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發雷霆
字數:3876 加入書籤
“兄長未免有些太小看我的膽量了,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下藥的人而已,我又怎麽會害怕,不過我不理解為何兄長你要把他綁在此處。”
“為何不扭送官府?”
麵對這樣天真的李承乾楚元還是不忍心告訴他當下大唐的官場有多黑暗。
“既然你說想把他扭送官府,我這個當兄長的怎麽的也會讓你如願不過扭送官府之後,適合處境就需要你自己承擔,如何?”
李承乾才不怕呢!
更何況他父皇曆經圖治三年有餘,大唐朝廷上下對於這種打家劫舍之人應該有詳細的法律。
他相信大唐的官員會給他一個滿意的答卷。
楚元看到李承乾這副信誓旦旦的樣子不忍心打擊他不過還是打算晚點在讓他弟弟經曆這些。
加快速度沒幾下就把碗裏的麵都吃完了,沒有繼續管李承乾。
楚元提著那人端著那盤兒被下了蒙,汗,藥的肉就要出去,臨走時還叮囑了一句。
“行,你先吃著為兄把它關到後麵的柴房去。”
李承乾餓壞了,在確認這碗麵是他哥做的沒有蒙,汗,藥之後,李承乾也就放心的開始吃,那樣子狼狽極了。
而帶著那人來到柴房的楚元卻主動解開了那人的繩子。
“我知道落草為寇非你本意我也知道世道艱難你需要謀生,不過在我弟弟麵前我絕對不可以做出任何讓他認為違法亂紀的事。”
“明年朝廷會下發良種,到時候隻要你們肯回去種地,明年會有一個好收成。”
“若是在這樣打家劫舍下去,唐朝的律法遲早會把你們抓住,屆時你再怎麽貧困,窮苦也不是理由。”
那人也不知道楚元所說是真是假,他現在隻知道他絕對不能被扭送到官府,若是到了官府等待他的可就真的隻有死路一條了,他還有婆娘,還有孩子需要養大他還不能死!
“小公子也不知道你到底是從何得到的消息,不過明年我會嚐試著回到地裏繼續種糧食。”
“若是真的能像你所說朝廷下發良種,而且這些良種真的能夠高產,我一定會把寨子裏的人全都勸去種地。”
楚元沒有再多言語而是擺了擺手讓那人走了。
在確定楚元沒有想要殺他的意願之後那人快速的走著。..
尤其在出了楚元的視線範圍那人就快速狂奔,仿佛後麵有什麽東西在攆他一樣。
而在確認那人離開,李承乾沒有吃完麵後,楚元拿起地上砍柴用的斧子,對著他自己的衣服就是狠狠劃了一道。
順手,還給斧子擺了一個好看的位置。
李承乾吃完麵之後趕緊奔著後院趕。
他想要看看那人到底老不老實,有沒有同夥,甚至如果楚元允許李承乾甚至想動用刑訊手段。
可當他趕到後院的時候,發現該所在柴房內的犯人不見了,隻留他兄長個一人倒在地上。
“兄長,兄長你怎麽了?”
躺在地上裝昏迷的楚元也沒想到李承乾竟然如此擔心他。
不過做戲做全套既然他都已經躺在地上了,那剩下的也得按著劇本演呢!
被李承乾抱住一顆腦袋使勁晃的楚元悄悄睜開眼,一臉驚恐的看向李承乾。
“他們他們還有同夥,我們需要趕緊走,若是等他們反應過來到時候我們就不安全了!”
李承乾聽到這兒也有些後怕,他們這一行人課都沒帶什麽護衛,一個個也就是三腳貓功夫。
“兄長不如我們還是先往洛陽走吧,有什麽辦法能叫醒他們的嗎?”
楚元想了一下還是不著急的。
“那人剛才走的時候說讓我們等著,三天內他必然回來。”
“你那二位兄長一天之內就會醒,明天早上我們早早就走,定然不會跟那些賊人撞到的。”
李承乾仔細一想也是這麽回事,現在暮色將晚,若是他們現在就走還是有些難的。
由於不確定李學生的到底有多重,李承乾也隻能攙扶著楚元。
難得見到李承乾如此聽話的時候,所以李尋也沒有表現出來,他其實沒什麽事兒,守護在一旁的暗衛,見到李承乾被忽悠成這樣,也是忍不住扶額。
由於現在隻有他這麽一個好人李承乾也努力肩負起了他的責任。
安置好楚元之後又去了杜構跟盧懷慎所在的房間,發現兩人睡的跟死豬似的李承乾也害怕了。
那蒙漢藥的威力竟是如此之大!
回到屋內的楚元打開窗戶對著那邊吹了好久的口哨海東青才過來。
匆匆寫了些什麽這才再次放他離開,而遠在長安的李世民見到楚元傳訊的紙條時已經是白天看過之後火冒三丈。
“胡鬧怎麽能這麽胡鬧呢?那大唐十道哪是他們現在這個年齡能輕易去探索的呢?”
在禦書房等待議事的房玄齡,杜如晦等人聽到這話就知道肯定是楚元那小子又幹什麽事兒了!
八成還是極其危險的,要不然皇帝也不至於如此大發雷霆。
“陛下不知何事引得您如此惱怒,說來與我們聽聽,或許我們有法子呢?”
長孫無忌不愧是能跟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能臣,麵對這樣的李世民他還敢上去擼虎須不得不說牛啊!
“李玄機那小子帶著杜構,盧懷慎,還有李承乾去觀察大唐十道了,說是過年前回來。”
“可還沒出關內道呢,就發現世道危險,他們這4個人前行是不可能的,於是向朕求助來了!”
杜如晦聽到李世民說話立刻咳了兩聲。
房玄齡也是聽的冷汗直冒。
帶著杜構和盧還事也就算了,那倆人充其量也就算作一個是重臣之子,一個是世家嫡子,若是死了也沒什麽。
可是李承乾那可是大唐的儲君啊!
“陛下,臣建議讓大軍跟隨過去。”
“太子安危開不得玩笑。”
如果說李世民最開始接到楚元文書時,他確實是這麽想的。
可是冷靜下來之後李世民再次想了想,發現這對李承乾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曆練。
大唐十道,每一道都有不同的風土人情,每一道裏麵都有地方招災,若是李承乾能就此改變一些習慣,也是一次值得的旅行,不過派誰前去確實是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