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老老實實

字數:3561   加入書籤

A+A-


    原來這封聖旨是李世民發來,嘉獎楚元的,誇讚他臨危不懼,遇事不驚,頗有大將風範,特此將他權知益州大行台尚書令中的“權知”二字給去掉了。
    “奴婢恭喜大人,賀喜大人。年紀輕輕便已掌握一行台大權,未來的仕途可謂是一帆風順,前程似錦啊。”
    念完了聖旨,這內侍也笑嘻嘻的湊了上來,滿嘴的賀喜的話。
    “多謝內侍,這裏是一點心意,還請內侍不要見外。”
    說著,下人捧上來一盤金銀,那內侍看了,笑的眼睛都快沒了,接過了盤子,連聲道謝。
    “謝過尚書令大人,謝過尚書令大人。”
    “內侍千裏迢迢趕來,還請去喝茶歇息。”
    內侍又道了聲謝,被下人引著去休息了。
    看著手中的聖旨,楚元歎了口氣,這時候恰好聽到消息趕到的秦瓊看見了,笑著問道:“楚大人,何故在此歎息?難道大人覺得陛下給的官職小了不成?”
    楚元沒好氣的說道:“秦伯伯,您又來取笑小侄了。小侄歎息的是,這身上的擔子又重了。”
    “哈哈,你不是說過一句話嗎,叫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正好說明了,陛下對於你的期望甚高啊。不然的話,他怎麽會把一副副重擔,都交給你呢?”
    楚元勉強一笑:“秦伯伯你就別取消小侄了,這樣的重擔……可是能壓死人啊。”
    “我說,你才二十歲的年紀,才是大好年華,怎麽老氣橫秋的,就和我們這些老頭子一樣?”
    原本的秦瓊身體虛弱,幾乎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可現在的他卻是精神矍鑠,仿佛一下子煥發了第二春一般。
    這其中自然有楚元為其調養身體的原因,可也和這老頭天生的性格樂觀有著關係。
    看到楚元的情緒不知道什麽原因有些低落,將他視為自己子侄的秦瓊坐了下來,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別想這麽多了,既然陛下讓你坐在這個位置上,那就一定是有著他的考慮。你也不用關這麽多,按照陛下給你鋪好的道路前進就可以了。”
    “哎,秦伯伯。你是不知道我在擔心什麽,小侄這身上的官職越來越大,權利也越來越大,我倒不是在擔心陛下,而是在擔心……”
    秦瓊神色一凜,看了看左右無人,這才低聲問道:“難道你擔心的是太子?擔心功高震主?”
    “哎,咱們的這位太子,胸懷可沒有陛下如此寬廣啊。”
    說到這裏,楚元和秦瓊都不約而同的沉默了,一時之間久久無語。
    “你也別生悶氣了,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想這麽多也沒用。”秦瓊拍了拍楚元的肩膀,“倒不如考慮一下現在,如何夯實自己的根基。不管怎麽樣,就算是真的出了什麽事,也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秦瓊離開了,楚元對於他的話倒是頗為不解。
    夯實根基,以求自保?
    難道秦瓊的意思是讓他自己來個割據一方,對抗朝廷不成?
    想不到啊想不到,這秦瓊居然還能有這樣的心思。
    楚元想了想,也就釋然了:秦瓊確實是忠心,可他的忠心是對於李世民的。
    至於李治……那可就不一定了。
    反正在秦瓊的心中,現在的太子李治,絕對是沒有楚元有份量的。
    接下來的幾天裏,楚元也在考慮秦瓊的話,不過他一直都有些想不明白的是,如果真的要按照秦瓊所說的去做,那他的勝算究竟能有幾分?
    以一個益州大行台,最多再加上岐州和涇州,能抵抗的了整個大唐嗎?
    就算是自己手眼通天,將想地方的力量都統合起來,完完全全的攥在手中,那也實在是有些勉為其難了。
    楚元越想越是心驚,他的思緒發散,很快又想到了其他的事情。
    當然了,如果是李治不會對付他,那自然最好,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啊。
    到時候李世民駕崩,李治繼位登基,那他和武則天的事情也就沒人能夠阻攔。
    到時候,那個野心比天大的娘們得勢了,自然要剪除忠於大唐的臣子,那武則天第一個會對付誰呢?
    自然就是天策上將,自己的好老婆,晉陽公主了。
    不說別的,就算是兕子掌握著天策軍,和自己夫妻情深,又對李治有著頗大的影響力,那就絕對是武則天的眼中釘,肉中刺。
    如果她想代李唐皇室,成就九五之尊,那如果不除掉兕子,她就無論如何也別想得逞。
    更不要提,作為晉陽駙馬的自己,還手握大權,甚至可以影響大唐的居士林。
    這樣一來,自己和武則天還有李治也就沒有了可以共存的基礎,發生衝突幾乎是在預料之中的事情。
    看來,隻要自己不想束手就擒,坐以待斃,想要保住全家人的性命,就注定要和李治還有武則天會有一場爭鬥。
    看來,自己已經被逼著走到了絕路啊不對,不是被李世民逼著走上了絕路,因為原本曆史上的那些李唐宗室也大部分都是老老實實的,可卻依然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想明白了這些,楚元的心中反而釋然,反正注定已經如此了,那再想那麽多也都是於事無補,反而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幸運的是,現在是貞觀二十年,自己還有幾年的時間進行準備和布局。
    不管怎麽樣,都會受到忌憚和猜忌,那索性就繼續增強自己的實力,讓自己的實力達到一個讓朝廷,讓李治和武則天都不得不三思而行的地步。
    戰略目標已經確定下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楚元在益州大肆安插親信,並且在左武衛和右金吾衛中培養忠於自己的士兵和軍官。
    而察覺到了他這些做法的秦瓊,卻是好像突然間瞎了一樣,什麽都看不到,就由著楚元去折騰。
    到了後來,甚至還有意無意的給予楚元方便,讓他沒有阻力的掌控兩衛兵馬。
    而楚元也打定主意,要將益州打造成自己的“獨立王國”,將幾乎所有能拿出來的,先進的生產製度和所有的先進工具都拿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