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爽快之人

字數:4399   加入書籤

A+A-


    翌日,清晨時分。
    天色漸亮,遠處山頭升騰的白色霧氣,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異常的朦朧,至有情味。
    初秋時節,天氣轉涼。
    早晨的空氣略微有些寒冷,樹葉隨著一陣涼爽的輕風,孤零零的飄落下來。藍田縣,籠罩在一股秋天獨有的寂寥氣氛中。
    楚元早早的起了床,此時正在院落中做著廣播體操。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正當這時,門外匆匆跑來一位家仆。
    “公,公子,不好了……”
    家仆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捂著腰杆直喘氣。進門時太過於著急,腳下不穩,直接摔倒在地。
    楚元停下了動作,眉頭輕皺道:“慌慌張張的,什麽事兒?”
    家仆喘了幾口粗氣,把氣捋順了,道:“門外來了兩人,自稱是史部尚書杜如晦杜大人。”
    來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還真就來了。”
    楚元嘴角一咧,不由的笑道。
    緊接著,立馬吩咐家仆收拾正堂,將飯菜端上來。然後徑直離開,向大門走去。
    李家府邸,宅門外。
    “父親,我們這麽唐突的上門,李小郎君會不會……”
    杜荷話未說完,杜如晦老謀深算的一笑:“放心,楚元肯定也在等著我們。”
    “這小子忒聰明了點,知道為父在朝廷有點地位。便將造鹽之事透露給你,為的就是讓為父上門拜訪。”
    正說著話,宅門裏拋出來一個人,正是李訓。
    “杜,杜大人!”
    楚元故作驚訝,連忙施禮道:“杜大人登門寒舍,真是三生有幸啊。你有什麽事兒托人招呼一聲,應該我去您府上才對啊。”
    看著楚元明知故問的模樣,杜如晦笑道:“李公子,這件事兒恐怕……”
    “人多眼雜,咋們進去再談。”
    楚元不卑不亢,托手道:“請!”
    三人步入宅邸,沒一會熱,便到了正堂。
    隔著老遠,一股飯菜香氣就飄散出去。
    杜荷聳動著鼻尖,咽了一下唾沫,不禁問道:“什麽味道,竟然如此的香。”
    正堂之內,一方檀木大桌上,擺放著一口銅色大鍋。
    鍋內沸騰的紅色湯汁,散發著辛辣味道,無比刺激著味蕾。但凡聞到的人,都會止不住的吞咽口水,感歎世間還有如此開胃的味道。
    “李公子,這為何物?”
    楚元淡淡一笑,招呼著兩人坐下,輕聲說道:“火鍋。”
    “想必兩位都未吃過,就別客氣了,動筷子吧。”
    杜荷早已經迫不及待,從鍋內挑起涮好的羊肉,放入口中,一臉的滿足表情,讚歎道:“口感極為巧妙,味道甚是美味。”
    見狀,杜如晦半信半疑的挑起一塊羊肉,吃完之後不由的露出笑容。
    半個時辰過去,楚元見兩人吃的差不多了,便吩咐家仆撤了碗筷,從懷中掏出一張泛黃的紙張,嘴角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笑。
    “杜大人,李某鬥膽猜測,你是為了造鹽之法來的吧。”
    杜如晦點了點頭,道:“正是。”
    “這造鹽之法極為先進,若是能為國所用,將能解國庫的燃眉之急。李公子,朝廷有意與你合作,隻是……”
    杜如晦停頓片刻,道:“隻是這五五分賬是否欠缺妥當?”
    “製作與售賣皆是朝廷所為,你隻提供了方法就要分走一半的錢,天底下可沒有這等好事。”
    聞言,楚元並未慌張。
    他早就猜到杜如晦會這麽說,一點也不意外,隻是淡淡一笑,將手中紙張抖了一抖,道:“杜大人所言不虛,但若是沒有這製造之法,製作和售賣隻是一場空談。”
    “考慮到大唐目前狀況,我身為大唐子民,理應盡一份力。我退一步,四六分賬,讓朝廷多賺一份錢,爭取早日富強起來。”
    話音一落,楚元將手中紙張拍打在桌麵上,笑道:“上麵便是造鹽之法。”
    杜如晦眼神一亮,抬手伸向桌麵。
    “且慢,杜大人,這法子你還不能拿走。”
    “畢竟是關乎到合作,你是否應該回去稟告一聲。待談妥之後,我定將製造之法雙手奉上。”
    聞言,杜如晦點了點頭,道:“李公子說的有理,本官唐突了。”
    “多謝李公子款待,本官這就回去稟告,告辭。”
    杜如晦站起身子,施了一禮。
    “慢走不送。”
    楚元回了一禮。
    臨走時,杜如晦突然想到了什麽,轉過身去,道:“李公子,這造鹽之法事關重大,千萬別透露出去,免得造小人惦記。”
    “多謝杜大人提醒。”
    杜如晦兩人離去,楚元正準備繼續鍛煉時。
    門口又折返回來一人,不是別人,正是杜荷。
    楚元不由一愣,問道:“杜兄,令尊可是有要你交代的事兒?”
    杜荷搖了搖頭,壓低聲音,道:“我父親沒事,是我有事。”
    “你?”
    聞言,楚元更加疑惑。
    杜荷一副自來熟的樣子,拉著楚元就到了一邊,一臉的笑意,道:“李兄,昨日那火坑……你也知道的,進來氣溫轉涼。再過不久,就要進入冬天……”
    話未說完,楚元就已經猜到他的意思。
    不由的爽朗一笑,從懷中又掏出來一張紙,道:“好說,好說。”
    “這邊是火坑建造之法,你回去之後,按照圖紙建造。如果又不懂得,隨時可以來問我。”
    杜荷眼神一亮,收下了圖紙,笑道:“李兄真是爽快之人,你這朋友,我交定了!”
    “區區小事,不值一提。”
    望著杜荷離去時興奮的背影,楚元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
    藍田縣幾十裏開外,一座雄踞一方的巨大的城池長安城。
    杜如晦前腳從李宅出來,後腳就騎上高頭大馬,一刻也沒耽誤,徑直奔向長安。
    大明宮,紫宸殿。
    一個太監半彎著腰走了進來,跪倒在地,道:“皇上,史部尚書杜如晦在門外求諫。”
    杜如晦?
    李世民正看著奏折,前幾日待在宮外,堆積的奏折足有一座小山那麽多。.
    所奏之事,近乎全是各地缺錢,求國庫撥款賑濟災民。現如今,國庫那還有錢?
    “讓他進來。”
    沒一會熱,風塵仆仆的杜如晦大步踏進殿內。
    瞧著杜如晦的模樣,李世民問道:“克朋,你這才從哪兒回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