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意見

字數:4551   加入書籤

A+A-


    仲夏夜涼,月色朦朧。
    一個人影步履蹣跚,匆匆離開李家大宅,踏著月光而行,向藍田縣衙奔去。
    縣衙公堂。
    火紅的燭光將堂內照得明亮,朱紅色的桌麵一塵不凡,映照出元姚愁悶的麵容。
    一日的搜尋,縣衙前院後院角角落落,都翻了個底朝天,可連證據的半點影子都沒摸到。
    元姚甚至懷疑程咬金戲耍了自己,藍田縣令壓根就是清官一位。
    “元侍郎,門外有人求見,是楚元,李小郎君。”..
    一個官兵抱拳施禮,沉聲說道。
    元姚陡然起身,道:“本官先避一避,你來應付。”
    不過一會,楚元走入公堂,麵容沉穩,帶著淺笑。
    楚元並未多言,伸手從懷中掏出厚厚的紙張,輕輕的放在桌麵上。
    官兵先看了看紙張,又詫異的望著楚元。
    “李小郎君,這是何意?”
    楚元轉身離開,隻留下兩字:“證據。”
    一陣沁人心脾的涼風襲來,吹的桌麵上的紙張沙沙作響。
    元姚從側門出來,捧起紙張,粗略一看,麵容驟變,浮現震驚之色,抬起腦袋,滯滯的望著楚元的背影。
    那一刻,元姚仿佛看見一圈光暈圍繞著楚元周身,散發著令人折服的氣息。
    紙張其實是一封賬本,詳細記錄了洪揚受賄,行賄的人名,錢財。
    數額頗大,難以估量,牽連甚廣,下至平民百姓,上到朝廷大官……
    觸目驚心,動人心魄。
    甚至,其中有幾位受賄的官員,品級比他還高上不少。
    元姚意識到,這件事已經不是他能處理的。稍有不慎,便會引火上身,自焚於世。
    雖然是替皇上辦事,但他也懂得分寸。
    並未因找到證據興奮不已,魯莽行事。
    他收好賬本,妥善的保管起來,準備明日再上報給當今聖上。
    如此做,才最為妥當。
    明月高懸,街衢空寂。
    楚元踏月而行,走在藍田縣的街道上,縷縷清風揚起前額發梢,顯出舒笑的麵容。
    翌日,清晨。
    李家府宅,李世民緊攥著一封賬本,臉色陰沉,雙目燃起熊熊怒火。
    那賬本正是昨夜楚元送到縣衙的那本,今日一早,元姚覺得事態重大,急忙將賬本交給了李世民。
    “皇上,您準備如何處置洪揚?”
    元姚察覺到了李世民的憤怒,語氣頗為謹慎。
    李世民長袍一揮,將賬本扣在院落石桌上,喝道:“即刻收監入獄,從重處理,你來辦這件事。”
    “可……”
    李世民擺了擺手,道:“朕知道牽連的人很多,先將洪揚收押,其餘的人,還得從長計議。”
    李世民想通過此事,來一個殺雞儆猴,讓其餘的貪官收斂著點。
    元姚施禮後,離開李家府邸。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就這麽一個藍田縣的小縣令,勢力都已經滲透到朝廷核心,三省六部皆有人脈,將官官相護的行為,貫徹的淋漓盡致。
    雖然受賄的都是一些小角色,翻不起大風大浪。
    可從中反應出朝廷腐敗,官員墮落,政治環境極為陰暗肮髒,整個大唐帝國處在岌岌可危之局麵。
    元姚得到李世民的指示,也不再畏手畏腳。
    前腳剛回到縣衙,氣都還沒喘勻,就下令捉拿藍田縣令。
    洪揚察覺到風聲不對,砸開軟禁房屋的軒窗,欲要畏罪潛逃,遠走高飛。
    隻是還沒離開藍田縣,便被追擊而來的官兵團團圍住,五花大綁後,丟入了監牢。
    元姚提筆書寫了封告示,列舉出洪揚一樁樁罪證,公示街頭,讓藍田縣的百姓認清了洪揚的肮髒嘴臉。
    正午時分,李家府邸。
    輕快的夏風透過軒窗,拂進正堂內。
    不知是慶祝什麽,午飯極為豐盛。
    黃的雞肉,紅的豬肉,白的魚肉,翠綠青菜,濁白土豆皆皆有之。
    彌漫開來的香味,便讓人心神難耐,垂涎欲滴。
    楚元和李世民相對而坐,其樂融融的吃著飯菜。
    “元兒,藍田縣令被京城來的元大人查了,你聽說了嗎?”李世民不經意間問道。
    楚元臉龐閃過一絲狡笑,道:“今日最大的事情莫過於此,我當然知道。”
    “那你認為接替縣令的人,應該具備什麽樣的資質?”
    李世民雙目一凜,期待著回答。
    楚元放下筷子,眉頭輕皺,不解道:“老頭,你問這個做甚?”
    李世民收回目光,打著哈哈,道:“這……這不縣令下台,我從前軍中那好友深受重用,皇上將此事交托於他,他又愁苦沒有人選,與我訴怨。”
    “我便想著,同你問問,畢竟你在此有年頭,對這裏比我們更了解。”
    洪揚下台,藍田縣令一職便空了出來。
    反正早晚都要安排人上去,李世民便準備打探楚元的意見。
    如今這情況,怕是沒戲了。
    “依我之見,因該選一位有真才實學,品行端正,人格正直,一心為百姓做實事的人。而朝廷,也要唯才是舉,隻要有能力,不論出身,年紀,都要重用。”
    李世民臉色詫異,冷不丁被驚到了。
    細細一想,楚元說的不無道理。
    唯能力論,無論是何出生,是何年紀,隻要有才,皆要重用。
    那樣,朝廷的風氣必定改天換地,清清朗朗。
    李世民輕輕一笑,道:“元兒,你天資聰慧,能力過人,難不成就不想當官?”
    “不想。”
    楚元毫不猶豫,斬釘截鐵,脫口而出。
    以楚元的本事,他若想要做官,還不是輕而易舉?
    可穿越至此十餘年,他絲毫未動這方麵的心思。
    現如今的生活,悠閑,自在,無拘無束。
    何必為了那肮髒的權利,微薄的薪水,替朝廷拋頭顱,灑熱血,自找苦吃。
    楚元繼而說道:“原因有二,一是我隻會空說,不會做事,二是悠閑慣了,心中已無鬥誌。”
    李世民爽朗一笑,道:“不當官也好,做個平民老百姓難得自在。”
    嘴上這麽說,可心裏卻認為楚元是在藏拙,卻也沒有在意。
    “那藍田縣十裏八鄉中,有沒有品格,能力極佳的人,能勝任藍田縣令一職?為父近日才回來,頗為好奇。”
    楚元摸著下顎,若有所思想了一會。
    突然,眼前一亮,腦海中浮現出一個青袍青年的身影。
    “百米之內,皆有結果。府中便有一人,博學多識,品格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