一眼就覺得有些觸目驚心。
    現在益州的右仆射蜀王李凡,勾結吐蕃,意欲自立。
    著楚元到成都後查清,如果確有此事,不必上報,可自行決斷。
    “蜀王李凡,想要造反?”
    這個信息量實在是有點大,楚元一時之間沒能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