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回 林晴雯語出驚人,王熙鳳籌謀退步
字數:3686 加入書籤
院門打開,來的是王熙鳳和平兒兩個,小紅趕緊引著人進了晴雯的屋裏。
鳳姐的臉色並不好看,原本豁達豪爽的臉上失了笑意。
“晴丫頭,我是來鄭重感謝你的,”她神色有些落寞,“不瞞你說,為了給家裏挪借些銀子,我放了好些時候的重利債了。
不知道大太太如何就知道了,今個兒竟讓下人來為難我。幸好你提早讓小紅去報信,我才躲了出去,免得讓她們找沒臉。”
晴雯看著她搖搖頭,擔憂地道:“可是你這樣放債賺銀子的事兒並不保險,你不會不知道,官宦人家放重利債是犯王法的。萬一將來此事敗露,你將如何自處?”
“不會吧?”鳳姐遲疑道,“誰還敢找咱賈家的麻煩?二太太當年掌家的時候,不也是放債的?”
“所以,你跟璉二哥一成親,二太太就推說身體不好,把管家權給了你。她從中抽出身來,萬一東窗事發,可沒她什麽事。”晴雯淡淡地道。
“姑媽?”王熙鳳更加遲疑了,“姑媽不是看重我,才讓我管家的?”
“這事旁人不敢多說,二嫂子是咱們脂粉隊裏的英雄,口齒、心思比男人還強百倍。你細想想,當會想清楚其中關竅吧?”晴雯垂下眼眸,不想多說。
人家是親姑侄,晴雯要說王夫人心腸歹毒,暗算鳳姐,隻怕人家是不信的。
或許掉頭就去王夫人麵前說上一嘴,那她在賈家的日子怕是也要艱難上幾分。
平兒瞥了眼陷入沉思中的王熙鳳,歎氣道:
“往日我就常勸奶奶待下人寬些,給自己留一線。您自己怎樣為這府裏儉省,就算您給人家掙出一座金山來,遲早不是還得回那邊院子去?到那時,人家記不記得奶奶出了多少力,還不知道呢?”
王夫人將管家權交給了鳳姐,由著她放重利債,明知道這是犯王法的,東窗事發可不是小事,卻也不阻止她。
她撐住賈家,等寶玉娶了妻子,這管家權必定是要收回去,交給她的親兒媳的。
目前來看,她相中的就是寶釵。
所以,早早就跟薛姨媽造出了“金玉良緣”,為寶釵嫁給寶玉造勢。
而等寶釵嫁進賈家,王熙鳳這個管家權,嗬嗬……
王熙鳳又不傻,豈會想不明白?
所以,她明知道王夫人和薛姨媽有這個意思,卻寧願違背兩個親姑媽的意思,去附和老太太。
人前人後說的話,都有促成寶玉和黛玉姻緣的意思。
兩下裏的搏奕,誰又知道最終鹿死誰手?
晴雯看王熙鳳遲疑,索性再給她下一劑猛藥,於是道:“二嫂子現今放重利債,看似無虞。
可是常言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咱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誰敢說就能永保無虞?
一日倘或樂極生悲,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到那時,二嫂子被人抓了鐵證,可還能逃過王法處置?”
晴雯一字一句,不急不緩,話卻說得鏗鏘有力。
王熙鳳心神俱震,大瞪著鳳眼盯著晴雯,不可置信地道:“晴雯,你!你!你說的話,我聽起來怎麽這麽耳熟?”
對,你確實該耳熟!晴雯心裏歎道。
她說的,是東府賈蓉已故的媳婦——秦可卿,臨終時給鳳姐托夢時所言。
秦可卿雖是鳳姐名義上的侄兒媳婦,卻因兩人年歲相仿,她又頗有些見識,王熙鳳待她不比常人,兩人的關係甚為親厚。
曹公雖然出於不可言說的緣故,將秦可卿的死因寫成病故而亡,卻又不甘心地在各種批語上隱隱透露出,她是於寧國府天香樓上自縊身亡的。
不管她是如何死的,在她的魂靈將去未去之時,都曾給鳳姐托過夢,說過一些驚心動魄之語。
可惜,賈家事務繁雜,王熙鳳一直忙著處理雜事,早把她的一番肺腑之言拋到腦後去了。
如今晴雯不管不顧地將那些話又拋到鳳姐麵前,她終於又想起來了。
“耳熟嗎?”晴雯笑道,“我不記得曾經跟二嫂子說過這番話,隻是想告訴二嫂子,那重利債不可再放了,趁著能收手時趕緊收手吧。”
“嗯,嗯,我聽你的,立刻把放出去的銀子都收回來。”
鳳姐眼眸在晴雯身上又轉了一圈,細細地打量著她,“今個兒的事,再次謝過晴妹妹了。我還有事,得趕緊走了。”
“二嫂子跟我客氣什麽?你平常對我的好,我全記著呢。”晴雯笑著將鳳姐和平兒送出院門。
……
正月初一日夜晚,月亮隻是一道月牙兒,發不出多少光亮。
大觀園卻明燈高懸,照得亮如白晝。
鳳姐不顧得欣賞園子裏的夜景,隻管悶頭,走得快而急。
“奶奶,這是有什麽要緊事兒呢,走得這樣急?”平兒在後麵跟著小跑,微微有些氣喘。
“我想起來了,晴雯跟我說的那些話,東府蓉哥兒媳婦臨死時也跟我說過。咱們快回去,加緊辦兩件事。”
鳳姐腳步不停,邊走邊道,“第一件,叫旺兒把咱們放在外麵的銀子一分不落地全收回來,損失點子利息也無妨。日後,對我那好姑媽,咱們也得留一點心眼子。
第二件,叫林之孝家的去咱們祖塋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趁現在還能挪借出銀子來,能置多少置多少。日後祭祀、供給之費皆可出自此處。
蓉哥兒媳婦說了,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這祭祀產業連官也不入的。便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步。”
林晴雯不知道,她這一番話,不僅讓王熙鳳從此不再鋌而走險往外放銀子,而且讓她有了危機感。
目今尚且榮華,她開始思及日後,為日後之退步思謀了。
這也是意外之喜,賈家有她這番籌謀,將來大廈傾倒之時,子孫們也算有個著落處,不至於流落他鄉,甚至落草為寇,成為打家劫舍的強盜。
……
正月裏閑來無事,紫竹軒、作坊都沒有開業,田莊更不是農忙時,晴雯便歇下心思,也不做針線活兒了,每日便與姐妹們趕圍棋作戲,嬉戲玩耍。
虛虛晃晃過了七八日,這一日從藕香榭回到凸碧山莊時,卻見怡紅院的小丫頭墜兒,正在門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