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回 晴雯兩嚇趙姨娘,寶釵回府再謝恩

字數:4194   加入書籤

A+A-


    “這個死丫頭!”
    趙姨娘未等聽完就火冒三丈,“我在這屋熬油似的熬了這麽大年紀,又有了這個死丫頭和環兒,旁人踩我便罷了,她竟然也踩下我的頭去了。”
    說著說著,她眼淚鼻涕地哭起來,霍然起身,發瘋一般衝了出去。
    晴雯端著茶碗優哉遊哉地坐著,就見趙姨娘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衝了進來。
    李紈和探春急忙迎上去,晴雯好笑地搖頭,繼續穩穩地坐在那裏。
    探春和李紈好聲好氣地請趙姨娘坐下,趙姨娘卻並不坐,一指頭戳在探春額頭上,哭道:
    “這屋裏的人都踩下我的頭去了,姑娘不替我出氣,倒也跟著人一起來踩我,唉喲喲,叫我還怎麽活啊?”
    她也不嫌丟人的,一屁股坐到地上,捶胸頓足地放聲號啕。
    “姨娘這是做什麽?我哪裏踩踐你了?”探春氣道。
    “你別在這裝沒事人,現當著大家夥的麵,讓大家評評理。”
    趙姨娘抹了一把眼淚,鼻涕都蹭到腮幫子上了,“你現當著家呢,如今說一是一,說二是二,不該拉扯拉扯我們?你倒好,越發把我們忘了。
    你舅舅死了,大奶奶厚道,說給四十兩了,你不往上添加,反硬是要隻給二十兩,不是踩踐我是什麽?
    你個小蹄子,本是我腸子裏爬出來的,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不認親娘了!就算我沒了臉,連你又有什麽臉麵?”
    一屋子的管事媳婦都低垂著頭,勾著嘴角偷笑,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探春直氣得臉白氣噎,抽抽咽咽地一麵哭,一麵就要反駁。
    晴雯“啪”地一聲放下茶碗,幽幽地道:“趙姨娘,你可莫怨錯了人。這賞銀數是我定的,你來跟我理論理論?”
    她的聲音不輕不重,清清冷冷,卻如在趙姨娘耳邊炸了一個響雷。
    她一個激靈止住了哭聲,抹了抹眼淚才看清探春和李紈身後的晴雯。
    “晴……晴姑娘,我不敢,不敢!”
    “趙姨娘還不起來?”
    晴雯眼神冷冷地在趙姨娘身上瞥過,淡淡地道,“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做出這個樣子,不嫌丟臉嗎?還是打定主意來給我沒臉呢?”
    “我……不敢,不敢。”
    趙姨娘又連聲道“不敢”,手撐著地想起來,晴雯“啪”地一聲又墩了一下茶碗,趙姨娘“噗嗵”一聲又坐了回去。
    “趙姨娘,不管是我還是三姑娘說的,賞銀二十兩都是按照府裏的舊例來的,這講不到有臉沒臉的話上。
    這事剛過去不久,屋裏人都沒出去幾個,你聽了誰的挑唆,跑到這裏來胡鬧?”
    “這,這……”趙姨娘吱吱唔唔,不想供出吳新登家的來。
    “你不說我也知道,不就是那個吳新登家的嗎?她在這裏想看三姑娘的笑話沒看成,又跑去挑唆你來鬧。你也是個傻的,人家一說你就上,到底三姑娘是你的親閨女,還是那吳新登家的是你什麽親熱人兒?”
    晴雯冷冷一笑,眼神欲發冷冽,“趙姨娘,說!是不是她挑唆的?你最好給我想清楚了再說。你是知道的,我若想知道什麽,就沒有我打探不到的。”
    趙姨娘不寒而栗,抖抖索索地顫聲道:“是,是……”
    “吳新登家的!”
    探春橫眉豎目,咬牙切齒道,“這個賊婆子,我敬她是家裏的老人兒,她倒不拿主子當主子!今日不懲治了她,往後還怎麽當家理事?
    來人!去把她給我拿了來,當眾賞她二十板子!看她還敢不敢挑唆生事?”
    三姑娘生氣了,這事很嚴重。
    幾個粗壯的婆子出門就去逮人了,晴雯沒再多坐,喝幹碗裏茶,自顧回了凸碧山莊。
    她可沒有在這裏看人行刑的習慣,哭天搶地,鬼哭狼嚎的,有損耳朵。
    探春這次借吳新登家的立了威,“玫瑰花”的諢名傳的滿府皆知,倒讓她以後的當家理事順暢了許多。
    一眾管事媳婦們都悄悄地議論:“自此後大家省事些罷,別安著沒良心的主意。連吳大娘都挨了板子,咱們又是什麽得臉的?”
    旁的下人也聽到了風聲,都略略收斂了些。
    賈家後宅仿佛又如往日般平靜了。
    ……
    老太妃的身子一直沒大好,賈母和王夫人、邢夫人等人,依然每天都要去宮裏侍疾。
    晴雯也不知道,老太太拿到那兩片絳珠草葉,到底給誰用了。
    不過,那事她不關心。
    老太妃能不能活?元妃得不得寵?她統統都不關心。
    ……
    寶釵從宮裏回來了,一回園子便帶著鶯兒等幾個丫鬟到凸碧山莊來。
    晴雯瞅著她滿臉的喜色,打趣道:“咱們準王妃娘娘回來了?可是該辦喜事了?”
    寶釵笑著白了她一眼,揮手讓幾個丫鬟上前,各自將手裏捧的盒子打開給晴雯看。
    “這是宮裏頭皇後娘娘和秦妃娘娘賞的,妹妹莫要嫌棄。”
    晴雯看過去,兩盒精致的點心,一盒瑩潤剔透的珍珠,還有一套嵌寶赤金首飾。
    “這太貴重了吧?姐姐不必這麽客氣。”晴雯被那寶光閃花了眼,連連擺手推辭。
    她早得了消息,雍親王十分滿意薛寶釵,意欲納她為正妃。
    可是鑒於她的皇商之女的身份,隻好先納她為側妃。
    不過雍親王承諾不納正妃,等寶釵入府生下子嗣後,便將她抬成嫡妃。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怨不得寶釵要拿出這麽多寶貝來答謝晴雯。
    寶釵揮手將丫鬟們退下,又從懷裏掏出三千兩銀票來。
    “對姐姐來說,銀子、寶物都不算什麽,要緊的是找到終生可靠之人。妹妹大恩,姐姐無以為報,這些東西還請妹妹收下。”
    “姐姐,這可使不得。”
    晴雯將前日寶釵給的三千兩銀票取出來,一並推給她,“之前姐姐給的銀票,到了也沒用上。這會子一下還給姐姐,可不敢收姐姐的銀子。”
    寶釵卻搖搖頭,將其中三千兩又推了回來,羞澀地道:“聽雍王爺說,我這個參選名額是妹妹求了寶親王弄來的。
    妹妹雖與寶親王有交情,卻犯不著為了姐姐去求他,欠下人情。妹妹為我欠的,自當我來償還。這三千兩銀子你收著,備不住什麽時候要還寶親王的情呢。
    銀子我就不另給你了,這些物件和吃食你留下。若是不留,就是打姐姐的臉了。”
    “那好吧,寶姐姐有心了。”晴雯沒再推辭。
    一來,她現在真的需要多攢些家底,帶黛玉出府才好過活。
    二來,寶釵說得也對,寶親王的情也是情,備不住什麽時候就得還呢?
    寶釵牽著晴雯的手,輕聲道:“我這次來,還有些事想麻煩妹妹。”